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是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菌株D和菌株S,研究表明,混合发酵培养其产酶的能力显著的提高,其产酶最适培养基组分为(%,w/v):尿素1.0, K2HPO4 0.07, KH2PO4 0.03,MgSO4 0.05,酵母粉0.5,甲壳素1.0。摇瓶发酵条件:pH5.5,2%(v/v)接种量,32℃,130rpm培养72 h,500mL锥形瓶培养基装量为100mL。在最适产酶发酵条件下,甲壳素酶活力可达到1.19 U/mL。采用40%-80%(NH4)2SO4分级盐析、透析脱盐、甲壳素亲和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等分离纯化技术,获得了纯化的甲壳素酶。制品经过SDS-PAGE电泳,该甲壳素酶呈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45kD。对该酶进行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该甲壳素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pH5.0;最适反应底物为粉末甲壳素;金属离子Fe2+,Mn2+对酶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u2+、Zn2+则对酶活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酶除能降解甲壳素,对壳聚糖和羧甲基甲壳素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该酶有较好的稳定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0 前言1 绪论1.1 甲壳素和壳聚糖1.2 甲壳寡糖和壳寡糖1.2.1 甲壳寡糖和壳寡糖的性质1.2.2 甲壳寡糖和壳寡糖的应用1.3 甲壳寡糖和壳寡糖的制备工艺1.3.1 化学法1.3.2 糖转移法1.3.3 酶降解法1.4 甲壳素酶(chitinase)1.4.1 概述1.4.2 甲壳素酶的分类1.4.3 甲壳素的酶水解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进展1.4.4 甲壳素酶的应用1.5 发酵技术1.6 国内外研究现状2 产甲壳素酶菌株的筛选2.1 实验材料2.1.1 主要实验原料及试剂2.1.2 主要设备2.1.3 培养基2.2 实验方法2.2.1 产甲壳素酶菌株筛选2.2.2 甲壳素酶活力的测定2.3 筛得菌株的菌种鉴定2.3.1 PCR 法扩增细菌的 16S rDNA 基因2.4 实验结果2.4.1 产甲壳素酶菌株筛选结果2.4.2 菌种鉴定2.5 讨论2.6 本章小结3 产甲壳素酶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3.1 实验材料3.1.1 菌种3.1.2 仪器与试剂3.1.3 培养基3.2 实验方法3.2.1 测定甲壳素酶活力3.2.2 菌种保藏3.2.3 产酶条件研究3.2.4 发酵罐培养3.3 发酵条件优化3.3.1 混合发酵对产酶的影响3.3.2 不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3.3.3 不同碳源对产酶的影响3.3.4 培养基起始 pH 对产酶的影响3.3.5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3.3.6 装瓶量对产酶的影响3.3.7 培养时间对产酶的影响3.4 产甲壳素酶菌株的上罐发酵3.5 发酵条件优化的讨论3.5.1 单次单因子发酵条件的优化3.5.2 混合发酵3.5.3 优化效果4 甲壳素酶的分离纯化4.1 菌种来源4.2 仪器与试剂4.3 测定方法4.4 酶的分离纯化4.4.1 甲壳素粗酶的制备4.4.2 粗酶的进一步分离纯化4.5 实验结果4.6 讨论5. 甲壳素酶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5.1 各种因素对甲壳素酶活性的影响5.1.1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5.1.2 酶反应的最适 pH5.1.3 不同底物对酶反应活性的影响5.1.4 不同处理方式的甲壳素作为底物对酶反应活性的影响5.1.5 不同底物量对酶反应活性的影响5.1.6 金属离子对酶反应活性的影响5.1.7 温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5.1.8 pH 对酶稳定性的影响5.2 甲壳素酶的酶解产物的初步研究5.2.1 酶解寡糖的制备5.2.2 硅胶板薄层层析5.3 实验结果5.4 酶学性质的讨论6 本文小结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甲壳素酶论文; 发酵论文; 分离纯化论文; 酶学性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