插入失活论文-崔佳,万翠香

插入失活论文-崔佳,万翠香

导读:本文包含了插入失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歧杆菌,serpin基因,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插入失活载体

插入失活论文文献综述

崔佳,万翠香[1](2015)在《双歧杆菌插入失活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双歧杆菌serpin基因插入失活载体,为探究双歧杆菌外膜蛋白Serpin功能做准备。方法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p MD18-T/serpin质粒中serpin基因片段的SacⅡ酶切位点插入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构建双歧杆菌p MD18-T/serpincmr,插入失活载体。结果 PCR成功扩增出了氯霉素抗性基因cmr且测序结果正确;p MD18-T/serpin质粒经SacⅡ单酶切、去磷酸化后与cmr连接,通过菌落PCR、酶切验证和测序显示cmr已成功插入serpin基因片段中。结论成功构建了双歧杆菌serpin基因插入失活载体p MD18-T/serpin-cmr。(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倪银芸,宋光艳,钱炳俊,张建华[2](2014)在《枯草芽孢杆菌rocG基因插入失活突变株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枯草芽孢杆菌中有2个编码谷氨酸脱氢酶(GDH)的基因:rocG基因和gudB基因。其中Bacillus subtilis 168菌株的rocG基因编码有活性的GDH,而gudB基因编码没有活性的GDH。敲除168菌株的rocG基因后,gudB基因会自发突变为gudB1基因,后者编码有活性的GDH(gudB1-GDH)。为了研究gudB1-GDH在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构建了pMUTin4-rocG插入突变重组质粒,将其转化至B.subtilis 168,成功获得了1株rocG失活突变株BS-△rocG。对BS-△rocG和野生株的生长情况及GDH酶活进行了比较,发现BS-△rocG生长情况和野生株相当,但其GDH酶活为4.641U/mg蛋白,高于野生株的3.042U/mg蛋白。由此推测BS-△rocG中,gudB可能自发突变为gudB1,从而能够编码有活性的GDH,这一结果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gudB1-GDH在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倪银芸[3](2014)在《枯草芽孢杆菌rocG基因插入失活突变株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革兰氏阳性产孢菌的模式菌株,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是枯草芽孢杆菌的一个亚种,其发酵生产的纳豆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食品,但由于Bacillus natto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严重影响了其风味,因此,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的产氨代谢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枯草芽孢杆菌的产氨代谢中,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dehydrogenases,GDH)是连接碳代谢和氮代谢的一个关键酶。枯草芽孢杆菌中编码GDH的基因有两个:rocG基因和gudB基因。其中B. subtilis168菌株的rocG基因编码有活性的GDH,而gudB基因编码没有活性的GDH。敲除B. subtilis168菌株的rocG基因后,gudB基因会自发突变为gudB1基因,编码有活性的GDH(gudB1-GDH)。枯草芽孢杆菌GDH在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但仅局限于rocG-GDH的分析,而缺乏对gudB1-GDH的研究。为了研究gudB1-GDH在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以B. subtilis168DNA为模板,经PCR扩增了829bp的rocG同源重组序列,并引入了Hind III和BamH I两个酶切位点。通过酶切酶连,将测序正确的rocG同源重组序列连至pMUTin4的Hind III和BamH I酶切位点间,成功构建了pMUTin4-rocG插入突变重组质粒,然后将其转化至B. subtilis168,通过PCR鉴定和测序验证后,成功获得了一株rocG失活突变株BS-△rocG,并对突变株和野生株的生长情况及GDH酶活做了初步比较,发现突变株生长情况和野生株相当,但突变株GDH酶活为4.641U/mg蛋白,高于野生株的3.042U/mg蛋白。因此得到的BS-△rocG中,gudB可能自发突变为gudB1,从而能够编码有活性的GDH,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gudB1-GDH在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了改善纳豆风味,将B. subtilis168rocG插入失活突变株构建的方法运用到本课题组从商品纳豆中分离得到的Bacillusnatto(CGMCC No.2801)中,以Bacillus natto的DNA为模板,同样扩增了829bp的rocG同源重组序列,将其连至pMUTin4上,成功构建了Bacillus natto rocG插入失活载体pMUTin4-rocG1。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将pMUTin4-rocG1转化Bacillus natto感受态细胞,但经过多次转化仍未能得到Bacillus natto rocG插入失活菌株,因此还需对转化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期获得低氨或无氨纳豆的发酵工程菌株。(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4-01-01)

