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计量学:互联网上的文献计量学(论文文献综述)
邱均平,邝玉林[1](2020)在《人工智能对“五计学”的影响研究——以网络计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人工智能对"五计学"的影响,文章以网络计量学为例,从人工智能的特征和研究现状出发,探究人工智能对网络计量学的作用和影响。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对网络计量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人员以及实践和应用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文庭孝[2](2020)在《“五计学”与科学评价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阐述了"五计学"的涵义,"五计学"即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信息计量学(informetrics)、网络计量学(webmetrics or cybermetrics)和知识计量学(knownmetrics or knowledgometrics),一直是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科学学、知识管理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焦点。"五计学"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关系十分密切也非常复杂。"五计学"从一开始就与科学评价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共同构成了科学评价量化分析与定量评价的理论基础。论文梳理了"五计学"的关系,分析了"五计学"与科学评价的关系及其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文庭孝[3](2018)在《近五年来国内外“五计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五计学",即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信息计量学(Informetrics)、网络计量学(Webmetrics或Cybermetrics)和知识计量学(Knowmetrics或Knowledgometrics),一直是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科学、科学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焦点。"五计学"分别以文献、数据、信息(包括网络数据和信息)、知识为研究对象,既有共同基础、交叉融合,又各有侧重点、自成体系,成为图书情报、信息管理和科学学领域计量研究的五个核心领域和研究方向。近年来,"五计学"在各个学科分支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和进展,出现了合作化与国际化、综合化与融合化、应用化与实效化、自动化与网络化等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五计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五计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赵蓉英,张心源,张扬,魏明坤,余慧妍[4](2018)在《我国“五计学”演化过程及其进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意义]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以及知识计量学并称为"五计学",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结合文献主题调研,定量分析我国"五计学"发展现状,梳理我国"五计学"各分支主题演化过程及学科建设进展,以期为我国"五计学"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设计"六维研究框架",分别从科研成果、科研基金、课程教育、人才与机构、科学评价、软件与工具6个维度进行数据调研,进而利用Citespace绘制文献主题演化时序图谱,分析我国"五计学"各分支演化过程与发展现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五计学"影响力显着提升,在发文量、项目支持、课程教育、实践应用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我国"五计学"研究自主创新意识加强,一方面针对本国问题研究、开发了一批中文数据库、中文文献分析工具等,另一方面,由学科建设初期对国外文献的介绍、验证研究转变为对"五计学"理论、方法、工具、应用的创新研究;我国"五计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特征突出,不仅学科发展融合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方法技术,而且在医学、化学等领域研究前沿预测、核心作者发现等方面得以应用;我国"五计学"研究对象广度增加,包含了文献、科学活动、网络信息、知识资源等计量对象;我国"五计学"研究内容由文献载体向知识单元的细粒度分化。
吴胜男[5](2015)在《补充计量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创新环境也逐渐向着2.0范式发展变化。与传统的1.0范式相比,创新2.0(Innovation 2.0)更强调利用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开放创新。近期的《Nature》杂志也指出科学交流也正在从传统媒体转向社交媒体,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科学创新也开始更多地依赖于在线交流。在线科研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也利用博客(blog)、微博(Twitter)以及Facebook等社交媒体工具平台以标签、推荐、关注、分享、订阅的方式获取、分享、传播和评价科学研究贡献及学术文献资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计量学领域也进行了一次Web2.0革命。一方面是如何解决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在线社交网络的特点进行计量学创新,补充计量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趋势和科学前沿背景下诞生,并悄然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的。补充计量学是由Web2.0技术、社交媒体、开放存取、知识交流传播与计量学等相互结合、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主题,也是计量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研究领域。