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的新型荧光灯

进入21世纪的新型荧光灯

一、进入21世纪的新型荧光灯(论文文献综述)

黄刚[1](2021)在《石墨相氮化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醛性能》文中认为甲醛被公为是一种主要的室内有毒污染物,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去除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石墨相氮化碳(g-C3N4)在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水裂解、二氧化碳还原以及重金属离子的还原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石墨相氮化碳存在比表面积小、电荷载流子分离困难和催化性能较低等缺陷,可以通过微观形貌调控、金属元素掺杂和构筑异质结等方法对其性能进行改善。本文采用模板法、低温热聚合法和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具有高效室温荧光灯照射增强催化氧化甲醛性能的石墨相氮化碳基材料-水溶性石墨相氮化碳纳(WCN-NS)、强碱基石墨相氮化碳(Na/K-CN-NS)和石墨相氮化碳@二氧化铈(g-C3N4@CeO2)复合材料。研究了WCN-NS、Na/K-CN-NS和g-C3N4@CeO2的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质等对其室温催化氧化甲醛性能影响,初步探究了石墨相氮化碳基复合材料催化氧化甲醛的可能机理。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水溶性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醛性能以氯化钠和氯化钾为模板剂,以双氰胺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聚合、超声剥离以及去离子水洗去模板法合成了水溶性石墨相氮化碳,探究了模板剂的使用对石墨相氮化碳(g-C3N4)室温催化氧化甲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软模板煅烧、液相超声剥离和水洗去除模板剂后,制备得到的水溶性石墨相氮化碳在荧光灯照射下对甲醛的催化降解性能显着提高。(2)强碱基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室温催化氧化甲醛性能以硝酸钠和硝酸钾作为强碱基添加剂,双氰胺为前驱体,通过低温热聚合法和液相超声剥离法制备了K/Na共掺杂g-C3N4即强碱基石墨相氮化碳。筛选结果表明,前驱体与强碱基添加剂以摩尔比为8:1:1、热聚合温度为400℃制备得到的强碱基石墨相氮化碳(K/Na-CN-NS-8-400)在室温荧光灯下对甲醛的催化氧化性能最好。同时探究了碱金属元素掺杂对g-C3N4结构、形貌、比表面积、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室温去除甲醛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Na-C和K-N以及K-C键的形成进一步完善了g-C3N4的π共轭结构,并提高了g-C3N4的碱度;结构的优化提高了g-C3N4的光电性能和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转移,从而室内荧光灯照射能显着增强g-C3N4去除甲醛的活性。(3)g-C3N4@CeO2异质结的构筑及催化氧化甲醛性能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合成了g-C3N4@CeO2复合材料。采用XRD、XPS、TEM、FTIR、UV-vis等方法对该复合催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将其用于室温催化氧化甲醛的应用中。探究了不同g-C3N4含量对复合催化剂去除甲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eO2与g-C3N4的质量比为4:1时所制得的g-C3N4@CeO2复合催化剂去除甲醛活性最佳,荧光灯照射能显着增强其催化氧化甲醛的性能,可归因于在CeO2与g-C3N4接触的表面形成了异质结结构有利于电荷分离等因素。

孙若夕[2](2020)在《浅析艺术照明演变》文中研究指明从人类第一次将火种引入洞穴,光明便照亮了人类的夜晚,光如同一把钥匙缓缓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大门。从原始先民举着石灯火把绘制洞穴壁画到封建社会各类精美的灯具和灯节文化,同时期的西方精美的教堂玻璃画和华丽的洛可可,再到电灯的发明和电光源时代的全片来临。每一次照明方式的进步都推进了艺术历史的发展。现今第三次照明技术的革新给艺术照明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美术馆与博物馆在艺术品呈现上也有了更加专业系统的照明方式,使得各个时期的各类型艺术品都能完美还原,准确呈现出其质感与气质。自然光在人类的历史中与人造光源一直不分伯仲,甚至在火光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对自然光的应用,由此促使了建筑艺术的发展。现今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在绿色照明的要求下,为环保节能降低资源的消耗,对自然光的运用也科学具体起来。

王尚巍[3](2020)在《白光LED用AM4(PO4)6:Eu2+(A=Ca,Sr,Ba,Mg,Zn,M=Zr,Hf)蓝-绿荧光粉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一种新型的磷酸盐基质材料,Na超离子导体(NASICON)型化合物,通式为Na3Zr2Si2PO12,由于其灵活的框架结构和可调变的化学成分成为白光LED领域的研究热点[1]。本文以经典Eu2+离子为发光中心,新型NASICON型化合物AM4(PO4)6(A=Ca,Sr,Ba,M=Zr,Hf)以及具有相同化学通式但具有β-Fe2(SO4)3结构的AHf4(PO4)6(A=Mg,Zn)为基质,通过变换/调控基质材料阳离子的种类与比例,系统的研究了AM4(PO4)6:Eu2+(A=Ca,Sr,Ba,Mg,Zn,M=Zr,Hf)蓝-绿荧光粉的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质。主要成果如下:(1)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Ca/Sr比例的Ca1-xSrxZr4(PO4)6:0.03Eu2+(0≤x≤1)蓝-绿荧光粉样品。XRD衍射和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样品是整个x范围内的连续固溶体,晶格常数(a,b,c,V)和Ca/Sr-O键键长随Sr2+含量x呈单调变化。随x值的增加,在晶体场效应和Eu2+占位的共同作用下,发射光谱蓝移(492 nm→463 nm),带宽缩窄(87 nm→68 nm),在紫外光(365 nm)的激发下,发光从蓝-绿色逐渐变化为蓝色。由于受Eu2+占位的影响,样品的荧光寿命和温度特性均随x值呈现非线性关系,并且在x=0.2时达到最大。此外,该系列荧光粉样品的热猝灭严重,需做进一步优化才能应用。(2)高温固相法制备了AHf4(PO4)6:Eu2+(A=Ca,Ca0.5Sr0.5,Sr,Sr0.5Ba0.5,Ba)蓝-紫荧光粉样品。当A位阳离子从Ca→Sr→Ba变化时,XRD衍射和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样品一直保持单相结构,晶格常数(a,b,c,V)和A-O键键长单调变化,证明形成连续固溶体。在330 nm激发下,样品发光强烈,当A位阳离子从Ca→Sr→Ba时,发射光谱逐渐蓝移(A=Ca,452 nm;A=Sr,436 nm;A=Ba,421 nm),带宽线性缩窄,发光从蓝色逐渐转变为蓝紫色。另外,此系列样品的温度特性良好,尤其在A=Ba时,150℃下发光强度可以维持常温的88%。以上结果表明此系列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制备了新型的AHf4(PO4)6:x Eu2+(A=Mg,Zn)蓝光荧光粉样品。XRD衍射和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具有β-Fe2(SO4)3结构,空间群为P21/n,最佳合成温度为1200℃。基质材料AHf4(PO4)6(A=Mg,Zn)的禁带宽度分别为4.57和4.40e V。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在AHf4(PO4)6(A=Mg,Zn)基质中Eu2+能量转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且猝灭浓度较高(CEu2+=10 mol%)。两种荧光粉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50℃时能维持室温发光强度的69%。因此,该系列荧光粉有望为紫外基白光LED提供蓝色光源。