王雪涵,刘力伟,李明轩,张秀明,白艳玲[4](2012)在《铜绿假单胞菌新基因PA0058插入失活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临床上常引起难治性和顽固性感染,随着各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呈现耐药性,研究其耐药性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方法】以一株临床分离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68作为出发菌株,应用人工Mu转座技术构建突变文库并从中筛选得到一株对链霉素抗性明显增强的菌株M122,并对突变株M122进行测序分析及表型检测。通过Southern杂交实验证实转座子是否为单拷贝插入,对突变株M122的基因表达谱与野生型PA68菌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定了Mu转座子在M122基因组上为单拷贝插入,插入位点为基因PA0058的第214 bp处。对M122进行表型检测,发现其对多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得到增强,通过转入携带完整基因PA0058的表达质粒可以使突变株M122的耐药性有所降低,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在模式菌株P.aeruginosa PAK中进行PA0058基因敲除,得到的敲除株具有链霉素耐药性升高的表型。基因PA0058的缺失引起多种基因表达水平改变,尤其是katB、ahpC、ahpF等抗氧化酶基因转录表达显着增高。【结论】首次发现铜绿假单胞菌PA0058基因的插入失活提高了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且导致突变株M122中抗氧化酶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上调。(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2年09期)

徐惠娟,Peter,Dürre,粱翠谊,许敬亮,袁振宏[5](2012)在《Clostridium ljungdahlii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基因插入失活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气/富CO废气发酵制乙醇是一项新的乙醇生产技术。该技术能以生物质、有机废物气化产生的合成气(主要成分CO,CO2和H2)或炼钢厂的废气为原料,利用特殊的微生物将其发酵为乙醇,因而在生物质、富CO废气及一些有毒或难降解的有机废物利用上将发挥重要作用。Clostridium ljungdahlii是最早发现也是研究得最多的合成气乙醇发酵菌株,其全基因组序列已报道。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是Clostridiumljungdahlii乙醇合成过程中催化乙酸/乙醛转化的一个重要的酶。本研究根据Clostridium ljungdahlii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基因序列设计了Ⅱ型内含子插入识别位点及相关引物,其最适插入位点为基因的有义链第360与361位核苷酸之间,之后采用重迭延伸PCR法扩增了内含子的IBS,EBS1d和EBS2序列,在质粒pMTL007的基础上构建了用于Clostridium ljungdahlii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基因插入失活的质粒pMTL007-Clj-aor-360s,经酶切和DNA测序验证,再转化含质粒pMCljS的大肠杆菌E.coli XL1-blue,利用氯霉素和奇霉素双抗性筛选获得了经甲基化修饰的目的质粒,可用于下一步电转化Clostridium ljungdahlii以构建Clostridiumljungdahlii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基因失活的基因工程菌。(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2年S1期)

杜立新,魏娟,韩丽丽,陈榛,张杰[6](2011)在《苏云金芽胞杆菌sigK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的特点及其对cry3A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sigK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分析突变体特点并明确其对cry3A基因启动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在苏云金芽胞杆菌HD-73菌株sigK基因中插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构建了sigK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通过生长曲线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晶体、芽胞形成情况和芽胞计数及SDS-PAGE等方法分析了突变体的特点;构建了遗传恢复菌株对上述性状进行了功能验证;利用启动子融合lacZ技术检测了cry3A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获得了苏云金芽胞杆菌HD-73菌株sigK基因突变体,生长曲线测定表明,突变体较出发菌株在稳定期后期生长较慢;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芽胞计数分析显示,突变体丧失了形成芽胞和晶体的能力;SDS-PAGE分析表明突变体中伴胞晶体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出发菌株和恢复菌株。利用载体pHT315携带sigK基因及其启动子在突变株中表达,所获得的遗传恢复菌株恢复了突变株产生芽胞和晶体的能力;sigK基因的突变可以提高cry3A基因启动子在产胞后期的转录活性,对cry3A启动子指导的Cry蛋白表达量没有显着影响。【结论】本研究证明sigK基因为苏云金芽胞杆菌芽胞形成所必需,并影响伴胞晶体蛋白的产量;sigK基因功能的丧失有利于cry3A基因启动子在产胞后期的转录。(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陈建秋,潘大仁,艾育芳,周以飞,潘菲[7](2009)在《睾丸酮丛毛单胞菌teiR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构建及降解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是革兰氏阴性菌,能够以各种类固醇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睾丸酮丛毛单胞菌teiR基因编码蛋白属于LuxR-type转录调控蛋白.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teiR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C.mut,初步研究了teiR基因在类固醇代谢途径中的作用,以及对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关键降解酶3a-HSD/CR的表达影响.结果发现,teiR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C.mut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不受影响,突变体C.mut抑制了teiR基因和关键降解酶3a-HSD/CR的表达,同时突变体C.mut丧失了以睾丸酮作为碳源进行生长的能力.结果表明teiR基因调节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类固醇代谢,同时teiR基因表达对3a-HSD/CR基因的表达是必需的.图7参14(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陈红霞,何建勇,张怡轩[8](2009)在《阿维链霉菌中aveD基因插入失活产生的异常组分(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阿维链霉菌中aveD基因插入失活后对发酵产物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将抗生素(安普霉素)抗性基因插入到aveD基因的方法,构建了重组质粒pID03;利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到阿维链霉菌S-2(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S-2)菌株中,并通过抗性标记筛选双交换的菌株。结果得到了aveD基因插入失活的菌株AveD24。该菌株不再产生4个A组分,只产生4个B组分,同时还产生2个异常的组分,经HPLC和质谱分析,初步确定异常组分D24-1为寡霉素A,另一异常组分D24-2为5-酮avermectin la。(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葛宜和,陈丽娟,王磊,宿红艳,周金凤[9](2008)在《gacS基因插入失活对绿针假单胞菌G-05的两种胞外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株来自大棚温室甜椒根际的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G-05,可分泌抗生物质吩嗪-1-羧酸,并具有抑制辣椒疫霉的生物防治功效。【目的】为了系统研究该菌株的生物防治功能及抗生物质合成与分泌机制。【方法】首先通过生化法和16S rDNA同源比对法对该菌株进行系统分类的初步鉴定,再根据基因的同源性从G-05基因组DNA中克隆长1.4 kb的gacS基因的部分保守区段,采用抗庆大霉素基因(gentamycin resistance cassette,aacC1)插入失活的策略构建了该基因突变株G-05S。【结果】在King's B(KMB)或PPM培养基中,突变株G-05S合成吩嗪-1-羧酸的能力受到明显抑制。然而,突变株G-05S分泌的吲哚乙酸与野生株相比无显着差异。互补实验表明,gacS基因的表达可以使突变株G-05S的吩嗪-1-羧酸的合成恢复到野生株水平。【结论】由此推测,GacS(Global activator sensor)对不同次生代谢物的调控具有特异性。(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8年12期)

