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科技大学学报(原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征稿简则(论文文献综述)
丁俊[1](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认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林娜[2](2019)在《训政时期国民党报刊的舆论聚焦及展示 ——以《中央周刊》(1946-1948)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1931年5月至1948年5月为中国社会发展的训政时期,此间中国分为近乎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与三年的国共内战两个主要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此后中国面临的最大议题即为国家重建与社会重组,如何复员遭受多年戡乱破坏的中国是其时多数人所考虑的,战后和平共建更是时年中国民众所普遍要求之所在,在此社会语境下的中国执政党如何建国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大事。报刊媒介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变更密切关联,其依赖于国家的社会环境、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同时,报刊媒介作为历史痕迹的重要载体,其报刊版面刊载内容亦体现着社会脉络的发展变化。1946年至1948年为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期间《中央周刊》作为中国国民党重要党报之一,是中国国民党对外传述中央意旨的重要枢纽,其在宣传中国国民党的政治思想及建设方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媒介宣传的作用,同时亦是中国国民党党中央各项措施意旨的记录者与转述者,对其内容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国民党的工作内容及新闻聚焦所在,并有助于了解战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与矛盾所在,探析抗战胜利后国民普遍要求和平的社会语境下南京国民政府的所实施的各项措施的真实意图。“刊”不同于“纸”,其内容的刊载较客观的新闻报道更偏向于有言论倾向的文章,《中央周刊》作为时年中国国民党唯一的党政周刊,通过对其刊载内容的分析更有助于了解中国国民党对于该党思想理论的宣传与党政方针政策的实施。本文以1946年至1948年出版发行的《中央周刊》为研究对象,以期探讨训政时期中国时事聚焦,其更深层面是以一份国民党机关报为研究介质,以揭示其办报旨趣及其所刊载的时事事件的角度和报道立场,通过分析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党报的舆论聚焦点所在及其刊载内容与经营策略的变化,以期探究该时期随着国共两党内战的不断激化和战争局势的不断变更,国民党在中国所实施的各项政治策略的真实意图及其在中国统治必然溃败的结局。作为媒介存在的报刊,其经营与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社会语境的变化发展影响着报刊新闻政策及报刊事业的经营,《中央周刊》的创办正处“七七事变”爆发一周年之际,救亡图存成为时年中国最为重要的任务,该刊出版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及战时动员的话语体系。作为国民党机关刊物,《中央周刊》的发展可追溯至1928年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创办的《中央周报》,其对于《中央周报》“阐扬本党主义,传述领袖言行,宣达中央意旨”的使命既有所继承亦有所发展。《中央周刊》以宣传和传播国民党中央的政治策略方针、理论思想为宗旨,以期向时年中国民众传述国民党中央意旨,其报刊自身的发展变化深受社会实况的影响,同时作为国民党党刊,《中央周刊》在国民党报刊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维护国民党中央统治的作用。本文主要利用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的研究办法,以具体的史料为依据分析《中央周刊》具体刊载内容,论证其办报旨趣及时事聚焦内容偏向。《中央周刊》对于时事内容的聚焦是怎样的,其根本立场又是怎样的,不同的编辑人员给《中央周刊》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是学生欲探析的焦点所在。1946年至1948年刊行的《中央周刊》刊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及时事报道,另有较多法律、新闻评论相关专业人士的投稿与意见的刊载,且时有“宪政”、“立宪”、“宪法草案”、“教育”、“共产党”等相关议题的刊载,内容及价值偏向性较强,深刻显示了其作为国民党党报存在的立场,随着国内外战争局势及国共两党内战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央周刊》在办报方针及内容刊载方面亦有所变化,且日益呈现着与政治思想宣传相偏离的现象,可谓是国民党党报政治舆论宣传失效的表现。同时,与“一党专政”相对应,国民党在新闻事业方面实施了较为严苛的新闻管控政策,其具体内容的刊载深受国民党训政时期战时新闻统治政策的影响。《中央周刊》作为中国国民党的机关刊物,无可避免地处于党派之争的漩涡之中,沾染着党派之争的色彩,负担着宣传中国国民党政治意识的重任,报刊的政治色彩浓厚,根本利益立场坚定不移,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为获取国家的领导权,国共两党之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愈加激烈,值此社会语境下的报刊更是担负着舆论宣传的作用,然随着内战局势的不断变化,国民党势力日益削弱,《中央周刊》等国民党党刊亦在中国大陆亦无生存的空间。最后则是对训政时期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之后的《中央周刊》做总结性反思。《中央周刊》的停刊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根本原因则是国民党在中国大陆专制统治政权的溃败,然国民党权力的溃败则是其专制统治的结果。唇亡齿寒,随着国共内战局势的不断变化,国民党势力日渐衰败,其在报刊事业中即为各党报的“难以维持”,不日停刊。作为国民党党报的《中央周刊》,其停刊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作为信息的载录者,新闻媒介在传播讯息的同时亦记录着不同时间新闻事件的报道内容,是历史痕迹的承载者。不同立场的报刊,其内容的选择是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所以各个历史时期的报刊,其内容的刊载与发展变化是由不同历史语境下各个利益集团互相争斗的结果。《中央周刊》及其前身《中央周报》前后共刊行近20年时间,自1928年至1948年末,见证与记载了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执政期间的诸多措施。作为中国国民党的机关报,其内容的刊载与报刊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时年中国国民党所实施的各项国家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1946年至1948年所刊行的《中央周刊》内容的分析有助于更为深刻地探究时年中国国民党所进行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真实意图及最终国民党在中国大陆政治统治溃败的原因。
