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侧论文-刘佳丽,范显旺

空气侧论文-刘佳丽,范显旺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气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车空调,百叶窗翅片,结构参数优化,换热系数

空气侧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丽,范显旺[1](2019)在《车用百叶窗翅片管式换热器对空气侧强化传热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叶窗翅片管式换热器是车用换热器主要选型之一,其结构对空气侧强化传热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百叶窗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参数对空气侧强化传热影响方面的研究,包括翅片间距、管排数、翅片高度、百叶窗开窗角度、翅片厚度及翅片形状对空气侧换热系数、压降的影响。最后,在百叶窗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翅片上打孔形成百叶型多孔翅片来进一步强化空气侧换热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7期)

王丽,胡万玲,张程,管勇,姜林秀[2](2019)在《凝结水对换热器空气侧热质传递影响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析湿工况下换热器空气侧热质传递与阻力特性,运用Fluent软件及其UDF自编程的方法对湿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的翅片表面冷凝过程进行数值研究。研究表明,Nu数随入口相对湿度和Re数的增大而增大,f随入口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随Re增大而减小;且相较于实验值,Nu和f模拟值最大误差分别为23.95%和15.01%,最小误差分别为6.67%和7.06%。(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9年02期)

马秀勤,赵津,袁征,李梅珺[3](2019)在《收腰型铝散热器的空气侧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寻找一种与收腰管匹配效果更好的散热翅片结构,先应用正交试验与模拟仿真对收腰管百叶窗散热器翅片的4个主要结构参数,即翅片间距F_p、百叶窗间距L_p、百叶窗宽度L_w和百叶窗角度L_a进行优化,得到各结构参数对散热器传热性能和压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即百叶窗角度L_a影响最大,翅片间距L_p影响最小。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散热翅片的优化方案。最后,利用风洞试验对优化前后的散热器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百叶窗翅片结构可以明显提高散热器空气侧的传热,同时降低了风阻。(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戴礼俊,刘妮[4](2018)在《百叶窗翅片结构对空气侧流动换热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叶窗翅片作为换热器主要翅片形式之一,其结构对空气侧流动换热特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百叶窗翅片结构对空气侧流动换热影响方面的研究,包括翅片间距、翅片高度、翅片厚度、翅片深度、百叶窗间距及开窗角度对空气侧换热系数、压降、流动效率、传热因子和摩擦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热因子随开窗角度和翅片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翅片间距的增加而减小;摩擦因子随开窗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百叶窗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开窗角度与翅片深度分别是影响空气侧流动和换热的最主要因素。最后,在百叶窗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翅片表面进行处理以及使用新型翅片结构等途径来进一步强化空气侧流动换热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邓敏锋[5](2018)在《多元平行流蒸发器空气侧换热与流动特性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分析了多元平行流蒸发器百叶窗肋片空气侧流动和换热特性,得到了不同百叶窗角度下的压力场和温度场。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空气侧换热系数和压降与相关文献实验关联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百叶窗间距对空气侧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发现存在一个最佳的百叶窗间距,使空气侧换热系数最大。(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8年05期)

蓝智伟[6](2018)在《管翅片式蒸发器湿空气侧热质传递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全球变暖影响,制冷空调耗能持续增加。在能源短缺背景下,制冷空调系统能耗关键部件—管翅片式蒸发器研究,能够提高系统装置能效、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翅片管换热器主要热阻湿空气侧的研究,对于湿空气传热传质性能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不同进风参数下圆管及椭圆管蒸发器结构对湿空气流动阻力、热质传递特性及综合性能参数影响分析,能方便于管式翅片蒸发器设计及工程运用。本文基于湿空气热、质传递过程机理分析,建立湿空气的冷凝传质数值模型;通过实验及文献结果验证数值模型正确、合理性。分析不同进风参数下圆管及椭圆管翅片式蒸发器数值模拟结果得到:(1)管翅片式蒸发器湿空气侧阻力无量纲数(f)、传热因子(jh)及传质因子(jm)随管中心距、进风风速增加而减少,随圆管直径增加而增加。椭圆长短轴比(a/b)对于大当量直径管蒸发器湿空气侧性能影响较大:随a/b值增加f减少,jh、jm增加。jh、jm均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管翅片式蒸发器综合性能参数(j/f)随Re_(DC)、管当量直径的增加而降低,随管中心距增加而增加。椭圆管蒸发器j/f随长短轴比增加而增加。管当量直径对蒸发器综合性能参数j/f影响大于管中心距。(2)蒸发器翅片效率随Re_(DC)、管中心距增加而减少,随圆管直径增加而增加。进风相对湿度增加,小管径蒸发器翅片效率降低,大管径蒸发器翅片效率近似不变。随椭圆长短轴比值增加,椭圆管蒸发器翅片效率增加。大管径椭圆蒸发器结构椭圆长短轴比对小管中心距蒸发器翅片效率影响可以忽略。(3)管翅片式蒸发器Le_f随管中心距增加而减少。小管径、小管中心距圆管蒸发器Le_f数随Re _(DC)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大管径、小管中心距圆管蒸发器Le_f数随Re_(DC)增加而增加。随Re_(DC)增加,小管中心、大长短轴比椭圆管蒸发器Le_f先增加后减少;在Re_(DC)>2000工况下,大管中心距椭圆管蒸发器Le_f随Re_(DC)增加而增加。(4)圆管翅片式蒸发器阻力无量纲f大于椭圆管,jm、jh、翅片效率、j/f小于椭圆管蒸发器。大管中心距圆管蒸发器j/f大于其他小管中心距椭圆管蒸发器。在大Re_(DC)工况下,进风风速对大当量直径、小管中心距椭圆管j/f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8-05-01)

