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许多国家都为就业问题所困扰。我国是一个世界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就业矛盾较其他国家更加突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结构调整造成大量城镇职工下岗,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他们大量涌入城市,这些使得原本棘手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现阶段以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以及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的就业矛盾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浙江在解决就业问题上走出了独特的路子,取得了许多成就,同时营造了富有吸引力的就业环境,不仅使浙江成为农民工就业的乐土,而且成为海内外各类人才向往的地方。但是,近年来浙江各地遭遇了严重的“技工荒”,技术工人大量短缺,与此同时,大学生找工作难,无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岗位空缺与失业现象并存,结构性矛盾凸现。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稳定,就业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功与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就业矛盾也各不相同。要解决就业问题必须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各地区的就业主要矛盾,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等因素,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长期以来,大多数对我国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由于劳动力需求总量不足而引起的周期性失业,对浙江就业问题的研究也大抵如此。因此,在论及就业矛盾的解决对策时主要从如何增加劳动力的需求或减少劳动力的供给等方面出发,较少涉及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提高,近几年虽有这方面的论述,但多就对策而对策,很少有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的实证研究,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明由需求不足引起的周期性失业矛盾已经不再是浙江省就业的主要矛盾,由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结构性失业才是浙江就业的主要矛盾。本文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宏观经济的视角研究浙江的就业问题,将浙江经济发展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以经济增长就业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投入产出核算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以投入产出核算方法、生产要素贡献法、比较研究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浙江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增长的特征、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就业结构的特征,以及需求决定和供给约束的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创新性的结论:(1)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加大依赖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2)浙江省的就业结构将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二、三、一”状态;(3)结构性失业矛盾才是浙江劳动就业的主要矛盾。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解决浙江的就业矛盾,应在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增长模式基础上,实施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的系统工程的解决对策。全文共由七章内容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本章在界定了相关概念后,梳理了劳动就业的相关理论,回顾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述说了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投入产出核算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浙江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就业增长特征。本章在研究浙江省经济增长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生产要素贡献法测算了浙江劳动就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测算时不仅测算了劳动就业对总产出的就业贡献率,还分别测算了三次产业劳动就业对产出的贡献率,并将其与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就业贡献率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浙江非国有经济发达的特点,分析了浙江非国有经济与就业增长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浙江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带来与之相适应的较高的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偏低,无论是整个经济的劳动就业贡献率还是非国有经济的劳动就业贡献率均偏小的结论。第四章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就业结构特征。本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将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变与世界各国的产值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浙江省的产值结构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停留在“二、三、一”阶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有所改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逐步趋向平衡的结论。第五章需求决定的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本章从劳动力需求发展趋势、行业吸纳就业能力、劳动力市场结构等三个劳动力需求的重要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由劳动力需求决定的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第六章供给约束的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本章从劳动力人口状况,劳动力供给发展趋势等劳动力供给的两个方面分析由劳动力供给约束的浙江省劳动就业特征。第七章结论与对策。本章在第3-6章的研究基础上,概括结论并提出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