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PC的白光OLEDs的研究

基于TAPC的白光OLEDs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平板化发光器件,凭借着驱动电压低、效率高、可柔性化等优势,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白光OLED可广泛应用于照明以及液晶背光源,在固态照明和平板显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TAPC具有450nm和580nm两个发光峰(其中450nm是TAPC的本征发光峰,580nm来自于不同TAPC分子的TTA基团的交叉跃迁)。为了简化器件结构,根据白光合成原理,本文中我们对利用TAPC来制备白光器件的可能性进行探索,得出以下结论:(1)在实验中,通过对比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及其吸收光谱,我们发现在TAPC/BCP界面出现的480nm电致发光肩峰不属于TAPC的发光。进一步通过对叠层结构器件ITO/TAPC(50nm)/BCP(5nm)/TAPC(10nm)/BCP(10nm)/A1和共蒸结构器件ITO/TAPC(50nm)/TAPC:BCP(15nm)/BCP(10nm)/A1的发光特性的研究,确定480nm的发光峰属于TAPC/BCP界面电致激基复合物(Electroplex)的发光。(2)单层器件ITO/TAPC/A1的发光很弱,加入BCP作为空穴阻挡层兼电子传输层,可提高TAPC的发光强度。进一步利用TAPC/BCP界面处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发光,可制得白光器件ITO/TAPC(60nm)/BCP(20nm)/A1,在18V电压下其色坐标为(0.34,0.31),亮度约为120 cd/m~2。(3)利用A1Q作为电子传输层兼绿光发光层以及BCP作为空穴阻拦层,通过改变各功能层厚度,得到白光器件ITO/TAPC(60nm)/BCP(10nm)/A1Q(10nm)/A1,在17V电压下,其色坐标为(0.33,0.36),亮度达到8400cd/m~2,电流效率约为2.9cd/A。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引言
  • 1.2 有机电致发光的前景和进展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
  • 1.4 常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1.5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1.6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存在的问题
  • 1.7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 2.1 器件的制备
  • 2.1.1 衬底的清洗和预处理
  • 2.1.2 有机小分子薄膜的制备
  • 2.1.3 高分子/聚合物薄膜的制备
  • 2.1.4 金属电极的制备
  • 2.2 器件性能的测量
  • 2.2.1 光谱的测量
  • 2.2.2 I-V-L特性曲线的测量
  • 2.2.3 薄膜厚度的测量
  • 2.2.4 发光效率的测量
  • 3 有机界面激基复合物发光
  • 3.1 引言
  • 3.2 激基复合物发光的基本理论
  • 3.3 TAPC/BCP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发光
  • 3.3.1 实验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TAPC的白色光发光器件
  • 4.1 引言
  • 4.2 单发光层白光器件
  • 4.2.1 TAPC的单体发光
  • 4.2.2 利用TAPC单体发光得到白光
  • 4.2.3 小结
  • 4.3 双发光层白光器件
  • 4.3.1 新发光层的引入
  • 4.3.2 利用BCP层控制激子复合区域
  • 4.3.3 调整AlQ厚度得到白光器件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用于照明的OLEDs阴极/有机界面特性研究进展[J]. 中国照明电器 2014(09)
    • [2].高效率金属微腔OLEDs性能[J]. 发光学报 2008(01)
    • [3].顶发射OLEDs阴极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信息 2014(06)
    • [4].OLEDs阳极/有机界面特性研究进展[J]. 中国照明电器 2014(08)
    • [5].螺芴氧杂蒽(SFX)类有机半导体及其OLEDs[J]. 科学通报 2015(14)
    • [6].基于Zn(Meq)_2为发光和主体材料OLEDs性能的研究[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20(04)
    • [7].OLEDs磁效应的理论研究进展[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8].Nb_2O_5空穴注入层的引入对OLEDs性能的影响[J]. 液晶与显示 2008(01)
    • [9].利用黑阳极提高顶发射OLEDs对比度[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Z1)
    • [10].OLEDs瞬态延迟时间的模拟及在信号通讯的应用[J]. 发光学报 2017(02)
    • [11].溶液方法制备有机小分子红色磷光OLEDs器件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12].磁自旋耦合作用对OLEDs性能的影响[J]. 液晶与显示 2008(06)
    • [13].石墨烯掺杂Cs_2CO_3作为高效电子注入层的OLEDs性能研究[J]. 光电子·激光 2015(10)
    • [14].底发射OLEDs的ITO阳极构造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信息 2014(09)
    • [15].DMQA浓度对OLEDs光电性能的影响[J]. 现代电子技术 2011(16)
    • [16].LiF作为电子注入层对OLEDs器件性能的影响(英文)[J]. 液晶与显示 2008(01)

    标签:;  ;  ;  ;  

    基于TAPC的白光OLEDs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