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模式的选择和运用,关系到整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成败。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的研究多局限于工程经济、工程管理范畴,却较少地涉及对该领域进行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即试图以法学的观点对该领域进行开创性的有益探索。文本以当前对基础设施投、融资适用的法律制度为主线,以完善现有投融资模式下的体制框架为目标,运用理论文献与实践生产相结合、实证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例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对基础设施及其投融资的概念、特征认识等基本问题入手,进而通过对规范投资程序、创新融资模式以及投融资风险防范等环节中蕴涵的系列法律性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体系,提出了初步的见解和建议措施。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基础设施投融资的概念、特征及其现行适用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对该领域的立法原则思想、立法要求;第二部分将研究客体界定为政府或代表政府的国有投资企业,对政府投资决策、投资监管、投资责任追究等程序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第三部分在规范投资程序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设施传统融资模式的现状,并重点对BT、产业基金这两类市场化创新融资方式的法律性质、法律关系的构成以及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运用中存在的法律障碍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制度缺陷,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与思路;第四部分探讨了在市场化投融资模式下的项目风险责任分配及法律风险分析问题,针对项目市场化投融资模式中可能面临的几种常见的内、外部项目风险责任分配问题进行法律分析,提出相关立法和政策层面的保障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篇,在全面、系统地回顾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概要性对投、融资程序、模式以及风险防范等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提炼,并对拓宽投资主体、创新融资模式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