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研究

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企业和生产要素在扩散过程中,又在一些区域重新集聚,通常把这种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在特定地域的空间集聚称为企业集群。例如,意大利普拉托的毛纺织业集群,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企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集群,中国浙江大唐的袜业集群、广东东莞的电脑资讯业集群等等。企业集群的大量出现以及成功的发展实践,表明企业集群这种组织模式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因此,探寻企业集群的发展机制日益成为集群理论关注与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而企业间的协调问题则是企业集群顺利发展的关键,这一问题对于集群经济较为典型和活跃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如何系统吸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构建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并揭示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在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企业集群是一种网络组织。集群内部的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科研院所等行为主体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集聚形成本地网络,它可以根据构成主体的不同分为企业间的生产网络和企业与地方组织间的辅助网络,核心是集群内部企业间形成的分工网络,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互补企业、竞争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网络。因此,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研究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使集群网络有效率的运行。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四个关键性问题:为什么需要协调?协调什么?怎样协调?以及协调的结果是什么?论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 论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展开研究工作: 1.融合多学科知识构建了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作者融合了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等学科的一些理论与方法,把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构建为隐性协调与显性协调,并将集群网络看作一个系统,集群内部的行为主体则看作是系统中的要素单元,来研究协调机制的作用机理。 2.运用博弈分析法论证企业集群内部协调的必要性。企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的理论述评
  • 2.1 古典产业集聚理论的协调机制述评
  • 2.1.1 马歇尔产业区理论
  • 2.1.2 区位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1.4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2 新产业区理论的内部协调机制述评
  • 2.2.1 “新产业区”学派
  • 2.2.2 “新的产业空间”学派
  • 2.2.3 “创新环境”学派和“创新系统”学派
  • 2.2.4 “集群”学派
  • 2.3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的内部协调机制述评
  • 2.3.1 网络组织理论
  • 2.3.2 社会网络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企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与博弈分析
  • 3.1 网络的概念
  • 3.2 企业集群的网络结构
  • 3.3 企业集群内部的博弈分析
  • 3.3.1 企业集群所面临的风险
  • 3.3.2 企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协调-合作”博弈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的构建
  • 4.1 企业集群内部协调的特殊性
  • 4.1.1 企业集群内部市场契约的不完全性
  • 4.1.2 内生的比较优势
  • 4.1.3 合作竞争的特性
  • 4.1.4 网络式创新的特性
  • 4.2 隐性协调的构建
  • 4.2.1 信任机制
  • 4.2.2 声誉机制
  • 4.2.3 集群文化协调
  • 4.2.4 社会关系网络协调
  • 4.3 显性协调的构建
  • 4.3.1 中介协调
  • 4.3.2 政府协调
  • 4.4 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的作用机理
  • 4.4.1 隐性协调的作用机理
  • 4.4.2 显性协调的作用机理
  • 4.5 不同类型集群内部协调机制比较
  • 4.5.1 企业集群的类型
  • 4.5.2 不同类型集群所面临的风险
  • 4.5.3 不同类型集群内部的主要协调机制
  • 4.6 小结
  • 第5章 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与集群优势的关系分析
  • 5.1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5.1.1 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获得
  • 5.1.2 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的效率与灵活性
  • 5.1.3 节约交易成本
  • 5.1.4 创新优势
  • 5.1.5 市场优势
  • 5.2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表现形式:集群剩余
  • 5.3 协调机制与集群剩余实现的关系分析
  • 5.3.1 收益剩余的实现
  • 5.3.2 成本剩余的实现
  • 5.4 小结
  • 第6章 案例研究
  • 6.1 自发分工型集群—以浙江大唐袜业企业集群为例
  • 6.2 大企业主导分工型集群—以柳市低压电器企业集群为例
  • 6.3 外来资本主导分工型集群—以广东东莞电脑资讯业企业集群为例
  • 6.4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小企业集群与集群内部银行配套发展的优势研究[J]. 时代金融 2016(09)
    • [2].集群内部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与阻滞作用[J]. 技术经济 2012(05)
    • [3].产业集群内部知识共享机制探析[J]. 当代经济管理 2008(08)
    • [4].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内部分工的模式与程度分析——以浙江民营企业集群为例[J]. 改革与战略 2009(11)
    • [5].循环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博弈关系及影响[J]. 商 2013(18)
    • [6].集群内部学习途径分析[J]. 网络财富 2009(11)
    • [7].基于集群内部共生机制的中小企业支撑体系研究[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08)
    • [8].企业集群内部互动机理与博弈模型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6)
    • [9].四川工业产业集群网络化创新机制促进政策研究[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9(03)
    • [10].集群内部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双向影响[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02)
    • [11].从超边际角度分析金融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与协作[J]. 当代经济 2010(17)
    • [12].产业集群内部运输模式选择的方法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7)
    • [13].政府的引导作用对于集群中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内科技园区数据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 2012(02)
    • [14].产业集群与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分析[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02)
    • [15].企业集群的存在性及其演化——基于集聚因子模型的框架[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8(04)
    • [16].企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成因与防治[J]. 商场现代化 2008(36)
    • [17].适应性制度变迁与集群租金产生的耦合机制[J]. 商业时代 2014(16)
    • [18].供应链视角下对民宿集群发展的思考[J]. 物流技术 2016(01)
    • [19].浅析企业集群内生风险及其规避[J]. 商场现代化 2009(03)
    • [20].宝鸡钛产业集群内部组织结构剖析[J]. 时代经贸 2018(06)
    • [21].辽宁省(工业)产业集群内部服务平台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政策[J]. 理论界 2016(02)
    • [22].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关系及治理模式的多元化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6(21)
    • [23].产业集群的内部治理逻辑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04)
    • [24].产业集群社会资本治理:一个尝试性研究[J]. 比较管理 2010(01)
    • [25].欧洲创新集群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23)
    • [26].企业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初期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04)
    • [27].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内知识活动的比较分析——以古镇灯饰和石碣IT产业集群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2)
    • [28].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J]. 商 2014(18)
    • [29].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J]. 商 2016(15)
    • [30].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类型的探讨[J]. 经济问题 2010(01)

    标签:;  ;  ;  ;  ;  

    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