李文君,袁媛,郑玉玲,王恒梁,姜永强[10](2008)在《猪链球菌2型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gene0906-0907插入失活突变体的构建及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猪链球菌2型89K毒力岛上的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TCSTS)gene0906-0907的插入失活突变株,分析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猪链球菌假想毒力因子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猪链球菌2型05ZYH33基因组为模板,扩增gene0906-0907反应调节子gene0907内部的440bp片段为同源臂,并克隆到自杀载体pSET4s上,构建出插入失活载体pSET4s-P0907,将pSET4S-P0907转化05ZYH33,筛选出质粒整合到染色体gene0907内部的插入失活突变株05ZY△0907,PCR方法验证突变体。对突变株和野生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小鼠致病性进行了初步比较。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了89K TCSTS gene0906-0907插入失活突变株05ZY△0907,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对小鼠的致病性与野生株相比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期刊2008年03期)

插入失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枯草芽孢杆菌中有2个编码谷氨酸脱氢酶(GDH)的基因:rocG基因和gudB基因。其中Bacillus subtilis 168菌株的rocG基因编码有活性的GDH,而gudB基因编码没有活性的GDH。敲除168菌株的rocG基因后,gudB基因会自发突变为gudB1基因,后者编码有活性的GDH(gudB1-GDH)。为了研究gudB1-GDH在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构建了pMUTin4-rocG插入突变重组质粒,将其转化至B.subtilis 168,成功获得了1株rocG失活突变株BS-△rocG。对BS-△rocG和野生株的生长情况及GDH酶活进行了比较,发现BS-△rocG生长情况和野生株相当,但其GDH酶活为4.641U/mg蛋白,高于野生株的3.042U/mg蛋白。由此推测BS-△rocG中,gudB可能自发突变为gudB1,从而能够编码有活性的GDH,这一结果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gudB1-GDH在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插入失活论文参考文献

[1].崔佳,万翠香.双歧杆菌插入失活载体的构建[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

[2].倪银芸,宋光艳,钱炳俊,张建华.枯草芽孢杆菌rocG基因插入失活突变株的构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4

[3].倪银芸.枯草芽孢杆菌rocG基因插入失活突变株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14

[4].王雪涵,刘力伟,李明轩,张秀明,白艳玲.铜绿假单胞菌新基因PA0058插入失活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12

[5].徐惠娟,Peter,Dürre,粱翠谊,许敬亮,袁振宏.Clostridiumljungdahlii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基因插入失活载体的构建[J].化工进展.2012

[6].杜立新,魏娟,韩丽丽,陈榛,张杰.苏云金芽胞杆菌sigK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的特点及其对cry3A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11

[7].陈建秋,潘大仁,艾育芳,周以飞,潘菲.睾丸酮丛毛单胞菌teiR基因插入失活突变体构建及降解特性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

[8].陈红霞,何建勇,张怡轩.阿维链霉菌中aveD基因插入失活产生的异常组分(英文)[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

[9].葛宜和,陈丽娟,王磊,宿红艳,周金凤.gacS基因插入失活对绿针假单胞菌G-05的两种胞外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08

[10].李文君,袁媛,郑玉玲,王恒梁,姜永强.猪链球菌2型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gene0906-0907插入失活突变体的构建及活性分析[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

标签:;  ;  ;  ;  

插入失活论文-崔佳,万翠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