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隐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颜色词,隐喻,语义认知,原则
隐喻义论文文献综述
彭婕[1](2019)在《颜色词及其隐喻义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关于汉语颜色范畴的系统研究越来越多,颜色词的色觉特点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隐喻义,需要从隐喻认知的角度进行观察。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颜色词的研究现状,从"以物喻色"和"以色喻物"两方面研究颜色词及其隐喻义认知情况,通过对颜色词隐喻义的分析,总结颜色词隐喻创造及遵循的原则。(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8期)
石宇鑫[2](2019)在《汉语“吃”与印尼语“makan”的隐喻义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吃"作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初的解决温饱,逐渐衍生出了其它含义。汉语与印度尼西亚语(简称"印尼语")的"吃"运用在隐喻的过程中,不仅表现形式丰富,具有很大的投射范围。Lakoff和Johnson(2003:5)在隐喻的研究中认为:隐喻详细地反映着人们对事物结构的意会和思考。通过对"吃"与"makan"的隐喻义研究和对比,初步地展现了两种语言对"吃"在不同文化中产生的意会、思考和想象。(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47期)
闵双玲[3](2019)在《基于英语背景学习者的汉语植物词隐喻义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汉语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日渐增多,这就给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者带来更多的挑战。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要教授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语言要素,还应考虑到文化因素,因为一些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植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植物词在各个语言中普遍存在。植物词是词汇中特殊的一类词,因为有些植物词除了基本意义之外,还有着丰富的隐喻义,这些隐喻义在文学创作和日常交际中经常被使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植物词都很丰富,但同一种植物词在两种语言中蕴含的意义却不一定相同,英语背景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因为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在学习和使用植物词的过程中往往会误用,从而引发交际障碍。这就要求汉语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植物词的基本意思,还应在文化对比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植物词的隐喻义。本文主要以英语背景的学习者为考察对象,在对比汉英植物词隐喻义异同的基础上,对学习者关于汉语植物词的学习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汉语植物词的隐喻义教学提出建设性建议。全文主要包含六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共分为叁小节,第一节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二节是研究现状,首先是隐喻研究现状部分,这一部分对隐喻的定义、分类做了介绍。其次是汉英植物词隐喻义对比分析研究现状部分,其间对植物词和隐喻义进行了界定。最后一节是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汉英植物词隐喻义对比分析。这一章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汉语教程》以及《发展汉语》中的植物词进行统计和筛选,挑选出典型的植物词。第二部分是对筛选出的植物词进行汉英隐喻义对比。主要从汉英植物词隐喻义重合、隐喻义错位、隐喻义缺失叁个方面进行比较,其次从地理位置、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文化观念、语音系统、社会习俗六个方面对汉英植物词隐喻义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叁章英语背景学习者对汉语植物词掌握情况调查与分析。基于第二章汉英植物词隐喻义对比分析结果,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各个高校英语背景的学习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深入了解学习者学习汉语植物词隐喻义的困难所在。最后对问卷及访谈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学生学习植物词过程中存在偏误的原因。第四章英语背景学习者汉语植物词教学设计。这一章主要有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学生偏误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水平,设计了初级班和中高级班植物词隐喻义的两个教学案例。第二部分是课堂植物词的教学实训过程,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课下进行文字还原。第叁部分主要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言语交互作用叁方面对课堂教学实训过程进行观察分析。第五章汉语植物词隐喻义教学建议。根据国内汉语植物词隐喻义教学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观察结果,对教师如何教植物词、学生如何学植物词及教材如何编写等提出了建议。最后为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回顾和总结,提出了论文中的不足及尚待提高之处。(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1)
丹丹(ATCHARAPHON,PAVAPUTANON)[4](2019)在《汉泰动物成语隐喻义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必然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也是语言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在中泰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语言被视为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双方文化的桥梁和中间枢纽。特别是成语,由于它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是语言中极其重要的表达形式,因此对成语的深刻理解在学习语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泰语中,成语都是各自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反映出各自文化的独特性。成语在各自的语言中有丰富的历史,是经过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的短语。他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所常用,并带有一些各自的感情色彩在里面,或褒或贬。而在汉泰成语中,有很多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它们有一些深刻的文化含义,其中动物的隐喻意义也因为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异同。本文首先定义、来源、形式、语法结构四个方面对汉泰成语进行了对比。汉泰两国成语的定义具有相似性,即它们都是由固定词组及短语构成,是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而来的;所不同的是汉语成语是悠久传承下来的语言瑰宝,而泰语成语则大多由生活中的真相生发出来,并设计为佛教禅语,长辈用来教小辈,以趋利避害。来源上,汉语成语大多来自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典故,在泰国许多的成语来源于自然环境、泰国佛教文化及日常生活。从形式上看,汉语成语具有音律美的特征,多为四字,言简意赅;泰语从1到16字的成语都有,形式上有的不如汉语成语简洁。第四在语法结构上看,汉语与泰语成语的语法结构不同,从汉语语法角度分析成语内部结构。总体而言,汉语成语的语法结构更加简洁,也更系统化。接着本文讨论了汉泰成语中“马、虎、牛”隐喻意义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汉泰动物成语动物隐喻意义的相似性;不同动物词语表达相同隐喻,汉语成语中用“马、虎、牛”,但泰语用其他动物来表示相同意义,汉语成语用“马、虎、牛”,但是泰语却用跟动物无关的词语;汉语与泰语成语用相同的动物,但是有不同的意义。