秋雨豪,赵华[7](2018)在《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热阻和压降的测量误差分析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调系统设计研发过程中,换热器的性能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工程应用实例,介绍如何通过空调系统EER/COP和制冷/制热能力的可接受偏差确定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热阻和压降的测量误差,并对空气侧热阻和压降的测量误差控制进行研究。该方法对空调系统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期刊2018年03期)

刘旗,柳建华,徐小进,张良[8](2018)在《低气压下平直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刘易斯因子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空低气压环境模拟舱内对平直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了不同环境压力下刘易斯因子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引入了压力修正因子用来预测不同环境压力下的刘易斯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当环境压力从101.3 kPa下降到40 kPa,刘易斯因子变化显着,最大降幅为22.2%,最大增幅为53.7%;当换热器翅片表面为部分湿工况时,入口空气含湿量对刘易斯因子影响较大,全湿工况下入口空气含湿量影响不明显;随环境压力的下降,翅片表面发生部分湿工况到全湿工况的转变,转变前刘易斯因子随环境压力下降而减小,转变后刘易斯因子随环境压力的下降而增大;引入压力修正因子后关联式能较好地预测不同环境压力下刘易斯因子,关联式和99%实验数据点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张冬霞[9](2017)在《曲线型肋柱群通道空气侧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换热部件外表面加装圆形(CIRCLE)、椭圆形(ELLIPSE)、弧形(ARC)、抛物线形(NURBS)以及锥形(CONE)五种不同的肋柱群,利用FLUENT对其空气侧通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TECPLOT与ORIGIN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后处理,分析出五种不同肋柱空气侧的强化换热的最优结构,并结合场协同原理分析五种肋柱通道内的对流换热机理。最终结合Zukauskas准则关联式,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拟合出锥形肋柱的流动换热准则关联式。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流质流量L=1.225kg/m2s-12.25kg/m2s的范围内,利用直接评价法对五种肋柱换热过程中总换热量、压差以及阻力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PEC综合分析因子评价肋柱的流动换热综合性能,其对比结果如下:锥形肋柱在保证换热设备换热量增加的同时又避免了其压差的增加,其综合性能均优于其他四种肋柱。(2)结合场协同理论研究叉排排布下圆形、椭圆形、弧形、抛物线形以及锥形5种肋柱群的流场与温度场的相互作用,分析得出合理的压降与柱后扰流可以增强速度与温度的场协同程度。(3)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经验关联式,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迎流角、流质物性Pr数及流动特性Re数等因素对锥形肋柱空气侧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拟合,最终推出锥形肋柱群空气侧的流动换热准则关联式。(本文来源于《中原工学院》期刊2017-03-01)

傅烈虎[10](2016)在《空气侧经济器的控制策略及经济性判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数据中心自然冷却时用到的空气侧经济器的一般原理,及其在合理使用自然冷源时可以采用的各种控制策略,重点分析了4种不同控制策略的特点,并给出了使用空气侧经济器作自然冷却时的经济性判据,供设计师客观公正地认识自然冷却技术、正确评价自然冷却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6年09期)

空气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深入研究析湿工况下换热器空气侧热质传递与阻力特性,运用Fluent软件及其UDF自编程的方法对湿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的翅片表面冷凝过程进行数值研究。研究表明,Nu数随入口相对湿度和Re数的增大而增大,f随入口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随Re增大而减小;且相较于实验值,Nu和f模拟值最大误差分别为23.95%和15.01%,最小误差分别为6.67%和7.06%。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气侧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佳丽,范显旺.车用百叶窗翅片管式换热器对空气侧强化传热作用的研究进展[J].内燃机与配件.2019

[2].王丽,胡万玲,张程,管勇,姜林秀.凝结水对换热器空气侧热质传递影响的数值研究[J].节能.2019

[3].马秀勤,赵津,袁征,李梅珺.收腰型铝散热器的空气侧优化[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9

[4].戴礼俊,刘妮.百叶窗翅片结构对空气侧流动换热影响的研究进展[J].热能动力工程.2018

[5].邓敏锋.多元平行流蒸发器空气侧换热与流动特性模拟[J].暖通空调.2018

[6].蓝智伟.管翅片式蒸发器湿空气侧热质传递特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8

[7].秋雨豪,赵华.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热阻和压降的测量误差分析及控制[J].制冷与空调.2018

[8].刘旗,柳建华,徐小进,张良.低气压下平直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刘易斯因子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8

[9].张冬霞.曲线型肋柱群通道空气侧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7

[10].傅烈虎.空气侧经济器的控制策略及经济性判据[J].暖通空调.2016

标签:;  ;  ;  ;  

空气侧论文-刘佳丽,范显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