徐芷慧[3](2019)在《《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科技无国界的今天,科技期刊不仅是展示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更是记录和传播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和阵地。《甘肃科学学报》作为地方科研院所主办的甘肃省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更是甘肃省科技成果信息聚集、发布、检验的重要平台。而面对现如今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期刊市场,《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以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现阶段的学术影响力为主要目的,分析《甘肃科学学报》的发展历程,选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评价指标,分别从国内科技核心期刊中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甘肃省内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科技期刊的范畴对《甘肃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其他科技期刊进行对比发现《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过程中存在编辑把关不严、稿源单一且质量不高、栏目设置不成熟、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并针对办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扩充稿源、合理规划学科与栏目、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建议,以期能为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
陆宇杰[4](2018)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工业用电能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1995—2015年中国30个省区的全要素工业用电能效变动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工业用电能效年均提升了1.34%,技术变化是工业用电能效提升的主要促进因素,技术效率变化对工业用电能效提升起微弱的抑制作用,规模效率变化是工业用电能效提升的主要障碍;省市自治区工业用电能效变化出现分异现象,工业用电能效不断靠近生产前沿面的主要是处于工业化进程后期以及轻重工业均衡发展的省市自治区,而远离生产前沿面的主要是处于工业化进程前期以及工业结构呈现重化的省市自治区。
郑茹[5](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提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孙磊[6](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卜彩丽[7](2018)在《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全球化、知识社会、信息时代的日益跟进,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全面且深刻的变革,即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教育范式转变,“核心素养”、“教学方式变革”、“深度学习”成为这场变革的焦点。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既满足了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外在要求,又回应了教学实践对于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的内在追求。但翻转课堂在国内的迅速兴起、发展、实践尝试的进程中,其教学效果却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且一直存在争议。与此同时,深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学生学习目标更加多样化和学习过程更具投入性、参与性的理论框架,近年来被研究者、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践者关注并得以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和学习的概念一样具有多维属性,深度学习的目标属性指向学生认知、人际、个人三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方式属性指向学生追求新旧知识连接、批判理解、信息整合、联系实际的认知加工方式,深度学习的过程属性指向学生学习过程的投入水平和参与水平,而深度学习的结果属性指向有意义的学习、知识的长时记忆、迁移及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深度学习的多维属性既对翻转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也是翻转教学的价值追求,更为重要的是深度学习为如何优化翻转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深度学习何以优化翻转教学、深度学习如何优化翻转教学、深度学习优化翻转教学效果如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为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研究以T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为现实情境,以设计研究为指导,开展为一期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综合使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采用理论建构——设计研究——发展理论及优化实践——启示建议的研究路径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研究一:探索形成深度学习理论框架。