将补充计量学作为议题展开相关研究,既是Web2.0时代社会、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管理科学、知识管理科学、计量学、评价学、传播学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具有重要科学理论价值、实践指导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是在知识经济广泛兴起,开放存取运动不断深化,社交媒体技术长足发展,科学交流活动日新月异,影响力评价体系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针对学术资源传播模式发生巨变以及传统评价体系存在时滞性以及覆盖面窄的不足,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现状,围绕科学交流的网络化所带来的计量学革命一补充计量学而展开的创新性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的综合性研究。本文秉承了“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理论基础研究、基本问题研究、指标研究、方法工具研究、应用探索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补充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除了引言和结语外,论文共有六章,每一章都自成体系,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对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和探讨,梳理了补充计量学所依赖的学科理论基础。补充计量学是计量学领域的分支和重点研究方向,它和网络计量学一样都是计量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因此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补充计量学的产生与Web2.0的技术和环境、科学交流的在线化以及学术成果的网络传播都息息相关;补充计量学作为一种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运行的基础是在线科学交流过程中学术成果的传播数据,因此它与新兴的数据科学密不可分。对于网络计量学,主要是从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随后,对于Web 2.0的含义、重要理论以及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剖析了科学交流与在线科学交流的区别,同时针对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内容以及创新扩散理论展开论述;最后针对大数据背景下产生的新兴学科一数据科学的理论从定义以及研究内容两个视角进行梳理和论述。第二章,补充计量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在这一章,笔者试图对“什么是补充计量学”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准确、全面的回答。为此,本文追本溯源,从补充计量学与传统“四计学”一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与网络计量学的相互关系出发,循着补充计量学前进轨迹一萌芽阶段与成长阶段,分析其产生背景;其次,对于补充计量学英文术语的由来以及目前争议较多中文名称翻译进行探讨,由于补充计量学在学科的继承发展、计量指标以及计量评价对象方面都可以看成是对于传统计量学的补充与发展,因此将英文术语‘’Altmetrics"翻译成“补充计量学”作为该学科的中文专用术语。随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补充计量学的定义,并从广义和狭义的研究视角和宏观与微观的研究层次对补充计量学的进行了探讨,把握了其内涵和外延;最后探讨了补充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明确了其研究范围和学科界限,抓住补充计量学的特征,从而促使相关研究的开展更有针对性。第三章,补充计量指标研究。本章主要是对补充计量学的核心——补充计量指标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首先分别从类型、作用、以及适用范围三个层次对于补充计量指标进行概述和分析;其次,为了促进补充计量指标的广泛应用,使得其科学性和严谨性被学界认可,笔者针对补充计量指标的可信度以及应用标准进行研究和探讨;再次,笔者针对补充计量指标与在线科学交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构建了影响力产生模型,得出了补充计量指标要全面反映在线科学交流的全过程;补充计量指标的目的是对影响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其具体的实现途径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补充计量指标体系。因此笔者以影响力形成模型以及补充计量指标要全面表现在线科学交流全过程为理论指导,遵循补充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分三个步骤构建补充计量指标体系。第四章,补充计量学分析方法工具研究。补充计量学的研究基础是在线科学交流过程中学术成果的传播数据,因此本章根据补充计量学这一特性,以数据为切入点,提出了补充计量学的分析框架,随后按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结果展示四个主要研究环节,对目前应用到补充计量学研究中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和探讨;随后,针对目前较为流行,应用比较广发的补充计量工具,根据其开发目的和应用范围的大小,将其划分为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两类展开分析和论述。对于补充计量通用工具,在总结和论述了其功能特点和存在的劣势后并进行相应的类比,为其在补充计量学研究中功能作用的顺利发挥指明方向;目前应用较多的补充计量专用工具有Altmetric.com、ImpactStory、PLoS ONE Altmetrics、Plum Analytics、 Readermeter、ScienceCard、PaperCritic 以及 CitedIn这八种,本章对于每一种工具的功能特征、优势不足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这些研究可以使学者明确目前的补充计量工具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缺陷和不足,从而可以在未来的工具使用过程中“扬长避短”,更好地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服务;最后针对工具开发所面临的五个挑战:数据源的遴选问题;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如何追踪;数据的去重问题以及指标的解读与灵活性问题以及补充计量工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从而为补充计量工具的开发和完善指明了方向。第五章,补充计量学的应用研究。本章首先从总体上对于补充计量学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明确目前存在的应用问题,并指出补充计量学与科学学的关系尤为紧密,可以在“科技管理”、“科学评价”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新趋势预测”方面进行很好的应用。