梅松[4](2020)在《AlGaInP薄膜LED芯片制备及LED大电流高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光二极管(LED)是利用半导体中导带电子跟价带空穴发生辐射复合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器件,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相比,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等诸多优点。随着LED外延、芯片和封装技术的进步,蓝光LED光效取得快速提高,已经完全能满足照明需要,因此LED已经从单独追求高光效向全面追求光品质转变。高品质光源因具备低色温、高显指、高光效以及安全舒适等特点。采用多基色(比如:红、黄、绿、青和蓝光)LED混光制备白光恰好能满足以上要求,该技术路线被认为是未来半导体照明的终极方案。在多基色LED混光照明中,红光LED是必要组成部分。跟GaAs衬底晶格匹配的(AlxGa1-x)0.5In0.5P在Al组分小于0.53时,为直接带隙材料,禁带宽度为1.9-2.3eV,可以用来制备红、橙、黄谱段的的发光二极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外延设备、原材料、外延结构、外延工艺方法的协同努力,目前在GaAs衬底上用MOCVD方法生长的红光AlGaInP LED外延材料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制备的功率型LED器件电光转换效率超过50%,大大优于其他材料体系制备的红光LED,因此其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此外,AlGaInP红光LED还可以广泛应用于LED显示屏、交通信号灯、汽车用灯、城市亮化、植物生长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在多基色LED混光照明、舞台灯光和植物生长等领域,要求灯具能够发射很高的光通量,内部的LED器件需要具有很好的大电流和高温工作特性。鉴于上述,本文开展了大功率AlGaInP薄膜型LED制备工艺和LED大电流、高温特性研究。在AlGaInP薄膜型LED芯片制备方面,主要开展N面出光的芯片制备研究,重点探讨了 P/N电极拓扑、P面ODR结构的优化和N面电极设计;在LED大电流高温工作特性方面主要研究了功率(EQE)DROOP、波长漂移等现象;另外本文利用CROSSLIGHT公司的APSYS模拟软件对AlGaInP LED的内量子效率(IQE)、光谱和伏安(Ⅰ-Ⅴ)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模拟分析。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N面出光的AlGaInP薄膜型红光LED芯片的n电极的光遮挡、ODR结构上Au/Be的光吸收和优化电流的横向扩展,本文研究了具有P/N电极错位互补拓扑结构设计的Ag基p电极新型AlGaInP薄膜红光LED芯片,通俗来讲,就是在n电极正下方对应的P侧区域进行设置成非欧姆接触反射层,也即Ag直接与SiO2接触,并使P面非欧姆接触反射层的宽度大于n电极宽度,在n电极条中间对应的P面制备小孔电极。研究发现,这种芯片结构设计上的改进,不仅使n电极正下方的无效电流注入降低,同时结合光分布测试发现,还显着改善了电流横向扩展的均匀性,使芯片的有效发光面积增加,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2.本文还研究了 N面焊盘位置和n电极线数量对芯片电流扩展的影响。n电极线增加,可以提高电流扩展均匀性,但由于电极是吸光的,太多的数量会影响芯片光输出效率,LED出光面上的电极数量优化非常重要。针对芯片面积为42mil×42mil的方形新型AlGaInP薄膜红光LED,实验优选结果是8根n面电极的效果较好。3.在新型AlGaInP薄膜红光LED和InGaN黄光LED的热特性研究中,本文主要关注了 LED灯具实际工作时涉及的300K~400K温度段。Ⅰ-Ⅴ温度特性测试发现InGaN黄光LED的电流传输机制不变,而AlGaInP红光LED从室温下的扩散复合为主导变为遂穿为主。还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下AlGaInP红光LED和InGaN黄光LED EQE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小电流密度下EQE温度Droop与SRH复合有关,而大电流密度下EQE温度Droop与俄歇复合有关。对比二样品EQE的温度Droop,发现在小电流密度下,InGaN黄光LED EQE温度Droop下降幅度更小的原因可以归因于在InGaN黄光中位错处存在V形坑,可以起到屏蔽位错的作用,因此温度升高,实际参与SRH复合的缺陷并不多。在大电流密度下,AlGaInP红光LED EQE温度Droop更大的原因可以归结于AlGaInP的带隙随温度变化的更快使得俄歇复合系数变化的百分比更大,通过理论公式和实验中的峰值波长随温度的变化关系都证实了 AlGaInP带隙随温度变化更快。还研究AlGaInP红光LED和InGaN黄光LED电压热特性,发现InGaN黄光LED电压温度稳定性较高;另外,本文还研究了 300K下两种LED的峰值波长和半宽随电流的变化规律。4.利用CROSSLIGHT公司的APSYS软件对新型AlGaInP薄膜红光LED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跟实际测试比对后发现,模拟输出的IQE和光谱与实际实验测试的匹配较好,但Ⅰ-Ⅴ差异较大。Ⅰ-Ⅴ特性偏离较大的原因可能是材料层界面势垒和串联电阻参数设置不合理引起的,后续需进一步完善模型。

尹欣[5](2020)在《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策略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毋庸置疑,玻璃是人类发明的最独特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具有优越的材料性能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各个方面。由于原料充足且价格低廉,玻璃在建筑材料、工艺和技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设计师和工程师的青睐。目前,我国玻璃幕墙建筑的建设量在不断增加,但其表现形式仍显得较为重复单一。玻璃是日常生活中常被人们忽视的一种透明材料,对其研究远不够深入。在信息时代的传媒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倾向逐渐发生变化,建筑师尝试用各种手段将“虚拟化”的电子信息整合到玻璃设计中,拓展建筑审美信息的传播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相关策略,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论文回顾了建筑玻璃的发展沿革及表现倾向。通过对建筑玻璃发展演变过程的梳理,将其表现倾向分为四个阶段:贵族化装饰时期(起源至公元16世纪),民主化、自由化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现代主义时期(1900年代至1960年代)以及多元化表现时期(1970年代至今)。21世纪建筑玻璃主要呈现出生态化和媒体化两种倾向。由于时间和篇幅限制,论文主要对建筑玻璃的媒体化应用策略展开研究。其次,论文分析了建筑玻璃媒体化的趋势与特征。从“媒体-媒体建筑-媒体化建筑玻璃”三个层次逐级深入探讨建筑玻璃媒体化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论文先从“媒体”一词的概念入手,探讨媒体与建筑的关系,分析建筑的媒体属性、建筑作为媒体的传播过程以及媒体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接着,总结了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四个发展趋势,即:从厚重体量到轻薄表皮、从透明到半透明、从静态图像到数字影像以及从动态展示到互动。在此基础上,从表层构造、功能界面与视觉界面三方面对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剖析。最后,论文对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类型与方法展开研究。玻璃作为展示建筑立面信息最佳载体,可基于不同的材料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通过丝网印刷、层压置膜、光栅显像、屏幕显示以及互动感应五种方式进行静态、动态和互动展示。同时,对代表性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梳理与比对,进而凝练出不同类型媒体化建筑玻璃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方法,即:以何种形式将信息与媒体渗透并应用于建筑玻璃之中。全文约7.2万字,图表120余幅。