本研究以核心素养与学习科学已有的理论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阅读、理解与梳理,探索形成深度学习理论框架。主要结果如下:深度学习理论框架是研究深度学习理论和指导深度学习教学的基础,具体由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深度学习的原理、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深度学习评价体系四部分组成,其中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是理解深度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是在教学中落实深度学习的基点与原则,深度学习评价体系既是促进深度学习实现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测评深度学习效果的工具。研究二:构建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围绕深度学习理论框架,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了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主要结果如下:首先是宏观层面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该模型以深度学习理论、翻转课堂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为基础并相互融合,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问题为核心、活动为主线”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微观层面上,以小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及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特点为依据,从微观层面形成指向深度学习的翻转教学设计流程及方案、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设计与制作原则,为具体指导实验教师有效开展翻转教学提供指导。研究三:探索深度学习优化翻转教学的效果与教学设计原则。在研究二的基础上,以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课堂学习活动流程为第一轮干预原型,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开展为期一年两轮的设计实践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学习过程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2)学习结果上,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其中显着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毅力;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提高了学习质量;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是阅读成绩。研究对深度学习理论框架、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讨论:深度学习是指向目标、方式、过程和结果的多维概念;指向深度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结构化和指向核心概念的学习内容、促进投入和参与的学习活动、学习性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及平等安全的学习氛围等是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设计的五大关键要素。课前充分的自主学习、课中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和启发思维的问题化教学是该教学模式中最基础的三类教学活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可以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改善教师提问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和深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语文成绩特别是阅读成绩。
王锋,周律,赵剑强[8](2018)在《污水处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悬浮载体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中悬浮载体的种类和特性,讨论了对其性能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当前悬浮载体改性技术及性能评价的方法,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倪玲颖[9](2017)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技巧和美学观念已经成为当代台湾文坛的通行符码和主要文学标准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主题不断深化,写作路向不断拓宽,小说艺术日臻成熟,现代主义的内涵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对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切的影响。本文第一章梳理了现代主义小说在台湾的基本发展脉络。20世纪30年代是其萌芽时期,其思想来源主要是日本的“新感觉派”,是为光复前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白先勇等《现代文学》杂志同人重新推动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他们在形式技巧和小说观念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而在小说美学尤其是语言方面则或隐或显地保留和发扬了中国特色。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他们不断打破传统叙事模式,使得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得到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精英现代主义、抒情传统的诗意现代主义以及本土现代主义等不同的发展路向。第二章主要从主体身份的追寻与彰显、边缘处境与自我放逐、创伤记忆与历史叙事、精神困境的突破与救赎四个部分来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空间。本章第一节梳理长期以来台湾社会主体的各种精神危机所发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梳理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中所呈现的离散者、知识分子以及边缘群体的诸种身份迷思。