笔者从中泰两国环境、文化、文学历史及价值观因素的角度探讨了汉泰成语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后,指出本项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作为一名泰国来华留学生,本人即将于毕业之后在泰国国内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因此本人也总结了该项研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提出要重视成语语义内容及文化内涵的教学。(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何悦[5](2019)在《汉日语空间维度词“大”、“小”的隐喻义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空间隐喻理论,对汉日语的空间维度词"大"、"小"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从两者在数量、时间、强度、天气、评价、情感方面的隐喻义的不同进行了对比,进而探究了中日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以及认知上的异同。(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9年04期)
罗江燕[6](2019)在《介词above的字面义和隐喻义的习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下,介词above表示事物存在的方向和位置,具有典型的表示空间关系和方位的字面意义"在……上面";同时介词above也含有很多延伸的隐喻意义,有些甚至具有否定的意义。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介词above的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难度,习得也不尽相同;同时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也影响他们对这个介词的习得。较之语言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语言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对介词above的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更好。(本文来源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安静[7](2018)在《略说“妖精”隐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除借用外来词,为求创新,语言中多因联想类推和隐喻修辞生成新词;这也是常见的汉语近义词产生方式。这些近义词体现了思维的精准度,恰当使用可以增加修辞效果。近义关系往往由不同层面的诸多词语使用义而形成,如词形相近的“妖精”和“妖怪”,妇孺皆知,却有待区分。特别(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周报》期刊2018-12-05)
马俊杰,王馥芳[8](2018)在《“花儿”隐喻义生成和建构的多维性——兼论隐喻义生成和建构的多维向度及其理论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回族民谣,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在简要回顾隐喻认知研究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建构隐喻义生成的认知模型,探讨隐喻义多维向度性的理论根源及其内在关联性,据此对"花儿"隐喻义生成和建构的多维性进行理论阐释。分析表明,"花儿"为隐喻义生成和建构的多维性提供很好的语言范例。本文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在于:(1)指出隐喻义生成和建构的3种体验向度:施为互动体验性、交互主观体验性和主观体验性;(2)分析隐喻义生成和建构多维向度性的理论根源:源于人类身体—环境元互动ICM的次范畴化(主—客互动基本ICM、主—主互动基本ICM和客—客互动基本ICM)在语言层面的语义实现。(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李蕾蕾[9](2018)在《汉语基本颜色词的隐喻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颜色词是多姿多彩的,并且蕴含着丰富的隐喻义,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经常使用到颜色词,这增加了交际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高频使用的颜色词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繁的隐喻义又会使得颜色词成为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然而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在这方面还多有欠缺。据此,本文以英汉基本颜色词隐喻义对比为基础,结合颜色词的教学实践现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对外汉语颜色词教学设计。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有所补充和裨益。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选题意义、思路和方法,并总结国内外对颜色词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关于颜色词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叁部分,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义,发现它们在隐喻义方面呈现出重合、差异、错位和翻译这几种关系。第四部分,从大纲要求和教材编排两个方面分析颜色词的教学现状,总结颜色词及其隐喻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第五部分,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基本颜色词“白”和课文《你喜欢什么颜色》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对外汉语颜色词教学,希望对汉语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汉语颜色词隐喻义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戴佩[10](2018)在《浅析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与“下”隐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表现尤为明显。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对"上/下"的方位词隐喻映射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确立认知模式得出结论 :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是造成其不对称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09期)
隐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吃"作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初的解决温饱,逐渐衍生出了其它含义。汉语与印度尼西亚语(简称"印尼语")的"吃"运用在隐喻的过程中,不仅表现形式丰富,具有很大的投射范围。Lakoff和Johnson(2003:5)在隐喻的研究中认为:隐喻详细地反映着人们对事物结构的意会和思考。通过对"吃"与"makan"的隐喻义研究和对比,初步地展现了两种语言对"吃"在不同文化中产生的意会、思考和想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喻义论文参考文献
[1].彭婕.颜色词及其隐喻义认知研究[J].戏剧之家.2019
[2].石宇鑫.汉语“吃”与印尼语“makan”的隐喻义对比[J].教育现代化.2019
[3].闵双玲.基于英语背景学习者的汉语植物词隐喻义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丹丹(ATCHARAPHON,PAVAPUTANON).汉泰动物成语隐喻义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何悦.汉日语空间维度词“大”、“小”的隐喻义对比[J].文学教育(下).2019
[6].罗江燕.介词above的字面义和隐喻义的习得[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9
[7].安静.略说“妖精”隐喻义[N].语言文字周报.2018
[8].马俊杰,王馥芳.“花儿”隐喻义生成和建构的多维性——兼论隐喻义生成和建构的多维向度及其理论根源[J].外语学刊.2018
[9].李蕾蕾.汉语基本颜色词的隐喻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8
[10].戴佩.浅析汉语空间方位词“上”与“下”隐喻义[J].青年文学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