刘强[6](2019)在《基于安全节能的隧道入口照明方法改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公路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隧道已成为多山区丘陵等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隧道出入口的交通安全问题与照明能源消耗问题的严峻性与日俱增,如何在节约能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隧道出入口的行车安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隧道入口段的照明系统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路面照度均匀度为目标,在满足智能化和节能化要求的同时,保障驾驶员良好的行车视觉。通过对高速公路隧道光环境质量影响机理研究,着重分析了照明系统控制方式和照明系统布灯参数,得出道路照度均匀度的提升可以有效地缓解路面“斑马现象”以及改善眩光等影响驾驶人安全行车的因素。以隧道入口段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为突破口,对隧道照明特点、驾驶员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驾驶速度的低估以及速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并对常见的四种照明布灯方式进行仿真分析其布灯参数对节能性的影响,提出了三种不同照明光源组合布灯方案,即LED灯和高压钠灯组合,LED灯和荧光灯组合,高压钠灯和荧光灯三种布灯方案。采用照明软件DIALux对三种混合灯具组合进行隧道入口段照明仿真分析,以3D照明效果图和照度伪色图初步了解隧道照明亮度效果,精确计算照明区域内的各点照度数据和路面照度均匀度,并对LED单灯布灯方案与三种布灯方案作对比。最后,以张涿高速分水岭隧道为例,通过对比三种混合灯具组合和LED单灯的路面照度总均匀度和路面中线纵向照度均匀度,得到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LED单灯的平均照度值是最高的,但是其路面照度均匀度较低,LED灯和荧光灯组合在隧道入口段的平均照度和路面均匀度效果比较理想,而高压钠灯和荧光灯组合在隧道中间段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对经济合理性进行研究,得出最优方案。

周杰[7](2019)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探究极少主义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一方面在对收集到的美国东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作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针对以往的极少主义艺术研究中审美体验的缺失,从材料的表现性入手,分析材料对于时代知觉特征的反映;同时,针对以往的研究对作品社会文化部分的忽视,从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组织秩序所呈现出社会组织特征出发,分析研究两者所象征的工业时代社会和文化特征。首先论文在论述了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文化背景、艺术环境、学术脉络和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摒弃了以往沿着形式主义的道路,以迈克·弗雷德的剧场理论和罗莎琳·克劳斯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确定了人类学仪式理论和形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作品中的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点明了对以往研究的质疑和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通过对极少主义起源的追溯,探讨了极少主义对于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包豪斯、达达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发展与反思。并以围绕极少主义的相关争论作为线索,论述了极少主义与仪式在其场所、各部分组成结构、重复、象征意义、内部矛盾与参与性等方面的共同点,极少主义作品虽然不再以仪式为基础,但它具有仪式特征。同时,从观众的角度进行考量,极少主义作品也并非只具有表演的特征。接下来,第二章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美学特征的差异出发,引发对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分析,明晰了东海岸作品主要以现成的工业、建筑材料和工业产品为材料,它们象征着基本的建筑构件,也概括了基本的对建筑的知觉经验;西海岸作品则采用了新兴的有机材料和加工技术来制作作品的基底和进行着色,以此不断唤起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轻工业制品、汽车、城市灯光等的回忆。第三章对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组织的秩序进行探究,提出作品中多个形状之间的组织关系主要呈现为:数列性秩序、系列性秩序和构建性秩序。两种组织秩序是对社会生产和建筑构建秩序的象征,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只是在部分作品中,某一类秩序发挥着主宰性的作用。第四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极少主义作品中观众的参与方式的分析,明晰了极少主义作品从有序地进行空间组织到逐步消解了视角和空间结构,将参与者带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使作品与参与者之间在身体和感知上紧密联系起来。第五章对于作品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进行总体性地讨论。极少主义作品的象征指涉不仅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还从艺术家的主观性和人与物的交融角度将对社会生产的模拟上升到社会组织层面。同时通过观众的参与,作品为艺术接受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合法性的模型。极少主义作品抽象的形式就通过其仪式性的象征和参与性,与人、经验、秩序和历史结合了起来,具有了社会性与文化性。总的来看,极少主义艺术作品中,形式的极少带来的是外沿的极大拓展,极少主义就是一个集工业生产秩序、构建、互动、直观知觉经验为一体的社会文化万花筒。也正是因为艺术家们对“极少”的追求,带来了作品外延意义上的极大丰富。

