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浅析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1北安市庆华医院164000;2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16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33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情况与同期入院的100例未用药者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切口愈合效果和用药率均显著优于未给药患者(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伤口感染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阑尾炎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perioperativeuseofantibioticsinpatientswithappendicitisoperation.TheobjectofthisstudyisthemethodofourhospitalfromJanuary2009toDecember2012treated330casesofpatientswithappendicitissurgery,retrospectiveanalysis,andallpatientsreceivedperioperativeantibiotictherapy,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differentkindsofantibacterialdrugs,andpatientsin100casesofoperativetreatmentwiththesamehospitalinthesameperiodcomparedtountreated.Resultsafterthetreatment,thewoundhealingeffectanddruguserate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patientswithoutdrugadministration(P<0.05).Conclusionsbytheresultsofthismedicalstudy,itcanbeconcludedthatthetreatmentofperioperativeantibioticsinpatientswithappendicitisishelpfultoreducetheinfectionrate,sotheclinicalapplicationvalueishigh.

Appendicitisoperation;perioperativeperiod;antimicrobialagents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在于阑尾细菌菌感染或阑尾管腔梗阻所导致的急性炎症,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和阑尾切除手术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就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3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男210例,女120例,患者年龄15~52岁,平均(36.5±13.2)岁,住院时间3~19d,平均(10.0±2.3)d。其中,1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发穿孔,7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4例慢性阑尾炎,2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同时选择同期入院的100例术前未用药患者为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其他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观察对象均于术前2h内应用抗菌药物,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用药时间、用法用量、剂型、抗菌药物名称、手术名称、住院天数、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6版)》对抗菌药物分类标准做出的规定,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类型进行判断。同时,根据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患者的治疗性和预防性应用进行判断[1]。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实验组患者和未使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平均用药时间以及术后用药率等临床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菌药使用情况

术前给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平均用药时间、术后合理用药均显著优于术前未给药的患者(P<0.05),由此可知,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改善。

2.2药物应用情况

所有330例观察对象均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共涉及6类25种抗菌药物,不同类型抗菌药物应用率为:头孢唑啉0.30%,头孢地嗪0.61%,头孢拉定0.91%,头孢唑肟0.91%,庆大霉素1.21%,克林霉素1.21%,罗红霉素1.52%%,氧氟沙星2.42%,阿洛西林3.03%,斯帕沙星3.64%,培氟沙星3.94%,奈替米星4.24%,阿奇霉素4.55%,头孢曲松4.85%,头孢羟氨苄5.45%,头孢他啶7.27%,头孢氨苄8.18%,阿莫西林10.00%,阿米卡星15.15%,头孢噻肟16.67%,头孢哌酮18.18%,左氧氟沙星34.85%,替硝唑42.12%,头孢呋辛48.79%,甲硝唑65.76%。

2.3联合用药

一联用药包括: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二联用药:甲硝唑+头孢呋辛、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头孢噻肟、甲硝唑+头孢哌酮、甲硝唑+头孢他啶以及其他联合用药;三联用药包括:甲硝唑+阿米卡星+头孢呋辛、甲硝唑+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培氟沙星+头孢哌酮以及其他联合用药方式。

3讨论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诱发原因在于胃肠道内源性细菌聚集,脆弱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是最为常见的致病菌类型。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根据肠道厌氧菌与革兰阴性杆菌混合感染的诱发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可使用克林霉素、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广谱青霉素类、第3代头孢菌素类等厌氧菌敏感成都较高的药物进行治疗。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硝基咪唑类是临床上应用率较高的三种抗菌药物[2-3]。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多种药物的联合协同应用,提高感染控制效果和治疗速度,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减少用药量。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率较高,主要联用药物为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助于增强抗菌治疗效果,改进对于厌氧菌的治疗效果,提高致病菌的杀灭速度[4]。另一方面,还有部分患者为四联用药,例如,2种头孢菌素联用+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然而,抗菌药物的过多使用不仅无法获得理想的疗效,而且会提高患者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成本和不良反应发生率[5]。

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其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给药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对细菌的滋生产生抑制作用,杀灭细菌,提高手术部位的药物浓度[6]。通常情况下,手术前1h为最佳的给药时间,能够保证手术部位获得最高的血药浓度,阑尾炎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则通常以l~3d为宜[7]。

综上所述,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治疗具有较高的合理性,然而,受到应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药物联用方式不合理、随意性更换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抗菌药物治疗的方法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8]。

参考文献:

[1]徐占辉,蔡小林.急性阑尾炎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63-64.

[2]何花,佘同生,颜玉芳.82例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4):117-118.

[3]蒋立波,吕艳春.25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2):116-117.

[4]王定营.152例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3):426-427.

[5]孙正卫.急性阑尾炎560例诊治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7):100-101.

[6]王桂兰.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7):344-345.

[7]陆兴焕.急性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1(7):77-78.

[8]许海荣.62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1(18):64-65.

标签:;  ;  ;  

浅析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