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于海江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于海江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上海市200120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发展的也十分迅速。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技术种类比较多,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比较有特色的施工技术,是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本文从理论层面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理论的深化研究,为实际操作提供有益发展思路,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情景下,我国国民对高质量房屋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不断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本文就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要点,混凝土施工材料配比、施工策略、控制混凝土温差等不同方面提出相关混凝土的技术攻略和深度剖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多是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其几何尺寸远远大于普通混凝土体积,在浇筑中也需要使用到大量原料。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重,浇筑过程中很容易因水化热引起体积变化和裂缝问题,因此对于浇筑技术的要求也更高,需要格外注意浇筑的整体性。为了保证整体性不受影响,大体积混凝土中往往会掺入膨胀剂和减水剂等,以降低水化热影响。此外,为了避免混凝土质量问题给房屋建筑工程带来负面影响,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格外重要。

2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大体积混凝土相关管理任务繁多,还需要严格按照结构设计具体配比成分,还有非常复杂的工艺顺序,较为复杂,需要事前有精确的计算分析,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裂痕和气泡。所以在每一个阶段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合理规划、科学组织,及时地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相通,很多设备机械有所关联,互相综合联系组成一个整体,因此要进行一个合理的协调,统筹兼顾,经过合理的时间安排,设备安排,让整个流水施工顺畅。

2.2混凝土配合比

在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超过C20,在设计单位同意情况下,对于混凝土强度评定可以对混凝土60d后期强度进行评价,同时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工程验收依据,从而降低在混凝土施工中因水化热产生温升,降低温度应力,有利于减少保养与施工费用。在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应根据工程设计强度及耐久性要求,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减少水泥用量,并从各个施工环节对于混凝土浇筑中内部温度的变化进行控制,进而控制混凝土浇筑中产生温度裂缝问题。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主要是对外加剂、骨料和水泥等材料进行选配,在混凝土制作中应选择粒径超过0.5mm中砂,含泥量超过3%,细度模数为3,同时也可以适度的选择复合型膨胀剂,补偿收缩问题。

2.3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在浇筑前,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入膨胀剂或减水剂以减少水化热影响,浇筑工作需严格按照顺序要求分区进行。混凝土浇筑需全面分层,从底层开始,当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成尚未初凝时即进行二层浇筑,利用逐层连续浇筑的方式直至完工,大体积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3~4h,在运送混凝土到施工现场的过程中严禁加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常使用二次振捣的方式。二次振捣可以提高拌合物的密实度,加快水化速度,以此可以减少水分和气泡产生的细孔,也可以防止混凝土在一次振捣之后出现下沉的情况,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防渗能力。二次振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时间间隔做好控制,完成浇筑之后,需保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

2.4温度控制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应用,受外界温度影响可能还会发生裂缝情况的出现,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应避免选择温度较高的时段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并且选择一些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材料,以符合工程质量的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为基础,将缓凝减水剂慢慢加入到混凝土中,减少水泥材料的使用量,同时对材料的水灰比与水化热进行适当的减少,从而达到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的目的,有效避免了混凝土材料在外界作用力的情况下产生的裂缝。将粉煤灰材料融入到大体积混凝土材料中,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水泥来发挥其作用,而且对水的用量要求也较低,这对混凝土自身的可泵性有着积极作用。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进行合理的把控,例如可以增加骨料中水的含量,避免混凝土骨料中的砂石经过阳光的照射而温度升高的情况。为了满足混凝土对温度的严格要求,因此在对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采取分层的方式来进行,加快热量的散发速度,或者在材料中加入其他毛石等能够吸收热量的材料,从而节约了其他原料的使用。但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灌时,毛石整体的体积需要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避免因毛石体积控制不当而导致的材料无法使用情况的出现。

2.5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因为混凝土一般都是进行分层浇筑的,因此分层工艺技术和凝固时点及凝固程度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在凝固时间上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并不是浇筑完成后就无事可管了,混凝土表面很有可能在后续发生形变从而影响整体质量。我们还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振捣或抹压,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和扎实,这样可以有效的将表面的水分进行过滤,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或裂痕。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后续养护最佳时间是浇筑后十小时左右,养护宜持续四周最佳。如果有特殊的部位可以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并且针对其特殊性调整养护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养护期间需要安排专人看护,用适当的遮蔽物盖住混凝土,以防止表面被破坏,定时打开查看保证其湿度,若水分不足需要立即补充水分,若发生混凝土表面有些凹陷不平,要立即派人进行修补,这样成型的混凝土才会完好无损。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准确恰当的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不仅影响房屋建筑的施工,而且影响着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要想保障施工质量,科学合理的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是当务之急。因此,建筑行业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从材料混合比、养护、温差变化等方面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促进我国房屋建筑的发展。施工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全面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专业知识,针对相关的问题运用专业技术来解决,从而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洁.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4):38.

[2]王敏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06):17~18.

[3]王双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世界,2017,38(06):13~15.

[4]李璟.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2):90~91.

[5]滕江.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0):42~43.

标签:;  ;  ;  

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于海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