林魁[8](2018)在《叶用莴苣设施水培适宜光照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之一,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物质代谢以及基因表达均有调控作用。为了探究和系统揭示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和生长阶段的最适光照条件*,本文以全年耐抽薹的‘意大利’叶用莴苣品种(Lactuca satival L.Italy)作为供试材料,开展了LED不同光照模式植物光温控制系统及适于叶用莴苣光环境下生长的水培装置的研制;并在此系统上通过研究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光质的响应机制确定了最适光质配比;通过结合不同光照时间间隔对叶用莴苣影响的研究结论,确定了用于正交实验设计的不同光照模式实验因素与水平,并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叶用莴苣苗期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进一步解析出了叶用莴苣生长期和采收期的最适光照模式组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得到的最适光照模式,通过对比分析出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的最适光照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 LED不同光照模式植物培养系统的研制为深入研究植物实际生长周期所需要的光照总量及其对光谱的响应,设计了一种基于LED不同光照模式的植物培养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LED灯具设计及光温检测控制系统和植物水培生长装置。通过测试系统内部的三维均光特性表明,所研制的LED不同光照模式植物培养系统不仅光照分布均匀,且光环境因子和温度参数简易可控。既可对植物生长所需光环境因子和温度进行灵活设置,又能为探索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最适光照模式的设定方式及调控策略提供依据。2不同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种子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探明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光质的响应机制,同时为深入分析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最适光照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 5种不同红蓝配比的LED光质(9R:1B,7R:3B,5R:5B,3R:7B,1R:9B)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荧光灯)相比,7R:3B处理更有利于叶用莴苣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3R:7B处理有利于叶用莴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9R:1B和7R:3B处理的叶用莴苣幼苗根系生长较优。7R:3B、5R:5B和3R:7B处理对叶用莴苣叶片叶绿素荧光促进效果显着。1R:9B处理的叶用莴苣色素和叶绿素荧光较差,种子的活力指数和根系活力较低。通过分析比较,可将7R:3B、5R:5B和3R:7B作为后期研究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生长影响的最适光源。3叶用莴苣苗期生长最适光照模式的模糊综合评判为探讨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苗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调控光谱能量分布,设计LED红蓝配比(7:3,5:5和3:7)、光周期(12L/12D、16L/8D、20L/4D)及光照强度(100 μmol·m-2·s-1、150μmol·m-2·s-1、200 μmol·m-2·s-1)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共10个实验处理组。测定叶用莴苣苗期生长和品质相关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权数,通过模糊数学原理对叶用莴苣苗期生长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下胚轴长、整株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硝酸盐的权重,依次为0.1018、0.0466、0.0780、0.2736、0.1487、0.0548、0.0548和0.2418。综合评价结果为红蓝配比为5:5,光周期为20L/4D,光强为100μmol·m-2·s-1的光照模式栽培效果最好,其次是红蓝配比为7:3,光周期为20L/4D,光强为200μmol·m-2·s-1的光照模式。层次分析法对叶用莴苣不同光照模式的栽培效果的综合评价有较好的适应性,有助于获得南方设施工厂化叶用莴苣育苗最适的光照模式。4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叶用莴苣生长期光环境的优化为保证设施叶用莴苣周年生产的供给,研究了人工气候条件下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生长期生长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叶用莴苣生长的最适光环境。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光照模式对生长期叶用莴苣植株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叶用莴苣生长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不同。相比于其它光环境条件,T9处理(红蓝配比3:7,光周期20L/4D,光强150μmol·m-2·s-1)更有利于光合色素的积累。红蓝配比3:7的光照模式较其它处理更有利于蛋白质合成;T3处理(红蓝配比7:3,光周期20L/4D,光强200 μmol·m-2·s-1)有利于降低生长期叶用莴苣叶片硝态氮含量,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综合分析得出三个光照因子对水培叶用莴苣生长及品质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光强、光质配比、光周期,最适光照模式组合为:红蓝配比7:3、光强200 μmol·m-2·s-1、光周期20L/4D。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叶用莴苣生长的最适光环境提供参考,同时为LED灯具在植物照明领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5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叶用莴苣采收期光环境的优化对采收期等进行适当的光环境调节不仅有利于节约能耗,还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的产量和品质。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采收期叶用莴苣的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光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光生物学指标对光环境响应表现出不一致性(如SPAD值和叶绿素(a+b)含量)或不同步性(如可溶性糖),并非所有指标都表现出同向变化,而是呈现出离散式分布。外在生长指标以红蓝配比为7:3下的组合处理较优;光合色素的积累在T9处理(红蓝配比3:7,光周期20L/4D,光强150 μmol·m-2·s-1)下最高。蛋白质含量以红蓝配比为5:5和3:7的光因子组合下最佳;T3处理(红蓝配比为7:3,光周期为20L/4D,光强为200 μmol·m-2·s-1)下的硝态氮含量最低;处理T3、T6(红蓝配比5:5,光周期20L/4D,光强100μmol·m-2·s-1)、T9有利于叶用莴苣植株可溶性糖的含量的积累。综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正交实验优化选择,分析得出三个光照因子对采收期叶用莴苣生长及品质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光周期、光照强度、光质,采收期的最适光照模式组合为:红蓝配比5:5,光强200μmol·m-2·s-1,光照时长20h。6叶用莴苣生长期最适光照模式的验证为最终确定叶用莴苣每个生长时期的最适光照模式,在所得到的最适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并验证了生长期叶用莴苣最适光照模式中不同因素水平的变化对叶用莴苣生长、营养品质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红蓝配比中,增加红光的日光积分能够提高叶用莴苣生长和生物量,但降低叶用莴苣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营养品质;红蓝配比中增加蓝光比例有利于降低硝酸盐的含量,促进类黄酮的合成;增大光强或者延长光周期能够对生长期叶用莴苣的形态建成产生正向影响,但抑制色素的合成和CAT、SOD酶的表达,且硝酸盐积累增多,不利于叶用莴苣叶片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此外,光强和光周期分别相同时,红蓝配比中较大的红光比例能够提高叶用莴苣植株CAT的活性,促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但降低SOD活性和MDA的含量:红蓝配比7:3对类黄酮促进效果更为显着。qRT-PCR的结果显示,NR和NIR基因在Y6(红蓝配比7:3,光周期20L/4D,光强200 μmol·m-2·s-1)下表达量最高,与该处理下硝酸盐含量最低的表征吻合,一定量的蓝光可以提高类黄酮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水平,促进类黄酮的合成。综合光源耗电功率和耗电量的结果,表明Y6处理下叶用莴苣生长的耗电功率和耗电量最低,可降低实际生产中的运行成本,在降低能耗和提高营养品质方面表现出了高效节能的优势。7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最适光照模式的分析为获得叶用莴苣生长各阶段的最适“光配方”,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实验结果进行分阶段的分析比较,以确定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的最适光照模式。结果表明,从移栽到苗期阶段,叶用莴苣的最适光照模式为红蓝配比为5:5,光周期16L/8D,光强为200 μmol·m-2·s-1;从苗期到生长期阶段的最适光照模式为红蓝配比7:3,光周期20L/4D,光强为150 μmol·m-2·s-1;从生长期到采收期阶段的最适光照模式为红蓝配比5:5,光周期16L/8D,光强为200 μmol·m-2·s-1;与前几章所获得的不同生长时期最适光照模式的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生长阶段叶用莴苣的最适光质配比相同,但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光周期和光强略有不同。此外,不同生长时期叶用莴苣最适光照模式的总日光积分维持在14.40 mol·m-2·d-1,而不同生长阶段叶用莴苣最适光照模式的总日光积分相近,最高仅为11.52mol·m-2·d-1。综合表明,研究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的最适光照模式较不同生长时期而言,更有利于降低能耗,且针对性更强。

李翔[9](2018)在《基于等效照明理念的公路隧道照明安全性和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隧道属于事故多发地段。驾驶员驾车经过隧道时会受到“黑框”、“黑洞”、“白洞”等不良视觉效果的影响,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现行国家规范尚未综合考虑驾驶员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感受等多方面因素,未形成系统的隧道行车安全照明质量的评价指标。此外,管理部门在运营期间存在维护不及时等现象,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保障隧道交通运营安全和舒适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引入隧道等效照明理念,结合隧道照明技术调研结果深入分析了等效照明的基本思想以及等效照明技术的实现路径;通过室内试验对隧道光源等光谱色温进行测试,并结合视觉功效理论,以S/P值分析光源性能;通过室内隧道模型和公路隧道照明反应时间测试系统开展室内试验,分别从路面与墙面对比度和反应时间的角度,研究了不同侧壁内装材料辅助隧道照明的安全舒适效果。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隧道照明技术调研结果表明,传统的照明光源、一般内装材料应用于隧道照明工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相比之下,新型照明光源、新型内装材料应用于隧道照明工程更具有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等效照明理念,分析等效照明的基本思想,并从光源和侧壁材料的应用角度切入,分析提出隧道等效照明技术的实现路径方案。第二,结合等效照明技术的实现路径,测试分析了不同类型光源的光源光谱色温等光学性能。研究表明:不同种类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情况不同,但可能会具有相同的相对色温和S/P值;LED光源的相对色温和S/P值随着光谱中蓝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结合等效照明理念和长期使用效果考虑,隧道照明工程中使用LED光源最为合适。第三,结合等效照明技术的实现路径,测试分析了 LED光源下,不同侧壁内装材料辅助照明时的照度、亮度、小目标反应时间、换脚时间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侧壁内装材料主要对路面、墙面的平均照度、平均亮度以及墙面与路面亮度对比度有影响,并且路面、墙面的平均照度、平均亮度和墙面与路面亮度对比度随着侧壁内装材料反射率(漫反射为主)的增加而增加。背景亮度、LED光源的相对色温和侧壁内装材料对反应时间有影响,对换脚时间没影响;其中反应时间随着背景亮度、LED光源的相对色温以及侧壁内装材料反射率(漫反射为主)的增加而减小。第四,在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心理学幂定律,利用反应时间和背景亮度的关系建立了行车安全性模型,利用反应时间和LED光源相对色温的关系建立了行车舒适性模型,并和试验数据拟合性较好。综合上述,选用S/P值高的光源、增加隧道内的照明环境亮度、选用相对色温高的LED光源或更换高反射率(漫反射率为主)的侧壁材料能有效提升隧道照明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文基于等效照明概念分析的等效照明实现路径丰富完善了等效照明理论体系,同时为营造出安全舒适的高质量隧道照明环境提供了思路;构建的隧道照明安全性数学模型和舒适性数学模型能为隧道照明工程的相关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成果进一步奠定了 LED光源和反光材料在隧道照明工程中的应用基础。

