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县级政权在我国国家结构和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处于县级领导班子核心地位的“一把手”对基层班子建设和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等原因,近年来县(区)一把手已然成为腐败的高危群体,其腐败行为也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鉴于县(区)一把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当前对其权力监督虚弱的严峻现实,本文就紧紧抓住县(区)一把手这一特殊群体,将研究对象具体化,增强本文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并且从现实角度出发,在传统的政治学权力监督理论的基础上,以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制度预防腐败理论为理论分析工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了县(区)一把手权力腐败所呈现的新特点、危害及权力监督面临的困境。并重点分析了权力监督困境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制度安排缺陷、权力配置及运行和监督体制机制等原因。最后本文尝试提出了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构建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体系为加强“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提供制度保障的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加强县(区)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做出有益探索和尝试。本文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理论工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难点和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分析了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所面临的困境;第三部分探讨了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困境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加强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基本理论
  • 1.4.1 县(区)一把手概念的界定
  • 1.4.2 理论工具
  • 1.5 研究方法
  • 1.6 难点和创新点
  • 2 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困境
  • 2.1 县(区)一把手权力缺乏监督的严峻形势
  • 2.2 县(区)一把手权力缺乏监督的严重危害
  • 2.2.1 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
  • 2.2.2 带来不良的经济后果
  • 2.2.3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 2.3 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面临的现实困境
  • 2.3.1 自上而下监督比较薄弱
  • 2.3.2 自下而上的监督力度不够
  • 2.3.3 同级平行监督难以操作
  • 2.3.4 权力监督的滞后效应
  • 3 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 3.1 历史文化及思想原因
  • 3.1.1 传统历史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 3.1.2 “一把手”放松了思想教育
  • 3.2 法律法规制度原因
  • 3.2.1 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度权威性有所欠缺
  • 3.2.2 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操作性比较差
  • 3.3 政治体制原因
  • 3.3.1 “一把手”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存在偏差
  • 3.3.2 “一把手”权力配置失衡权力过于集中
  • 3.3.3 “一把手”权力运行程序不透明
  • 3.4 权力监督体系原因
  • 3.4.1 权力监督体制不顺
  • 3.4.2 权力监督机制不完善
  • 4 加强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对策
  • 4.1 革新政治文化,创新“一把手”教育形式
  • 4.1.1 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
  • 4.1.2 创新教育形式,提升“一把手”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
  • 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 4.2.1 以《党章》和《宪法》为根本准则,增强权力监督的权威性
  • 4.2.2 完善具体法律法规制度,增强权力监督的可操作性
  • 4.3 积极稳步推进相关政治体制改革
  • 4.3.1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好入口关
  • 4.3.2 建立“一把手”权力制衡机制
  • 4.3.3 完善“一把手”权力公开透明制度
  • 4.4 不断健全和完善“一把手”权力监督体系
  • 4.4.1 理顺“一把手”权力监督体制
  • 4.4.2 完善“一把手”权力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