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陋室铭》磨课中探索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郭丽青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363000
摘要:笔者从一节《陋室铭》的公开课中,针对教学设计前后的修改和效果出发,探索学情分析的重大意义。并从学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进行学情分析,落实到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学情反馈优化
一、学前学情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经典的铭文,2001版人教版教材排在八年级,而在2016教育部新编的教材中,排在初一下学期的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华美德,重点学习略读和精读方法的结合。笔者任教的对象是初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刚刚跨入少年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虽然初一的学生已学过几篇文言文,但往往学习的兴致不高,较为被动。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
二、课中学情分析
1.忽视学情中的已知,教学面面俱到。第一次的磨课没有落实教学目标,“评价陋之精神”这一环节没有时间学习。所以,在“陋室一日游”环节学生参与的热度不高,几乎都是老师的独角戏。课后笔者痛定思痛,分析其中的致命因素——忽视学生的已知。
2.忽视学情中的想知,教学流于形式。第二次的磨课删繁就简,突出亮点。“陋室一日游”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进行想象,出示陋室周围环境的两张图——一枯黄一青翠,学生很快就锁定青翠色调的图,但是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没有展开想象,体会刘禹锡身处其中的心境。看似活动丰富,就像旅游路线很多,但未必真正欣赏到美景。
3.忽视学情中的能知,教学囿于知识点。《陋室铭》排在初一年级的教材中,在教学的要求上,自然有别于以往排在初二年级教材中。但在实际教学时,讲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一句涉及到知识点:引用名人的作用?问题一抛出,学生能回答道,“作者是为了强调陋室不陋”,其实学生回答到这点,就说明他们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了。但笔者还是不放心,按照预设的答案,引导学生先了解诸葛亮、杨子云的事迹,再比较诸葛庐、子云亭、陋室的异同点,并记下类比的写法。最后补充孔子的原话,点明作者是以君子自居,结构上照应“惟吾德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来学生能理解的问题,被这么全面地“理解”,反而复杂化了。站在学生的角度,这些考点晦涩难懂,是初一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吗?
三、针对课堂学情反馈,优化教学
1.调整“怎么知”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通过学情分析,学生能在课前看得懂这篇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所以课上大胆放手,通过师生互动翻译和小组比赛抢答重点字词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后面展开想象理解主题作铺垫。抓住学生想探究“铭文”节奏的心理,把原来看起来读的热闹的环节改成拍手吟诵的形式,学生通过打节拍一下子就明白什么是抑扬顿挫。学生想对陋室周围环境一探究竟,那就多停留一些时间,让他们静静看,细细品,慢慢说。设置两个问题调动学生的想象:作者对陋室周围的环境作什么评价?作者和友人在陋室里会进行哪些活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刘禹锡的高雅脱俗,进而体会作者身处逆境中的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2.把握学习心理,调动学生的显性、隐性反应。新课程提倡的活动是外显的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初一学生的解疑、争强好胜、游戏的心理特别明显,设置拍手吟诵、小组竞赛抢答、陋室一日游活动,调动学生显性反应。但一节课45分钟,学生要保持高度参与热情并学有所得,应该动静皆宜,有听有读,调动内隐的思维活动。通过朗读中斟酌字句,情境中感知作者的心境,故事中解读创作动机,比较中思考颜回和刘禹锡的精神异同点,这些方式就是直抵学生心灵湖泊的桥梁,也是激发学生智慧波澜的一颗颗小石头。
四、课后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完这篇课文后,除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外,还能不能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呢?最后一个环节,在明确刘禹锡和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后,笔者进一步追问学生:“当今社会物质富足,你还需要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吗?”一部分学生会答道认真读书的精神动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转向沉思。其实,笔者设计这个开放性问题的意义,并不在于要学生课堂上马上做出多高深的回答,而是要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精神领域。这就是语文学科带给学生的价值观方面的影响,也许是一辈子的精神根基。
参考文献
[1]彭爱芬李樟凤以学术班说课为例谈“学情分析”[J].文教资料,2014,(20)。
[2]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方斐卿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鱼利明我的理想课堂[J].小学语文教师,2013,(11)。
[5]赵希斌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