在科技管理方面,补充计量学可以用于分析学术网络以及学术成果在线传播,揭示学术交流规律,推荐优秀学术成果以及促进机构知识库的发展和应用;在科学评价方面,补充计量学可以在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项目申请评估以及人才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应用;最后,笔者从原理、可行性以及应用步骤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补充计量学在预测科学技术研究新趋势的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可为科学学领域揭示科学结构、阐述发展面貌以及发现发展规律提供新的思路,使得评价、预测、管理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也进一步扩展了补充计量学未来开展知识服务和科学决策的新视野。第六章,补充计量学的实证研究。由于研究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本文不能用实证对补充计量学的应用进行一一的论证。因此本文选取了补充计量学应用中的两个方面——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与学术成果影响力的在线传播模式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单篇论文影响力的评价实证主要是从引用影响力、使用影响力以及在线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学术成果影响力的在线传播模式的实证,主要通过分析学术成果的在线传播过程,构建学术成果影响力的传播模型,分析了影响学术成果影响力传播的机制,提出了促进学术成果在线传播的策略。
范佳佳[6](2014)在《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我国相继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科技网站,形成了各具特点与优势的信息资源群,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信息保障。但由于资源建设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协调,重复建设在所难免。这些网站信息或新闻大多相互转载,网站信息质量难以判断。它们共同面临用户利用率低,信息服务满意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网站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专门研究科技主题网站学术资源,构建其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可为科技研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实证研究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作为评价实例,涉及生物技术、医学、药学等学科。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研究成果能够为产业研发提供资源保障服务。将“全评价”体系框架首次运用于科技网站的评价研究,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并结合顾客满意理论构建“全评价”模型,使网站评价不再拘泥于易获取的定量指标,同时又解决了单纯问卷调查过于主观的问题。运用效用评价方法检验网站的历史效用,使评价更为科学。从用户角度评价的创新点不仅在于选择了从信息内容感知和信息效用感知两个维度评价,还设计并论证运用了科技前沿性、科技创新效用、知识或技能效用三个创新性评价指标。在总体的评价指标设计思路上,力求评价指标明了和全面,达到简化评价体系的目的。文章的科技网站“全评价”运算界面实现了评价模型自动化,提高了评价效率。利用结构方程方法,通过模型拟合指标验证了构建的“基于结构方程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全模型”的科学性,模型阐述了“全评价”中内容评价与效用评价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科技网站利用“全评价”体系框架方法的可能性,运用模型深化并丰富了“全评价”的内容和应用领域。本文的主要研究包括:根据科技网站的特点,依据顾客满意理论,利用结构方程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结构方程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全模型”。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以结构方程内容评价指标为评价标准,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理论模型”。将两个模型综合,同样利用层次法确定权重,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此模型包括两个部分:从内容与效用角度建立基于用户的结构方程评价模型和从形式角度构建的评价模型。实证部分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为例,对精选出的8家医药生物技术网站的信息质量进行实证评价:筛选所学专业或从事领域为医学、药学和生物技术的样本对8家网站进行内容与效用评价。按照形式评价指标体系,获得8家网站文献计量学指标数据,完成形式评价。将两项评价结果加权综合,得到最终8家网站的“全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模型设计“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运算界面”,并尝试使用,达到了评价直观化和简化评价流程的目的。利用权威网站评价排名验证评价结果,并分析了8家网站排名的缘由,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建设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贡献在于:对全评价体系框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模型深化和丰富了“全评价”这一准理论。丰富了网站评价研究的理论支撑。构建了特色化与普适性并存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利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模型。引入顾客满意理论,从用户角度构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模型。最终模型综合,建立一个基于全评价体系框架的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文章简化了评价指标层次,降低了指标获取难度,同时保障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科技网站信息质量提高提供策略与建议。为医药生物技术企业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所需科技信息提供参考。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运算界面使网站评价更加简单。