第三节主要关注在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的“放逐”/“自我放逐”主题和在“河流”意象中体现出来的漂泊主题以及它们所呈现的人类边缘处境。第四节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家的“小”历史叙事。第五节从疯癫、女体/母性救赎、暴力、逃离与回归等方面解读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救赎之道。第三章探讨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书写策略。第一节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追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寓言化书写策略如何建构不同面向的寓言。第二节从情欲与暴力的结合、情欲化书写与历史病体的结合、情欲化书写对于主体性建构的参与等几个方面探析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主义文本中大量出现的情欲化书写。第三节追寻梦境书写策略在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体现并探讨八十年代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时间观的变迁。第四章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小说家的语言实验。第一节考察“纯化中文”语言实验。“纯化的中文”接续了七十年代余光中、白先勇一脉的“中国性—现代主义”,其语言实验背后所蕴含的强烈传统取向和民族意识体现了现代主义作家拯救“中国性”的新一轮努力。第二节考察王文兴与王祯和小说中文字“混杂”的语言实验。王文兴小说中“杂化”的语言符码和王祯和的“多语混杂”书写都完全摒弃了现代汉语的理性语言规范,并试图以字形、字音、字义来构筑其自在的艺术世界。第三节考察舞鹤小说中大量的变异文法和修辞文本,其作品中标点符号的撤退和猥琐的语言体现了现代主义小说家对标准汉语写作规范的挑战和反叛。第四节考察郭松棻、李渝的“诗化”语言实验。他们以融会了中国传统审美价值的诗化语言形式构筑起印象主义式的文学空间。结语部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历史位置给予重新定位,并对其在东亚文学场域的影响与地位予以展望。
王凯博,逄涛,陶丽红,范黎明,苏发武,杨存源,陈元梅,叶敏[10](2016)在《废弃茶叶中茶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寻一种从废弃茶叶中提取分离茶多酚有效、经济和快捷的方法,本研究以废弃茶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结合离子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对物料中的茶多酚进行提取和分离。试验探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茶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尝试使用Zn2+代替Al3+作为沉淀离子,并对比了离子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化茶多酚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声波—离子沉淀法提取分离废弃茶叶中茶多酚的优化工艺条件以60%的乙醇为浸提液,料液比(g∶m L)为1∶20,在61℃浸提30 min,用m(硫酸铝)∶m(硫酸锌)=1∶4作为沉淀剂进行分离纯化为最佳,用此条件提取茶多酚其得率为10.9%,纯度为94.3%。
二、天津科技大学学报(原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征稿简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科技大学学报(原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征稿简则(论文提纲范文)
(1)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训政时期国民党报刊的舆论聚焦及展示 ——以《中央周刊》(1946-1948)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引言)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央周刊》(1946-1948)创刊的历史语境探讨 |
第一节 训政阶段新闻较自由化发展 |
一、抗日战争期间“新闻封锁”制度的实施 |
二、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追求新闻自由 |
三、新闻事业朝自由化发展 |
第二节 训政时期的'一党专政'与预备立宪 |
一、训政时期国民党'以党治国'与'一党专制' |
二、国共两党的分裂与合作 |
三、训政到宪政国家体制的变更 |
第三节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的国家重建与社会重组 |
一、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新形势 |
二、抗战胜利后亟待复兴的国内政治与经济 |
(一) 国外力参与下的中国重建 |
(二) 国共两党的“合商共建” |
三、战后国内经济基础的恢复与发展 |
第二章 《中央周刊》(1946-1948)在国民党报刊体系中的地位分析 |
第一节 《中央周刊》历史脉络阐述 |
一、《中央周刊》对《中央周报》的沿袭与发展 |
(一) 继承《中央周报》办报使命 |
(二) 沿袭《中央周报》版面编排 |
二、《中央周刊》自身发展历史及经营性质分析 |
(一) 同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的《中央周刊》的发展 |
(二) 《中央周刊》经营方式分析 |
第二节 《中央周刊》之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报刊体系地位探析 |
一、战后南京国统区国民政府党报系统探讨 |
(一) 以《中央日报》为中心的国民党党报体系 |
(二) “点对面”辐射状党报网络体系 |
二、《中央周刊》与战后国民党其他党报的紧密联系 |
(一) 大量刊载其他国民党党报的征订广告 |
(二) 办报人员及作者群体的互动性 |
第三节 《中央周刊》历任社长及来稿作者群体研析 |
一、《中央周刊》历任社长兼主笔人员分析 |
(一) 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周刊》社长人事变动 |
(二) 解放战争期间《中央周刊》社长的变更 |
二、《中央周刊》主要作者群体分析 |
(一) 党政机关人员政论性文章 |
(二) 各界知名人士专业性文章 |
(三) 读者群体来信杂论性文章 |
第三章 新闻统治政策延续下的《中央周刊》(1946-1948)刊载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新闻统治政策的实施 |
一、呼吁新闻自由与战时新闻学兴起 |
二、新闻统治政策下的新闻管控 |