张欣[10](2018)在《基于专利分析和TRIZ技术进化理论的产品预测研究 ——以LED照明产品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制造过去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靠要素驱动,特别是人口红利以及投资驱动。而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造正面临内外双重压力。当前制造业的发展出路在于依托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来支持企业产品和质量的变化。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也意识到创新是引导发展的第一动力,部分的企业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但大多未从产品进化发展全局找准方向,存在盲目追求新技术、引入新方向等问题,实际新产品的开发成功率并不高。很多企业缺少对产品未来的预测规划,因此失去市场先机,成为行业中的跟随者。为了对未来的产品进行预测和规划,本文基于专利分析和TRIZ技术进化理论,根据对技术创新活动与技术发展特性的差异分析,对产品未来发展预测、产品创新模式、产品创新步骤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建立产品技术系统及功效矩阵通过组件分析识别工程系统中的组件,采用相互作用分析,找到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工程系统的功能模型,通过对各类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可以找到关键技术点和关键技术组件。针对共有的功能部件进行专利检索,在检索过程中变换不同的检索式,将检索到的专利进行下载分析,按照功效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共有部件建立功效矩阵图。通过对功效矩阵图的分析,发现主要集中的热点功效,得出技术方向上创新潜力和研发价值很大的功效。企业可据此制定针对性研发战略,在技术密集区规避风险,在技术稀疏区和空白区寻找突破点,保持创新引领。(2)建立产品创新模型企业在创新产品研发决策过程中,根据技术系统所处技术水平阶段的不同,创新方式和进化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分为渐进型创新和突破型创新两种类型。渐进型创新模型主要应用于技术系统没有达到它的极限值的情况。当技术系统还没有进入成熟期,可以对其进行成熟度预测,了解其在S曲线中所处的位置,根据该技术系统所处的技术生命周期的阶段,确定未来的发展策略。本文以LED光源为例进行研究。突破型创新模型主要应用于技术系统已经达到它的极限值,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情况。根据不同年限中专利数量的变化,可绘制3D专利功效矩阵图。根据专利申请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调研、核心部件技术进化历程和进化树综合指导,选择未来的进化路径和方向,并指导产品创新设计。本文以LED透镜、LED导光板、照明产品控制技术为例进行了研究。(3)基于进化理论的产品创新设计为了进一步验证创新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产品创新进行进一步的案例实证。根据前文的研究成果和模型,通过LED不同部件进化树族设计了 LED平板灯、LED智能吊灯、LED智能台灯等产品。把设计的产品与企业进行产业化合作,最终通过推向市场以验证产品预测的有效性。本文在基于专利和技术预测的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可实际操作的创新模型,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成果一致。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各个行业中的产品开发设计,以及产品创新路径和方法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进入21世纪的新型荧光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入21世纪的新型荧光灯(论文提纲范文)

