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学科是大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学术基础和组织基础,是高等学校扮演其社会角色、履行其社会职能的“法力”之所在,是高等学校一切活动中最重要的元素。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如何看待和处理农业学科与非农学科交叉渗透及共同发展问题,涉及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方针,是农业院校发展战略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意义重大。农业学科在农业院校发展战略中的价值与功能,突出地表现为确保农业院校的战略优势与学科特色,担当参与国内外高科技竞争、吸引国家战略资源、进入国家创新体系发挥作用的主力。农业学科虽然对农业院校吸引国家战略资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市场竞争中却不具有强势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强势地位的学科和专业,常常是一些非农学科及其专业。非农学科对农业院校的价值表现在:有利于拓宽办学领域,培植新的生长点,吸引社会资源及市场资源。论文得出最终结论如下:1、农业学科与非农学科能够实现战略功能互补、同生共进。对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学科与非农学科的学术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数据测算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农业学科还是非农学科,都难以同时具备学术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农业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如果将政府也作为一方市场主体来加以讨论的话,农业学科也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与政策倾斜优势。农业学科与非农学科在农业院校同生共进的战略依据,是两者不仅在学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方各有突出表现,而且在吸引国家战略资源和吸引市场资源方面互有优势,能够实现战略功能互补,对于重点农业大学突破资源约束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2、依靠产学研结合推动学术竞争力强劲的农业学科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科研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科学研究的真正价值并非体现在学术内部,而是体现于科研对整个社会的贡献。高校只有适应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牵引,不断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农业学科是直接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学科,通过与周边社区保持着紧密的互动,为社区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向企业提供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等,不但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可使学校获得大量科研资金和良好社会声誉。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将大量资金转向科研项目,并逐步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投向市场。将产学研完美结合起来的学科发展定位,可以帮助农业学科成功的走向市场,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近几年,农业大学纷纷利用先进的生命科学提升传统农科,一定程度上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3、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劲的非农学科及其专业的学术竞争力的路径选择非农专业为农业院校博得了较多的市场青睐,也已经成为农业院校本科教育的主力,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从南京农业大学所处的学科水平发展阶段看,农业学科与非农学科各自以及整体的竞争力均不够浑厚,当前尚不宜大规模地整体性推进非农学科的发展,尤其做不到学术竞争力的集体性成长,否则有限资源的过度平均只能带来低水平的产出。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目前的学科实力,并不适合推进大规模的学科交叉(否则只能是低层次的产出),而应该更加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接触、相互借光、实力共进。学科交叉全局推进阶段应该在各个学科成长成熟后,这个时间大概需要10年,甚至更久。4、从重点农业大学的战略管理需要看:农业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竞争力与政策倾斜地位,而非农专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两者交叉渗透,同生共进,和谐发展,能够起到很强的战略互补作用,对于重点农业大学突破资源约束条件,实现较快的、可持续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可以预计,在今后一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重点农业大学仍将以农业学科作为自己的战略重点,但是战略重点范围将趋于扩大,一些与农业学科交叉渗透、关系密切的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在重点农业大学里经历了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摸索与积累之后,将会逐步挺进学校的战略重点范畴,成为新的战略重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点农业大学文科生就业困境的思考[J]. 文教资料 2011(12)
- [2].抓好平台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J]. 办公室业务 2012(22)
- [3].重点大学管理重心下移实证分析——以某大学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20)
- [4].重点农业高校学科交叉综合的条件与路径[J]. 现代教育科学 2008(01)
- [5].中國農學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1)
- [6].专业质量国标视角下应用型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绿色科技 2020(15)
- [7].《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2)
- [8].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6)
- [9].《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8)
- [10].《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3)
- [11].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1)
- [12].《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2)
- [13].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3)
- [14].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5)
- [15].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1)
- [16].《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4)
- [17].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9)
- [18].《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3)
- [19].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5)
- [20].《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4)
- [21].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7)
- [22].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9)
- [23].《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0)
- [24].《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2)
- [25].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7)
- [26].《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6)
- [27].《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5)
- [28].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8)
- [29].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0)
- [30].《中国农学通报》稿约[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