三、战后新闻统治政策的依旧执行 |
第二节 新闻统治政策持续影响下《中央周刊》(1946-1948)刊载的内容分析 |
一、“动员戡乱实施宪政” |
二、刻意报道所谓中共“罪行” |
第四章 《中央周刊》(1946-1948)内容报道及其办报旨趣探究 |
第一节 《中央周刊》(1946-1948)版面栏目设定及其意义分析 |
一、版面编排及特定内容呈现 |
(一) 常规性专栏版面的设立 |
(二) 特殊时期特殊专栏议题的呈现 |
二、专栏版面设置的意义分析 |
(一) 板块化的新闻报道 |
(二) 引导读者聚焦舆论事件 |
(三) 传达中央意旨与政治意识 |
第二节 《中央周刊》(1946-1947)文章内容类型及意义分析 |
一、下达中央意旨传述国民党党中央政治策略 |
二、专载各界知识精英有关政策的见解文章 |
三、刊载文艺作品刊载内容多样化 |
四、专栏刊载读者来信 |
第三节 《中央周刊》(1946-1948)的新闻聚焦及其导向 |
一、报道内容镜射国民党新闻焦点 |
(一) 战后国家重建与复员 |
(二) 聚焦立宪与宪政的实施 |
(三) 亲美外交及国民政府改组 |
(四) 日渐严重的通货膨胀 |
(五) 积极开展反共宣传 |
二、内容报道背后的意义探讨 |
(一) 借宣传国民党法令政策引导民众意识 |
(二) 诋毁共产党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
(三) 竭力刻画国民党正面形象 |
第五章 《中央周刊》的历史地位及其评价 |
第一节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中央周刊》的发展与衰败 |
一、《中央周刊》的报刊经营策略分析 |
(一) 借宣传中央法令政策之由引导民众思想意识 |
(二) 专栏版面登载新闻内容 |
(三) 提升报刊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
(四) 刊载内容视线投射国内外 |
二、《中央周刊》停刊原因探讨 |
(一) 内战语境下国民党党报自主化经营的失败 |
(二) 国民党在大陆溃败情形下办报阵地的转移 |
第二节 《中央周刊》的历史价值评价 |
一、呈现中国国家与社会变化的轨迹 |
二、宣传各项建国方案掩饰专制独裁之心 |
结语 |
一、实施全面党化媒介平台 |
二、教化民众思想的工具 |
三、“假宪政,真独裁”的鼓吹者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报纸 |
三、学位论文 |
四、期刊论文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及提升途径 |
1.3.2 关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 |
1.3.3 关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 |
1.3.4 关于甘肃省科技期刊影响力 |
1.3.5 关于《甘肃科学学报》影响力分析 |
1.3.6 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我国科技期刊概况 |
2.1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
2.1.1 科技期刊数量与数据库收录数量持续走高 |
2.1.2 行政化办刊导致与市场脱节 |
2.1.3 高质量论文流失严重 |
2.1.4 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
2.2 甘肃省科技期刊发展概况 |
2.3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2.3.1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科技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
3.1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概况 |
3.1.1 《甘肃科学学报》创刊情况 |
3.1.2 《甘肃科学学报》发展历程 |
3.1.3 《甘肃科学学报》获奖与收录情况 |
3.2 《甘肃科学学报》办刊要素分析 |
3.2.1 栏目设置分析 |
3.2.2 学科分布分析 |
3.2.3 基金论文分析 |
3.2.4 稿源分析 |
3.3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 |
3.3.1 期刊评价指标分析 |
3.3.2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总结 |
第四章 《甘肃科学学报》学术质量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 编辑把关不严 |
4.2 稿源充足但质量欠佳 |
4.2.1 稿源单一 |
4.2.2 稿件学术质量不高 |
4.3 栏目设置不成熟 |
4.4 编辑审稿具有局限性 |
4.4.1 编辑学科背景有限 |
4.4.2 外审力度不够 |
4.5 数字化进程缓慢 |
4.5.1 《甘肃科学学报》网站建设滞后 |
4.5.2 采编系统功能不完善 |
4.5.3 DOI码推广力度不足 |
4.5.4 尚未涉足知识服务领域 |
第五章 提升《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思考 |
5.1 拓宽稿源渠道,保证稿源质量 |
5.1.1 重视约稿组稿工作 |
5.1.2 关注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动态 |
5.1.3 充分调动编委积极性 |
5.2 发掘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 |
5.2.1 合理利用栏目评价 |
5.2.2 适时增设新栏目 |
5.3 加强编辑把关力度,提高编辑工作质量 |
5.3.1 树立“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 |
5.3.2 加大外审力度 |
5.3.3 发展学科编辑,培养敏锐的学术眼光 |
5.3.4 把握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特殊性 |
5.4 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知识服务 |
5.4.1 通过网站建设树立期刊品牌 |
5.4.2 优先数字出版 |
5.4.3 全文数据库资源整合 |
5.4.4 由内容服务转向知识服务 |
5.4.5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
网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 |
致谢 |
(4)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工业用电能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和数据 |
1.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
1.2 全要素工业用电能效变动分解 |
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2.1 模型估计及分析 |
2.2 中国工业用电能效变动及分解 |
3 结论 |
(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