(1)石墨相氮化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醛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课题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研究现状及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1.2 室内空气中甲醛概论
        1.2.1 室内甲醛的性质与来源
        1.2.2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1.2.3 室内甲醛的净化技术
    1.3 石墨相氮化碳功能材料
        1.3.1 石墨相氮化碳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1.3.2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和形貌
        1.3.3 石墨相氮化碳的改性方法
        1.3.4 影响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性能的因素
        1.3.5 g-C_3N_4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表征方法
    2.3 催化甲醛性能研究
    2.4 光电化学性能表征
    2.5 自由基捕获实验
第三章 水溶性氮化碳(WCN-NS)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醛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RD图谱分析
        3.3.2 形貌分析(TEM)
        3.3.3 BET分析
        3.3.4 FTIR图谱分析
        3.3.5 XPS图谱分析
        3.3.6 催化氧化甲醛性能
        3.3.7 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分析(UV-vis DRS)
        3.3.8 荧光分析(PL)
        3.3.9 电化学阻抗性能分析
        3.3.10 Mott-Schottky和能带结构
        3.3.11 原位红外分析(in situ FTIR)
        3.3.12 活性物种检测分析
        3.3.13 催化氧化甲醛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碱基石墨相氮化碳(K/Na-CN-NS)的制备及其催化去除甲醛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RD图谱分析
        4.3.2 BET分析
        4.3.3 形貌分析(TEM)
        4.3.4 FTIR图谱分析
        4.3.5 XPS图谱分析
        4.3.6 催化氧化甲醛性能
        4.3.7 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分析(UV-vis DRS)
        4.3.8 荧光分析(PL)
        4.3.9 原位红外分析(in situ FTIR)
        4.3.10 活性物种检测分析
        4.3.11 催化氧化甲醛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C_3N_4/CeO_2异质结的构筑及其催化氧化甲醛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Zeta电势
        5.3.2 XRD图谱分析
        5.3.3 微观形貌分析
        5.3.4 热重分析(TG-DTG)
        5.3.5 BET分析
        5.3.6 FTIR图谱分析
        5.3.7 XPS图谱分析
        5.3.8 催化氧化甲醛性能
        5.3.9 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分析(UV-vis DRS)
        5.3.10 荧光分析(PL)
        5.3.11 电化学性能分析
        5.3.12 原位红外分析(in situ FTIR)
        5.3.13 活性物种检测分析
        5.3.14 莫特-肖特基曲线(Mott-Schottky)
        5.3.15 催化氧化甲醛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2)浅析艺术照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自然光时期的世界
    1.1 开启光明之门-石器时代的火焰之光与洞穴壁画
    1.2 传说之光-古代西方的墓葬王宫与神庙
    1.3 建筑之光-西方中世纪的教堂玻璃画
    1.4 城市之光-照明发展对西方艺术表现的影响。
2 中国历史之光
    2.1 火炬与青铜灯-夏至晋朝的灯具造型
    2.2 宫灯与灯节-隋至清朝的花灯样式
    2.3 光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3 电光源时代的繁荣
    3.1 火光源灯具形态拾遗
    3.2 电光源绪论
    3.3 电光源类型简述
    3.4 博物馆与美术馆艺术照明方式与要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3)白光LED用AM4(PO4)6:Eu2+(A=Ca,Sr,Ba,Mg,Zn,M=Zr,Hf)蓝-绿荧光粉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传统照明光源的发展
    1.2 白光LED的发展和现状
        1.2.1 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展历史
        1.2.2 白光LED的结构和原理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基本理论
    2.1 发光与发光材料概述
        2.1.1 发光的定义
        2.1.2 发光材料
    2.2 稀土离子发光相关基本理论
        2.2.1 稀土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2.2.2 稀土离子的光谱项
    2.3 Eu~(2+)的发光特性及影响因素
        2.3.1 Eu~(2+)的发光特性
        2.3.2 Eu~(2+)的发光影响因素
第三章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1 样品制备所需试剂与仪器设备
    3.2 材料的制备方法
    3.3 样品的表征
        3.3.1 X射线衍射
        3.3.2 光致发光光谱
        3.3.3 漫反射光谱
        3.3.4 荧光寿命
第四章 Ca_(1-x)Sr_xZr_4(PO_4)_6:0.03Eu~(2+)(0≤x≤1)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的研究
    4.1 材料的合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结构与物相分析
        4.2.2 发光特性研究
        4.2.3 荧光寿命分析
        4.2.4 热猝灭性能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Hf_4(PO_4)_6:0.O4Eu~(2+)(A=Ca,Ca_(0.5)Sr_(0.5),Sr, Sr_(0.5)Ba(0.5),Ba)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质的研究
    5.1 材料的合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结构与物相分析
        5.2.2 发光特性研究
        5.2.3 荧光寿命分析
        5.2.4 热猝灭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Hf_4(PO_4)6: Eu~(2+) (A=Mg,Zn)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质的研究
    6.1 材料的合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结构与物相分析
        6.2.2 材料禁带宽度分析
        6.2.3 发光特性研究
        6.2.4 荧光寿命分析
        6.2.5 热猝灭性能研究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AlGaInP薄膜LED芯片制备及LED大电流高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AlGaInP LED
        1.2.1 AlGaInP材料特性
        1.2.2 AlGaInP LED发光原理
    1.3 AlGaInP LED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GaAsP LED
        1.3.2 掺杂型GaP及GaAsP LED
        1.3.3 AlGaInP LED
    1.4 AlGaInP红光LED的应用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AlGaInP LED芯片制造关键工艺、性能参数及表征
    2.1 引言
    2.2 芯片制造关键工艺
        2.2.1 蒸镀
        2.2.2 光刻
        2.2.3 合金
        2.2.4 半切和全切
        2.2.5 测试
    2.3 器件性能参数
    2.4 器件性能表征
        2.4.1 变温电致发光
        2.4.2 光学显微镜
        2.4.3 积分球
        2.4.4 LED空间光分布测试系统
        2.4.5 LED老化系统
第3章 新型AlGaInP薄膜红光LED器件
    3.1 新型AlGaInP薄膜红光LED器件的制备
        3.1.1 引言
        3.1.2 实验
        3.1.3 结果与讨论
    3.2 新型AlGaInP薄膜红光LED器件N面电极设计
        3.2.1 引言
        3.2.2 实验
        3.2.3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AlGaInP薄膜红光和InGaN黄光LED热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AlGaInP薄膜红光LED器件模拟平台的搭建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APSYS模拟软件简介
        5.2.2 物理参数的设定
        5.2.3 新型AlGaInP薄膜红光LED模拟结构建立
        5.2.4 模拟中所使用的程序内容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与玻璃材料性能相关的新技术发展
        1.1.2 信息时代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趋势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相关成果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玻璃的发展沿革与表现倾向
    2.1 起源至公元16 世纪:贵族化装饰时期
        2.1.1 玻璃的诞生
        2.1.2 地中海东部的玻璃文化
        2.1.3 哥特建筑中的玻璃
    2.2 公元17 世纪至19 世纪:民主化、自由化时期
        2.2.1 巴洛克建筑
        2.2.2 “玻璃-钢铁”建筑
        2.2.3 “玻璃-混凝土”建筑
    2.3 1900 年代至1960 年代:现代主义时期
        2.3.1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探索
        2.3.2 玻璃摩天楼
    2.4 1970 年代至今:多元化表现时期
        2.4.1 生态化
        2.4.2 媒体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玻璃媒体化的趋势与特征
    3.1 媒体与建筑的关系
        3.1.1 “媒体”的概念
        3.1.2 建筑的媒体属性
        3.1.3 媒体建筑的发展演变
    3.2 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发展趋势
        3.2.1 从厚重体量向轻薄表皮的发展
        3.2.2 从透明向半透明的转变
        3.2.3 从静态图像向数字影像的跨越
        3.2.4 从动态展示向互动的演变
    3.3 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基本特征
        3.3.1 相对独立的表层构造
        3.3.2 综合性的功能界面
        3.3.3 表现性的视觉界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类型与方法
    4.1 丝网印刷
        4.1.1 概述
        4.1.2 点阵类
        4.1.3 文字图案类
    4.2 层压置膜
        4.2.1 概述
        4.2.2 色彩类
        4.2.3 纹理图像类
    4.3 光栅显像
        4.3.1 概述
        4.3.2 单一“像素”模块
        4.3.3 多“像素”模块
    4.4 屏幕显示
        4.4.1 概述
        4.4.2 直视类
        4.4.3 投影类
    4.5 互动感应
        4.5.1 概述
        4.5.2 借助触摸式用户界面进行互动
        4.5.3 以人体活动感应为基础进行互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与创新点
        5.1.1 本文结论
        5.1.2 本文创新点
    5.2 问题与展望
        5.2.1 不足之处
        5.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
作者简介

