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捻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针,手捻针,次髎,痛经
手捻针论文文献综述
严六九,杨炽琼,彭曼玲,万字娟,杨燕[1](2018)在《电针,手捻针针刺次髎对痛经的30例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手捻针针刺次髎对痛经病人治疗前后腹痛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我院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手捻针针刺双侧次髎穴,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针。每月于月经前治疗6次,每天一次,共6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电针选择连续波针刺次髎穴,月经前6天进行针刺治疗,每天一次,共6个疗程。予UPS评分,患者治疗前后腹痛程度对比。结果对30例痛经的女性施电针或手捻针针刺次髎的疗效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7.033,P=0.00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30例痛经的女性实施电针或手捻针针刺次髎的疗效有差异,对于治疗女性痛经,手捻针针刺次髎效果(86.67%)好于电针针刺(40%)。(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A2期)
袁涛[2](2018)在《手捻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循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手捻针镇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比较手捻针和局部利多卡因注射(水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手捻针局部联合远端取穴和局部取穴治疗MP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通过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S 2和gCLUTO、Ucinet6.0以及Netdraw软件分析手捻针镇痛研究的发表特征;(2)系统评价:检索并纳入手捻针对比水针治疗MPS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关注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3)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法设计实验流程并计算样本量,采集纳入MPS患者治疗前、一疗程后和二疗程后各结局指标的数值,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手捻针镇痛研究现状:目前有1320种英文期刊和1039种中文期刊刊载了手捻针镇痛相关文献,这些研究来自全世界48个国家。中英文研究作者联系广,分别形成3个主要的社会网络团体。关键词词频最高且位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心的英文词为Acupuncture Therapy、Acupuncture Points、Acupuncture Analgesia,中文关键词为针刺、针灸、腰椎间盘突出、偏头痛。(2)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手捻针对比局部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12篇,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总疗程结束后两种治疗措施对应的VAS评分、PPT、ROM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及亚组分析发现,1疗程后局部利多卡因注射的效果更好[SMD=-0.45,95%CI(-0.71,-0.12)],2疗程后手捻针的镇痛效果更好[SMD=0.67,95%CI(0.15,1.19)];治疗8次后,手捻针的镇痛效果更好[SMD=0.79,95%CI(0.23,1.36)];针刺激痛点时,局部注射镇痛效果更显着[SMD=-0.41,95%CI(-0.62,-0.21)]。在不良反应方面,手捻针治疗MPS出现疼痛和针刺不适感的发生率较局部注射组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观察研究:手捻针局部联合远端取穴治疗MPS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比局部取穴好,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两组患者EQ-5D VAS健康状况评分和EQ-5D-3L健康指数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AS评分(P=0.000),EQ-5D VAS健康状况评分(P=0.000)和EQ-5D-3L健康指数(P=0.000)疗程间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试验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捻针镇痛研究热点在于对各种慢性疼痛、中风及其后遗症和神经性疼痛治疗的疗效观察,捻针镇痛研究相关数据标准化日趋重要。手捻针和局部利多卡因注射都能缓解MPS患者的疼痛,局部利多卡因注射倾向于短期效果较好,手捻针倾向于中期疗效更好。手捻针不良反应主要以疼痛和针刺不适感为主,利多卡因局部注射的不良反应种类多。手捻针局部联合远端取穴(四关穴)镇痛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取穴组,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Stephen,Payton,Steven,D,Bailey[3](2017)在《手捻针和电针对下肢肌力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验证6个星期的针刺治疗对跖屈肌肌力是否有积极影响,并比较电针和手捻针的效果,从而确立增强肌力的最佳针刺方法。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20例参与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非针刺组(n=6),手捻针组(n=8)及电针组(n=6)。手捻针组及电针组每星期各治疗3次,1次25 min,共治疗6星期。对照组仅予以一般训练。应用Biodex system 3测量踝关节跖屈位30°时跖屈肌每秒最大自主收缩力。结果:手捻针与电针皆可提高跖屈肌肌力,与对照组比较,起效可能性都较高:手捻针为69%,电针为92%。但两个针刺组的效应量都较小。两个针刺组平均跖屈力矩比较,效应量差异不显着。结论:对于健康人群,电针及手捻针都有利于提高跖屈肌力量。(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期刊2017年01期)
陈梅,徐斌,李玉堂[4](2005)在《电针结合手捻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电针结合手捻针法与单纯电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120例患者分为电针结合手捻针组(观察组)63例、单纯电针对照组(电针组)57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起效时间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痊愈57例(90.5%),总有效率100.0%;电针组痊愈42例(73.7%),总有效率96.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快于电针组。结论:电针结合手捻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痊愈率及起效时间优于单纯电针。(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05年05期)
贾林,葛子[5](1987)在《电针、手捻针镇痛对大鼠垂体中间部某些酶影响的组化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神经生物学多方面的研究都表明了垂体参与了针刺镇痛与疼痛的过程,并可能起积极的主导作用。如:易庆成等认为,电针镇痛后大鼠垂体中OLS 含量显着减少,可能是与其分泌增多,利用率增强有关。用地塞米松阻断 ACTH 及β-内啡肽的释放,发现针效明显减弱;去除垂体针刺镇痛效应消失等,从而认为垂体中的 OLS 和 ACTH 可能是针刺镇痛的中心环节。但还有一些争议存在,例如:(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1987年06期)