2.3 研究现状述评 |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
3.1.1 史料的采集 |
3.1.2 数据的处理 |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
4.1.1 三级审稿制 |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
4.2.1 手稿 |
4.2.2 打印稿 |
4.2.3 电子稿 |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
4.3.1 题名规范 |
4.3.2 文章篇幅 |
4.3.3 摘要与关键词 |
4.3.4 引文规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
4.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诉求 |
1.1.2 现实背景:小学语文教学的低效与翻转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 |
1.1.3 理论契机:深度学习为优化翻转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翻转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翻转课堂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
2.1.2 国外翻转课堂理论及其在K12教学实践中的研究现状 |
2.1.3 国内翻转课堂理论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2.1.4 研究启示与不足 |
2.2 深度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深度学习的概念 |
2.2.2 深度学习的特征 |
2.2.3 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线路图 |
2.2.4 深度学习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5 深度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 |
2.2.6 研究启示与不足 |
2.3 深度学习与翻转课堂的融合研究现状 |
2.4 综述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流程 |
3.1.1 准备阶段 |
3.1.2 理论分析与模型建构阶段 |
3.1.3 设计研究阶段 |
3.1.4 结果讨论与结论得出阶段 |
3.2 研究对象与环境 |
3.2.1 研究参与者 |
3.2.2 研究环境和条件 |
3.3 研究工具 |
3.3.1 课堂教学视频分析编码系统 |
3.3.2 认知投入与情感投入量表 |
3.3.3 深度学习评价量表 |
3.3.4 教师和学生访谈问题框架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数据收集 |
3.4.2 数据分析 |
第4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
4.1 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 |
4.1.1 深度学习中“深度”内涵的再理解 |
4.1.2 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与特征 |
4.1.3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
4.1.4 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 |
4.2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理 |
4.2.1 深度学习理论 |
4.2.2 教学设计理论 |
4.2.3 翻转课堂理论 |
4.2.4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 |
4.3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
4.3.1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解析 |
4.3.2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模式的特征 |
4.3.3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要求 |
第5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身化 |
5.1 小学中年级学生认知发展特征 |
5.1.1 小学中段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分析 |
5.1.2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征 |
5.1.3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元认知特征 |
5.2 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探索 |
5.2.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
5.2.2 小学语文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
5.2.3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
5.3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身化 |
5.3.1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翻转教学设计过程及方案 |
5.3.2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
5.3.3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微课设计与应用 |
5.3.4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学习活动设计 |
第6章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教学的设计研究:第一轮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
6.1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教学应用前的准备阶段 |
6.1.1 干预原型的设计 |
6.1.2 确定干预的关键因素 |
6.1.3 教师和学生教学准备 |
6.2 第一轮翻转教学的实施过程与结果 |
6.2.1 教学过程设计 |
6.2.2 教学过程实施 |
6.2.3 研究结果 |
6.3 研究反思与干预模型的改进 |
第7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教学的设计研究:第二轮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