(6)基于安全节能的隧道入口照明方法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 隧道照明系统控制方式
    2.2 隧道照明灯具分析
    2.3 隧道照明布灯方式
    2.4 隧道照明灯具参数的研究
        2.4.1 灯具照明参数
        2.4.2 路面的照明效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行车安全的隧道入口照明改善方案
    3.1 隧道出入口处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3.1.1 公路隧道照明的特性
        3.1.2 时间上的危险致因
        3.1.3 驾驶速度的低估
    3.2 隧道入口光环境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3.2.1 驾驶安全视认分析
        3.2.2 速度与反应时间的分析
    3.3 隧道照明方式分析研究
        3.3.1 隧道入口段照明亮度需求分析
        3.3.2 隧道照明布灯方式对比研究
    3.4 混合灯具组合下隧道照明方案研究
        3.4.1 隧道照明灯具的选择
        3.4.2 混合灯具组合方案的提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灯具组合下的照明仿真试验
    4.1 DIALux软件简介
    4.2 隧道模型的建立
    4.3 隧道照明仿真试验
        4.3.1 LED灯和高压钠灯组合
        4.3.2 LED灯和无极荧光灯组合
        4.3.3 无极荧光灯和高压钠灯组合
        4.3.4 LED灯隧道照明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隧道高效照明应用研究
    5.1 隧道高效照明研究
        5.1.1 张涿高速分水岭隧道基本情况
        5.1.2 隧道照明方式的合理性研究
    5.2 经济适用性分析
        5.2.1 光源经济性计算
        5.2.2 灯具的经济性
        5.2.3 照明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
    5.3 灯具组合状态下经济效益评价
        5.3.1 灯具费用
        5.3.2 照明用电费用
        5.3.3 灯具维护费用
        5.3.4 照明总费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三)极少主义艺术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生态
    二、前期相关研究
        (一)极少主义艺术历史研究成果
        (二)美国西海岸的极少主义历史研究成果
        (三)极少主义艺术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四)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和结构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使用相关概念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内容及范围的界定
    四、问题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点
        (二)论文创新点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六、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回顾与聚焦——极少主义的历史
    1.1 起源——极少主义艺术诞生之前
        1.1.1 简化与构成——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对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2 工艺与社会——包豪斯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3 反惯例与现成品——达达主义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4 表现与行动——抽象表现主义对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影响
    1.2 继承与重构——极少主义艺术的出现
        1.2.1 直接的形状——东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1.2.2 纯粹的感知——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1.3 差异与质疑——围绕极少主义的争论
        1.3.1 美学争论——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命名与合法性
        1.3.2 走向实体——绘画还是雕塑
        1.3.3 各抒己见——对“极少”的不同理解
    1.4 象征与参与——聚焦极少主义作品的仪式特征
        1.4.1 社会性的追问——仪式概念的引用
        1.4.2 从象征到仪式——使用仪式相关理论研究极少主义艺术的可行性
        1.4.3 从观看到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众参与
第二章 工业镜像与时代图景——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与加工技术的时代象征
    2.1 束之高阁的材料——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与技术
        2.1.1 直观的差异——东西海岸的不同美学特征
        2.1.2 重拾的关注——从实在的形状到材料与技术
    2.2 平淡无奇的形状——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的应用
        2.2.1 材料与现成品——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和产品的直接应用
        2.2.2 高分子与透明介质——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基底
        2.2.3 有机与化合——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涂料
    2.3 近乎完美的表面——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技术的使用
        2.3.1 机械与真空——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基底制作技术
        2.3.2 喷涂与电镀——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表面处理技术
    2.4 超越实在的时代象征——材料、技术与艺术的联姻
        2.4.1 建筑的象征——材料的直接应用
        2.4.2 消失的手工性——新技术的去手工化
        2.4.3 时代的烙印——极少主义艺术的材料和技术的时代性
第三章 有序组织与建筑构建——极少主义作品结构的社会秩序象征
    3.1 整体与部分——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的秩序
1'>3.1.1 有序的多个形状——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数量N>1
        3.1.2 数学性的排列——极少主义作品数列性组织秩序
        3.1.3 构建性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空间排列
    3.2 排列与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数列性与系列性的秩序
        3.2.1 完全的重复——极少主义作品中简单的数列秩序
        3.2.2 有序的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复杂的数列秩序
        3.2.3 多元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中多种数列秩序并存
        3.2.4 差异的复制——极少主义作品中的系列性
    3.3 形状与位置——极少主义作品中构建性的秩序
        3.3.1 铺砌与构建——建筑的构建方式
        3.3.2 形态与组合——形状对建筑构件的模拟
        3.3.3 框架与模块——空间上的自由重复
    3.4 组织秩序与构建方式——极少主义作品结构所象征的社会秩序
        3.4.1 无处不在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对社会生产的模拟
        3.4.2 垂直与水平的构建——极少主义作品所象征的建筑构建方式
第四章 互动参与与仪式体验——观众对极少主义作品的参与和体验
    4.1 内与外的浸润——极少主义作品内部空间的诱惑
        4.1.1 模糊边界——内外空间之辩
        4.1.2 步入作品——极少主义艺术家的预谋
    4.2 身体与空间的对抗——极少主义作品与参与者身体的互动
        4.2.1 限定与自由——“无序”的参与空间
        4.2.2 循环与反省——有序的行动文化象征
    4.3 身体与空间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看与互动
        4.3.1 镜像与幻觉——参与者和反光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4.3.2 空间与感知——参与者和光与透明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4.4 游移的身体——参与性对于身体与形状关系的重构
        4.4.1 从观看到体验——参与性对体验模式的重塑
        4.4.2 从实在到知觉——反射、透明材质作品带来的体验范式的转变
        4.4.3 从感知到对抗、交融——参与者身体与形状之间关系的重构
第五章 仪式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的形式与社会文化的统一
    5.1 物的礼赞——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象征意义
        5.1.1 日常品与城市的经验——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5.1.2 工业与建筑的印象——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5.1.3 物品与构建——生产与建筑的秩序象征
    5.2 人与物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人与形状的平等与统一
        5.2.1 拟人与“表演”——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拟人化
        5.2.2 物化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中身体与物体的统一
        5.2.3 平等与转化——人与物的统一
    5.3 物与人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象征社会组织秩序
        5.3.1 物与人的沉默——极少主义作品和社会劳动的匿名性
        5.3.2 “睹物思人”——极少主义作品象征人的组织秩序
    5.4 形与思的统一——极少主义作品实现的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5.4.1 人之所造与人之所思——潜藏于物品和艺术接受者的社会性、文化性
        5.4.2 客观抑制与主观回归——艺术家创作过程与作品命名的主观性
        5.4.3 仪式象征与观众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重要极少主义艺术家简介
    附录二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极少主义艺术家
    附录三 :中英文人名对照
    附录四 :约翰·麦克拉肯的作品检测和材料鉴定
    附录五 :西海岸极少主义采用的有机材料简介
    附录六 :极少主义大事年表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8)叶用莴苣设施水培适宜光照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植物的光照维度和光照模式
        1.1 设施中的光维度
        1.2 光照模式
    2 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光受体
    3 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光调控
        3.1 种子发芽期的光调控
        3.2 苗期/生长期的光调控
        3.3 植物有效物质的光调控
        3.4 植物生理周期的光调控
    4 叶用莴苣设施栽培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5 LED及其在叶用莴苣生产中的应用
    6 LED光调控技术在叶用莴苣生产中的应用展望
    7 研究内容与思路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内容
    8 创新点
    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LED不同光照模式植物培养系统的研制
    1 LED光温控制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温控模块