徐维,陈正秋,阎亚生[6](1987)在《穴位电针、手捻针、留针对大鼠痛反应影响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针和手针的作用是否一致,尚不清楚。为此,本工作以大白鼠的甩尾阈及嘶叫阈为指标,观察穴位电针、手捻针和留针对痛反应的影响。所选的穴位有“长强”、“腰俞”、“环跳”、“阳陵泉”(左)、“外关”和“叁阳络”(左)。实验共分五组:电针组、手捻针组、留针组、捆绑对照组和连续叁次电针“长强”、腰俞”对照组。每组动物13-16只。(本文来源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期刊1987-11-01)
贾林,葛子[7](1987)在《电针、手捻针镇痛对大鼠垂体中间部及后叶某些酶影响的组织化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用健康、成年、雄性大鼠226只,平均体重300克左右。随机分为电针组(82只), 手捻针组(74只)和对照组(70只)。以非特异性酯酶(NsEase),丁酰胆硷酯酶(BuChE), 硷性磷酸酶(AlPase),葡萄糖-6-磷酸酶(G 6 Pase)及酸性磷酸酶(ACPase)等为指标,观察了电针、手捻针镇痛效应及对大鼠垂体中间部及后叶内上述酶组织化学成份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本文来源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期刊1987-11-01)
徐维,陈正秋,阎亚生[8](1987)在《穴位电针、手捻针、留针对大鼠痛反应影响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刺穴位治疗疾病已有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刺激穴位的方法是手捻针。近代又有在穴位上通以电脉冲的方法代替手捻针,治疗疾病时究竟是用电针,还是用手捻针或捻针得气后即留针于穴位上,取决于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但临床上,上述这叁种刺激穴位的方法对同一种疾病似乎皆可采用,甚至用传统的手捻(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1987年04期)
林文注,徐明海,戴京滇,陈国美,沈静燕[9](1983)在《人体针感与穴位结构的关系及电针与手捻针针感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针刺产生针感是取得针刺效果的重要条件。进一步阐明针感与穴位结构的关系,对探讨针灸针麻原理以及经络实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有关针感感受结构的知识,主要得自尸体解剖、动物实验和对人体的心理一生理学观察。本文报告在人体上用机能和形态相结合的方法所作的一些观察,并且比较了电针与手针在某些生理作用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1983年02期)
手捻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手捻针镇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比较手捻针和局部利多卡因注射(水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手捻针局部联合远端取穴和局部取穴治疗MP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通过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S 2和gCLUTO、Ucinet6.0以及Netdraw软件分析手捻针镇痛研究的发表特征;(2)系统评价:检索并纳入手捻针对比水针治疗MPS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关注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3)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法设计实验流程并计算样本量,采集纳入MPS患者治疗前、一疗程后和二疗程后各结局指标的数值,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手捻针镇痛研究现状:目前有1320种英文期刊和1039种中文期刊刊载了手捻针镇痛相关文献,这些研究来自全世界48个国家。中英文研究作者联系广,分别形成3个主要的社会网络团体。关键词词频最高且位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心的英文词为Acupuncture Therapy、Acupuncture Points、Acupuncture Analgesia,中文关键词为针刺、针灸、腰椎间盘突出、偏头痛。(2)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手捻针对比局部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12篇,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总疗程结束后两种治疗措施对应的VAS评分、PPT、ROM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及亚组分析发现,1疗程后局部利多卡因注射的效果更好[SMD=-0.45,95%CI(-0.71,-0.12)],2疗程后手捻针的镇痛效果更好[SMD=0.67,95%CI(0.15,1.19)];治疗8次后,手捻针的镇痛效果更好[SMD=0.79,95%CI(0.23,1.36)];针刺激痛点时,局部注射镇痛效果更显着[SMD=-0.41,95%CI(-0.62,-0.21)]。在不良反应方面,手捻针治疗MPS出现疼痛和针刺不适感的发生率较局部注射组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观察研究:手捻针局部联合远端取穴治疗MPS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比局部取穴好,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两组患者EQ-5D VAS健康状况评分和EQ-5D-3L健康指数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AS评分(P=0.000),EQ-5D VAS健康状况评分(P=0.000)和EQ-5D-3L健康指数(P=0.000)疗程间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试验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捻针镇痛研究热点在于对各种慢性疼痛、中风及其后遗症和神经性疼痛治疗的疗效观察,捻针镇痛研究相关数据标准化日趋重要。手捻针和局部利多卡因注射都能缓解MPS患者的疼痛,局部利多卡因注射倾向于短期效果较好,手捻针倾向于中期疗效更好。手捻针不良反应主要以疼痛和针刺不适感为主,利多卡因局部注射的不良反应种类多。手捻针局部联合远端取穴(四关穴)镇痛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取穴组,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捻针论文参考文献
[1].严六九,杨炽琼,彭曼玲,万字娟,杨燕.电针,手捻针针刺次髎对痛经的30例疗效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2].袁涛.手捻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循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8
[3].Stephen,Payton,Steven,D,Bailey.手捻针和电针对下肢肌力的影响(英文)[J].JournalofAcupunctureandTuinaScience.2017
[4].陈梅,徐斌,李玉堂.电针结合手捻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
[5].贾林,葛子.电针、手捻针镇痛对大鼠垂体中间部某些酶影响的组化观察[J].中国针灸.1987
[6].徐维,陈正秋,阎亚生.穴位电针、手捻针、留针对大鼠痛反应影响的比较[C].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1987
[7].贾林,葛子.电针、手捻针镇痛对大鼠垂体中间部及后叶某些酶影响的组织化学观察[C].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1987
[8].徐维,陈正秋,阎亚生.穴位电针、手捻针、留针对大鼠痛反应影响的比较[J].中国针灸.1987
[9].林文注,徐明海,戴京滇,陈国美,沈静燕.人体针感与穴位结构的关系及电针与手捻针针感的比较[J].上海针灸杂志.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