7.1 第二轮翻转教学实践准备阶段 |
7.1.1 干预模型的改进与修正 |
7.1.2 第二轮教学实施前的相关教学准备 |
7.2 第二轮翻转教学的实施过程与结果 |
7.2.1 教学过程设计 |
7.2.2 教学过程实施 |
7.2.3 研究结果分析 |
7.3 研究反思 |
第8章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8.1 对“深度学习何以优化翻转课堂”研究结果的讨论 |
8.1.1 解构深度学习的内涵 |
8.1.2 深度学习指向的核心教学理念 |
8.1.3 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要素 |
8.2 对“深度学习如何优化翻转课堂”研究结果的讨论 |
8.2.1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模型 |
8.2.2 课前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框架 |
8.2.3 课堂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
8.3 对“深度学习是否优化了翻转教学效果”研究结果的讨论 |
8.3.1 学习过程 |
8.3.2 学习结果 |
8.3.3 教学过程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9.1.1 研究结论 |
9.1.2 研究创新 |
9.2 研究启示 |
9.2.1 对翻转教学实践的启示 |
9.2.2 对深度学习研究的启示 |
9.2.3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启示 |
9.3 研究局限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污水处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悬浮载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悬浮载体的种类及特性 |
2 悬浮载体性能的影响因素 |
2.1 材质特性 |
2.1.1 载体密度 |
2.1.2 表面性质 |
2.1.3 机械强度 |
2.2 结构特性 |
2.2.1 比表面积 |
2.2.2 水力特性 |
3 悬浮载体的改性技术 |
3.1 物理方法 |
3.1.1 填充改性 |
3.1.1. 1 比表面积的增大 |
3.1.1. 2 亲水亲生物性的改善 |
3.1.1. 3 磁性载体 |
3.1.1. 4 带电性的改善 |
3.1.2 共混改性 |
3.1.3 涂覆及填充改性 |
3.2 化学改性 |
3.2.1 接枝改性 |
3.2.2 等离子体改性 |
4 悬浮载体的性能评价方法 |
5 结论与展望 |
(9)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前行研究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学谱系 |
第一节 光复前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主义小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精神空间 |
第一节 台湾现代社会精神危机溯源 |
第二节 主体身份的追寻与彰显 |
第三节 边缘处境与精神漂泊 |
第四节 历史叙事与创伤记忆 |
第五节 精神困境的突破与救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书写策略 |
第一节 寓言化书写 |
第二节 情欲化书写 |
第三节 梦境书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实验 |
第一节 纯化的中文 |
第二节 混杂错乱的语符 |
第三节 变异的“胡言乱语” |
第四节 诗化的语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10)废弃茶叶中茶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两种茶多酚提取分离方法的操作流程 |
1.2.2 茶多酚总量检测 |
1.2.3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单因素试验 |
1.2.4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
1.2.5 离子沉淀方法的优化 |
1.2.6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两种纯化方法的对比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条件对超声波辅助浸提效果 |
2.2 超声波提取茶多酚的响应曲面优化试验结果 |
2.2.1 响应面法试验结果 |
2.2.2 响应面图形分析 |
2.2.3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最佳方法选择 |
2.3 不同沉淀剂对茶多酚纯化效果的影响 |
2.4 超声波—离子沉淀法与超声波—溶剂萃取法的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天津科技大学学报(原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征稿简则(论文参考文献)
- [1]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2]训政时期国民党报刊的舆论聚焦及展示 ——以《中央周刊》(1946-1948)为中心[D]. 林娜. 安徽大学, 2019(07)
- [3]《甘肃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现状与提升研究[D]. 徐芷慧. 兰州大学, 2019(09)
- [4]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工业用电能效研究[J]. 陆宇杰.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18(04)
- [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6]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
- [7]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D]. 卜彩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污水处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悬浮载体研究进展[J]. 王锋,周律,赵剑强. 化工环保, 2018(03)
- [9]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倪玲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2)
- [10]废弃茶叶中茶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J]. 王凯博,逄涛,陶丽红,范黎明,苏发武,杨存源,陈元梅,叶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