        2.2 光控模块
    3 LED不同光照模式实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 照射光源设计方案
    5 LED光温可控植物培养系统
    6 适于叶用莴苣生长的水培装置设计
    7 系统光照均匀性分析
    8 讨论与展望
    9 小结
第三章 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2.3 不同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根系生长的影响
        2.4 不同红蓝配比对叶用莴苣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5 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用莴苣综合生长指数比较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叶用莴苣苗期生长最适光照模式的模糊综合评判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整理及分析
        1.4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分析原理与执行步骤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蓝配比、光周期及光强对叶用莴苣苗期生长的影响
        2.2 红蓝配比、光周期及光强对叶用莴苣叶片光合色素和品质的影响
        2.3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3 讨论
        3.1 红蓝配比、光周期及光强对叶用莴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3.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
    4 小结
第五章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叶用莴苣生长期光环境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1.2 方法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生长期植株形态和SPAD的影响
        2.2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生长期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2.3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生长期植株品质的影响
        2.4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生长期植株生长及品质的综合评价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叶用莴苣采收期光环境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1.2 方法
        1.3 测定项目与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采收期植株生长和SPAD的影响
        2.2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采收期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2.3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采收期植株品质的影响
        2.4 不同光照因素对叶用莴苣采收期植株生长及品质的综合评价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叶用莴苣生长期最适光照模式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处理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
        2.2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叶片色素的影响
        2.3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5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2.6 不同光照模式下光源的耗电比较
        2.7 叶用莴苣叶片总RNA提取质量分析
        2.8 不同光照模式对硝酸盐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9 不同光照模式对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3.2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叶片光合色素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3.3 不同光照模式对叶用莴苣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硝酸盐和类黄酮相关基因表达对含量变化的影响
    4 小结
第八章 叶用莴苣不同生长阶段最适光照模式的分析
    1 方法与处理结果
    2 分析与讨论
    3 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等效照明理念的公路隧道照明安全性和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间视觉条件下视觉功效理论研究现状
        1.2.2 光源光谱色温在隧道照明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2.3 反光材料在隧道照明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照明技术调研与分析
    2.1 光源技术类型及性能特性调研
        2.1.1 传统照明光源技术
        2.1.2 新型照明光源技术
        2.1.3 重庆地区部分隧道光源实地调研
        2.1.4 光源技术类型及性能特性调研总结
    2.2 不同侧壁内装材料类型及性能特性调研
        2.2.1 一般内装材料
        2.2.2 新型内装材料
        2.2.3 重庆地区部分隧道内装材料实地调研
        2.2.4 不同侧壁内装材料类型及性能特性调研总结
    2.3 等效照明技术的实现路径分析
        2.3.1 等效照明技术的理论实现路径
        2.3.2 等效照明技术的具体实现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等效照明理念的光源光谱色温研究
    3.1 光源光谱色温室内试验简介
        3.1.1 试验概况
        3.1.2 主要试验设备
    3.2 传统常用光源光谱及色温分析
    3.3 LED光源光谱及色温分析
    3.4 基于S/P指标的分析
        3.4.1 S/P指标简介
        3.4.2 光源的S/P指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等效照明理念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室内试验研究
    4.1 LED光源条件下不同侧壁内装材料光参数室内测试与分析
        4.1.1 光参数室内试验简介
        4.1.2 反射率、照度、亮度等指标分析
        4.1.3 墙面与路面对比度分析
    4.2 基于反应时间的侧壁内装材料室内试验及影响分析
        4.2.1 反应时间评价指标研究
        4.2.2 反应时间室内试验简介
        4.2.3 行车安全性分析模型和分析
        4.2.4 行车舒适性分析模型和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和今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传统常用光源光谱
附录B 不同相对色温的LED光源光谱
附录C 各工况下的路面和墙面照度数据表
附录D 各工况下的路面和墙面亮度数据表
附录E 各工况下的测试时间数据表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基于专利分析和TRIZ技术进化理论的产品预测研究 ——以LED照明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技术成熟度预测研究现状
        1.2.2 技术进化理论研究现状
        1.2.3 LED照明产品设计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总体方案
第二章 LED照明产品技术系统及功效矩阵
    2.1 引言
    2.2 功能建模
        2.2.1 功能分析
        2.2.2 LED照明产品功能建模
    2.3 功效矩阵
        2.3.1 技术功效分解
        2.3.2 技术功效矩阵
        2.3.3 照明产品专利检索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技术成熟度预测的渐进型创新系统模型
    3.1 引言
    3.2 渐进型创新系统模型
        3.2.1 基于专利的技术成熟度预测
        3.2.2 渐进型创新系统设计流程
    3.3 半导体固体光源(LED)技术成熟度预测
        3.3.1 TRIZ理论中S曲线技术进化路线一般理论
        3.3.2 白炽灯发展历程及S曲线进化趋势研究
        3.3.3 气体放电灯发展历程及S曲线进化趋势
        3.3.4 半导体固体光源(LED)发展历程及S曲线进化趋势
        3.3.5 白炽灯、气体放电灯与固体光源(LED)成长期影响因素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技术进化路线的LED照明产品进化路径
    4.1 引言
    4.2 突破型创新系统模型
        4.2.1 技术进化定律的原则和方法与进化树的基本原理
        4.2.2 突破型创新系统设计流程
    4.3 透镜技术进化路径
        4.3.1 透镜技术进化历程
        4.3.2 透镜技术进化路径
    4.4 导光板技术进化路径
        4.4.1 导光板技术进化历程
        4.4.2 导光板技术进化路径
    4.5 照明产品控制技术进化路径
        4.5.1 照明产品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4.5.2 与智能照明产品相关的技术
        4.5.3 控制系统进化路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TRIZ进化趋势理论的LED照明产品进化路径模型
    5.1 引言
    5.2 LED照明产品技术进化模型的建立
        5.2.1 LED照明产品技术渐进型创新模型
        5.2.2 LED照明产品技术突破型创新模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设计实证
    6.1 引言
    6.2 LED平板灯创新设计
        6.2.1 LED平板灯创新设计路径
        6.2.2 LED平板灯概念设计
        6.2.3 样品制作及产业化研究
    6.3 LED智能控制系统创新设计
        6.3.1 LED智能控制系统创新设计路径
        6.3.2 LED智能控制系统概念设计
        6.3.3 样品制作及产业化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致谢
附录

四、进入21世纪的新型荧光灯(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墨相氮化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醛性能[D]. 黄刚. 江汉大学, 2021(01)
  • [2]浅析艺术照明演变[D]. 孙若夕.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3]白光LED用AM4(PO4)6:Eu2+(A=Ca,Sr,Ba,Mg,Zn,M=Zr,Hf)蓝-绿荧光粉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研究[D]. 王尚巍. 西北大学, 2020(02)
  • [4]AlGaInP薄膜LED芯片制备及LED大电流高温特性研究[D]. 梅松. 南昌大学, 2020(01)
  • [5]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策略初探[D]. 尹欣. 东南大学, 2020(01)
  • [6]基于安全节能的隧道入口照明方法改善研究[D]. 刘强.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7]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D]. 周杰. 上海大学, 2019(02)
  • [8]叶用莴苣设施水培适宜光照模式的研究[D]. 林魁.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5)
  • [9]基于等效照明理念的公路隧道照明安全性和舒适性研究[D]. 李翔.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5)
  • [10]基于专利分析和TRIZ技术进化理论的产品预测研究 ——以LED照明产品为例[D]. 张欣. 广东工业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进入21世纪的新型荧光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