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的数目和功能变化以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498例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就诊的T2DM患者及我院体检人群。心脑血管并发症诊断根据明确的心脑血管事件和客观的实验室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做血管超声检查外周血管并发症;免散瞳眼底拍照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个月内连续两次24h尿白蛋白检查糖尿病肾病;肌电图检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EPC的数目;体外培养计数集落形成和迁移能力评估EPC的功能。采用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FMD)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其中正常对照组(NC组)83例,T2DM无血管并发症组(TC组)97例,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TA组)106例,T2DM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TI组)100例,T2DM合并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组(TAI组)112例。五组循环EPC数目和集落形成能力按顺序排列均为TA<TAI<TI<TC<NC (532±90、616±93、768±97、1045±106和1724±112个/毫升全血;21±4、28±5、43±7、70±9和85±11个/孔),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A与TAI组的迁移能力差异无意义(24±6;28±7个/高倍视野),其余组的迁移能力与循环EPC数目变化一致(97±9、115±12和128±14个/高倍视野)。影响大血管并发症患者EPC数目的因素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BMI和糖尿病患病时间(P<0.05);而影响微血管并发症患者EPC数目的因素为年龄、HbA1c和糖尿病患病时间(P<0.05)。在排除了常见危险因素的影响后,循环EPC数目与FMD成正相关(标准回归系数=0.61,P=0.01)。结论T2DM患者循环EPC数目与功能较正常人群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血管并发症患者上述改变不尽相同。循环EPC数目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衡量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之一。目的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目和功能的下降是引起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对新诊断T2DM患者循环EPC数目和功能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T2DM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包括43名新诊断T2DM患者和40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所有T2DM患者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1.0-2.0克/天),持续16周。观察治疗前后T2DM患者循环EPC数目和功能的变化,以及与氧化应激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EPC(CD45low/CD34+/VEGFR2+)数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EPC摄取ac-LDL和结合UEA-1功能;迁移及衰老实验评价EPC功能;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法分别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P<0.05),减轻体重(P<0.05),改善胰岛素抵抗(P<0.01)。治疗前T2DM患者的循环EPC数目、体外培养ac-LDL+/UEA-1+细胞数目和迁移能力明显较正常对照者低(P<0.01),治疗后显著增加(P<0.05),但仍低于正常水平(P<0.05)。治疗前T2DM患者EPC的衰老程度较正常人群严重(P<0.01),治疗后衰老程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血清MDA水平与衰老程度的变化一致(相关系数0.76,P<0.05),治疗前T2DM患者血清MDA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增加(4.82±0.71 vs 2.11±0.35mmol/L,P<0.01),治疗后血清MDA水平显著下降(2.45±0.56 mmol/L,P<0.05)。血清总SOD活性与循环EPC数目及迁移能力的变化一致(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73,P<0.05),治疗前T2DM患者血清总SOD活性较正常人群显著降低(31.49±6.12 vs52.87±5.05U/ml,P<0.01),治疗后血清总SOD活性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结论T2DM患者循环EPC数目明显降低,迁移能力低下,衰老程度严重,与此同时机体氧化应激较重,且氧化应激程度与循环EPC的数目和功能低下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增加新诊断T2DM患者循环EPC数目并改善其功能,同时机体氧化应激状态也得以明显改善,提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改善氧化应激促进EPC数目和功能。目的前述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的数目和功能。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高糖培养的健康人外周血EPC为模型,观察二甲双胍能否改善高糖培养导致的EPC功能异常,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1.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5天后,采用免疫荧光进行EPC鉴定;加入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0μM、50μM、100μM、200μM)分别干预24、48小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磷酸化水平。2.上述方法培养获得正常人EPC后,随机分为高糖组(加入葡萄糖25mM)、二甲双胍干预组(加入葡萄糖25mM和二甲双胍100mM)和正常对照组培养48小时,观察EPC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变化;同时测定细胞中AMPK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EPC生成一氧化氮(NO)的产量由Griess法测定的NOx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水平衡量。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用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黄嘌呤氧化法)评估。结果1.二甲双胍呈时间依赖性促进EPC内AMPKα磷酸化,并在100μM时作用最强。2.较正常对照组,高糖组EP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AMPKα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为其30.5±7.4%;MDA水平上升而SOD活性下降;NOx水平仅为其21.8±6.3%(P<0.05)。在二甲双胍干预组,EPC增殖和迁移能力均较高糖组显著改善;较高糖组,MDA水平下降而SOD活性上升;NOx水平也较高糖组显著增加,为对照组的85.2±8.3%;细胞内AMPK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其磷酸化水平较高糖组显著增加,恢复到对照组的70.6±9.2%(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在体外提高EPC的AMPK活性;二甲双胍可直接作用于EPC增加其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机制与激活AMPK后增加细胞内NO水平以及改善氧化应激有关。

论文目录

  • 第一部分 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影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途径改善EPC的功能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内皮祖细胞与糖尿病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接收)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J]. 人人健康 2016(22)
    • [2].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 人人健康 2016(24)
    • [3].二甲双胍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07)
    •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二甲啡烷片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24)
    • [5].天够黑的时候[J]. 文苑 2008(01)
    • [6].二甲汤治疗宫颈糜烂50例疗效观察[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9(03)
    • [7].Prices of Chemical Futures in China as of September 25th, 2009[J]. China Chemical Reporter 2009(28)
    • [8].浅谈我院创建“二甲”民族医医院的经验和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02)
    • [9].二甲吩草胺-P分析方法述评[J]. 农药 2014(04)
    • [10].京津冀地区二甲以上医院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报告[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20)
    • [11].二甲双弧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11)
    • [12].二甲双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03)
    • [13].一种磷酸二甲啡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J]. 安徽医药 2016(01)
    •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二甲4AU的新检测法[J]. 河北企业 2015(05)
    • [15].甑别 传承 践行 浸润——江苏省通州市二甲中学凌宗伟校长访谈[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20)
    • [16].用智慧开启智慧 以生命润泽生命——二甲中学简介[J]. 大众心理学 2010(10)
    • [17].磷酸二甲啡烷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J]. 中南药学 2014(05)
    • [18].二甲双呱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临床疗效观察[J]. 淮海医药 2014(04)
    • [19].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的临床应用[J]. 北方药学 2011(03)
    • [20].二甲软肝缩脾汤治疗肝硬化126例疗效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 2011(18)
    • [21].吡咯列酮联合二甲双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05)
    • [22].二甲吩草胺-P合成方法述评[J]. 农药 2014(04)
    • [23].二甲胶囊的毒理学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1(01)
    • [24].二甲牛地汤治疗重症血小板减少症二则[J]. 浙江中医杂志 2010(01)
    • [25].正交试验优选磷酸二甲啡烷片的处方工艺[J]. 中国药房 2016(07)
    • [26].两种二甲叉磷酸衍生物的合成[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6(02)
    • [27].学校文化的回归与再出发[J]. 中国教师 2010(24)
    • [28].我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06)
    • [29].“二甲”有几名[J]. 咬文嚼字 2012(08)
    • [30].“文化重建”,我在二甲中学的九个月[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07)

    标签:;  ;  ;  ;  ;  ;  ;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