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天道观与人性论的法哲学研究

王夫之天道观与人性论的法哲学研究

论文摘要

王夫之天道观与人性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法哲学思想。天道的形而上学来源在于阴阳气化的规则条理。天道规定着人的产生及其本质,也规范着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天道的现实表达在于伦理道德规范与礼乐政刑制度等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现天道之诚就是人以自身为天道目的并实现之,天道的价值目标转化成人的道德理想,人定法通过人性的中介也能上达天道。天道理想的实质在于一个真性情的社会生活,不违人情即是天道,不违民之典、民之礼、民之所欲所畏而立法执法也是天道,天道是传统法律的本源以及最高权威性所据。所有法律,无论是习惯法、制定法、道德法、伦理法等,都是天道而已,同时也是天道其诚的表现。实现天道之诚,继之者善,继之而有其善,所以道无不善,它是正义的;道的道德批判性排除了无道之理,因而它又是秩序与正义的道德理想追求。治乱之际、公私之分、政刑之设、宽严之究等等,皆以天道为最终的建构与评判标准,那么来自天道的法就具有了三种功能:理想法、实在法以及标准论。道的范畴也比较适合作为王夫之法哲学理论的逻辑起点,首先它是传统社会法律的本质所在,其次它是传统社会法律理论的出发点。王夫之认为性与道在气化的意义上是同一的,天人能够合一在于人性即天道。天命授性,日生日成,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类社会秩序是天道理论的现实依据,而人性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在规定性又通过人心的认识成为社会生活秩序的最终来源,因此人性就成了王夫之法哲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它向上发展为天道的理论基础,往下发展则成为礼乐政刑的现实依据。按照王夫之天道人性的说法,法来源于天道,但天道以人情为据,所以法最终还是来自于现实人情。从主体视度来看,人性来自于客观的天道(本质上却是主体性的天道),也是人的本质规定,它在规范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客观对象化为现实中的各种社会秩序以及法律制度,这本身也就是主体的实现。天道、人性与法具有同一性:法因人情制定;人情之所来,又是人性的发动;人性源于天命授性、日生日成。这样看来,实在法的本体也在于人性之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主旨
  • 1.2 前人成果述评
  • 1.3 理论可行性分析
  • 第2章 王夫之生平及其理论渊源
  • 2.1 王夫之生平简介
  • 2.2 王夫之法哲学理论渊源
  • 2.2.1 家学渊源
  • 2.2.2 对张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3章 天道观——“天人合一”的理想法
  • 3.1 天道观的理论依据
  • 3.2 人道秩序的形成与发展
  • 3.2.1 天道向人道的下贯
  • 3.2.2 人道的内容与表现
  • 3.3 天道的法哲学意义
  • 3.3.1 法的本源与权威性依据
  • 3.3.2 法哲学逻辑起点
  • 第4章 人性论——天道秩序的基础
  • 4.1 人在天道上的主体性
  • 4.2 人性的形而上学来源
  • 4.3 人性的现实基础
  • 4.3.1 “天人合一”的认识论
  • 4.3.2 人性的形成与发展
  • 4.4 “性善情恶”论
  • 4.5 人性的法哲学意义
  • 第5章 天道人性的法哲学比较解读
  • 5.1 天道观与自然法哲学思维
  • 5.2 天人合一与二元对立的秩序模式
  • 5.3 人性与自然权利
  • 5.4 人性论的法哲学认识论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王夫之的知行观[J]. 今古文创 2020(21)
    • [2].王夫之对佛教的批判及其局限性[J]. 船山学刊 2019(02)
    • [3].王夫之公正范畴的内涵解析[J]. 船山学刊 2018(01)
    • [4].王夫之诗情论辨正[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5].王夫之为何将手稿存于长沙[J]. 文史博览 2017(04)
    • [6].王夫之与船山精神[J]. 风流一代 2020(08)
    • [7].王夫之“道統論”的復合性[J]. 孔子学刊 2019(00)
    • [8].王夫之历史观的思想特质[J]. 朱子学刊 2008(00)
    • [9].论王夫之“理在气中”的哲学思想[J]. 思想与文化 2014(02)
    • [10].王夫之 心托离骚,气凌衡岳[J]. 中华儿女 2015(22)
    • [11].明末清初士大夫的家国伦理与学术趋向——以王夫之为中心[J]. 求索 2020(02)
    • [12].王夫之诗论中的“势”论[J]. 船山学刊 2017(06)
    • [13].“学之德”与“性之德”之辩:王夫之对道和德的再阐释[J]. 哲学研究 2014(07)
    • [14].“船山学”研究的深入思考与全面把握——简评萧箑夫、许苏民著《王夫之评传》[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5].王夫之情景论的三个维度[J]. 南方论刊 2020(09)
    • [16].“情不能不因时尔”:王夫之情论诠义[J]. 地方文化研究 2019(02)
    • [17].王夫之论大臣之道及其当代政治意蕴[J]. 船山学刊 2018(04)
    • [18].韩国学者船山学研究成果目录[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19].文化关怀视角下的正气书写——聂茂《天地行人:王夫之传》读后[J]. 创作与评论 2017(02)
    • [20].“遽情”理论与王夫之的诗学思想[J]. 文艺研究 2012(04)
    • [21].王夫之对“默识”的阐释与文化记忆相关性小考[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 [22].王夫之诗学二题[J]. 船山学刊 2010(04)
    • [23].王夫之的号[J].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02)
    • [24].王夫之教育思想初探[J]. 文学教育(上) 2008(05)
    • [25].发现王夫之与湖南近现代文化的崛起[J]. 船山学刊 2016(05)
    • [26].王夫之“情景论”探微[J]. 青年文学家 2019(23)
    • [27].王夫之的文化理想[J]. 文史知识 2016(07)
    • [28].王夫之吏治思想研究[J]. 兰台世界 2013(36)
    • [29].试论王夫之对杜甫诗歌的评价[J]. 中原文化研究 2014(03)
    • [30].王夫之的伦理思想略说[J]. 船山学刊 2014(02)

    标签:;  ;  ;  ;  

    王夫之天道观与人性论的法哲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