赵蓉英,赵浚吟,李飞,邱均平[7](2014)在《国内信息计量学课程教育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调查等方法分别对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排名前十的高校和台湾辅仁大学的课程设置、使用教材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其次对国内信息计量学教育的发展从三个阶段进行了归纳和阐述。然后对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和台湾辅仁大学信息计量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典型案例的详细剖析。最后根据以上实证调查和分析,从信息计量学教育的教育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方式、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阶段等方面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石小康[8](2009)在《网络计量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计量学是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目前已经成为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其研究现状分析网络计量学研究存在的问题,阐述其发展趋势。
金春梅[9](2008)在《我国网络计量学研究状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2000~2007年8年间所发表的关于"网络计量学研究"的200篇文献作为分析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统计分析和回溯研究,揭示了网络计量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理论成果,同时总结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了预测。
杨靖,王一伊[10](2008)在《浅谈国内网络计量学研究与图书馆网络资源管理》文中提出通过对网络计量学的产生、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阐述,分析了网络计量学在网络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提出网络计量学作为文献计量学对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网络计量学:互联网上的文献计量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计量学:互联网上的文献计量学(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对“五计学”的影响研究——以网络计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智能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1.1 人工智能的概念和特征 |
1.2 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 |
1.2.1 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 |
1.2.2 人工智能与计量学研究现状 |
2 人工智能对网络计量学研究对象的影响 |
3 人工智能对网络计量学方法的影响 |
4 人工智能对网络计量学人员的影响 |
5 人工智能对网络计量学实践与应用的影响 |
6 结语 |
(2)“五计学”与科学评价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五计学”及其关系 |
1.1“五计学”的形成 |
1.2“五计学”理论 |
1.3“五计学”的关系 |
2“五计学”在科学评价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 |
2.1“五计学”在定量评价中的优势 |
2.2“五计学”在科学评价中的局限 |
3“三计学”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
3.1“三计学”概述 |
3.2“三计学”与科学评价 |
4 网络计量学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
4.1 网络计量学概述 |
4.2 网络计量学与科学评价 |
5 知识计量学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
5.1 知识计量学概述 |
5.2 知识计量学与科学评价 |
(3)近五年来国内外“五计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五计学”的提出 |
2“五计学”的关系 |
3 文献计量学研究进展 |
3.1 文献计量学研究概况 |
3.2 引文分析研究 |
3.3 专利计量学研究 |
3.4 科学知识图谱和可视化研究 |
4 科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4.1 从“Scientometrics”载文看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 |
4.2 从国际会议主题看全球科学计量学研究 |
4.3 从区域差异比较看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 |
4.4 从科学计量学家及其影响看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 |
4.5 从科学知识图谱与可视化看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 |
5 信息计量学研究进展 |
5.1 基于国际会议的信息计量学研究 |
5.2 基于核心期刊的信息计量学研究 |
5.3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信息计量学研究 |
6 网络计量学研究进展 |
6.1 国外网络计量学研究 |
6.2 我国网络计量学研究 |
6.3 链接分析研究 |
6.4 网络影响因子研究 |
7 知识计量学研究进展 |
7.1 知识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 |
7.2 知识计量学研究概况 |
7.3 知识单元研究 |
7.4 知识关联研究 |
7.5 知识网络研究 |
7.6 知识链接研究 |
8 补充计量学研究进展 |
9“五计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9.1 融合与综合发展趋势 |
9.2 信息技术对“五计学”发展的影响 |
9.3 大数据对“五计学”发展的影响 |
9.4“五计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
(4)我国“五计学”演化过程及其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五计学”概述 |
1.1“五计学”的起源与形成 |
1.2“五计学”比较研究 |
1.3 国内“五计学”相关研究述评 |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
2.1 六维研究框架 |
2.2 框架结构及数据来源 |
3 研究结果 |
3.1“五计学”六维数据分析结果 |
3.1.1 科研成果 |
3.1.2 科研基金 |
3.1.3 课程教育 |
3.1.4 人才与机构 |
3.1.5 科学评价 |
3.1.6 软件与工具 |
3.2 我国“五计学”研究主题演变 |
4 结论 |
4.1 我国“五计学”研究影响力显着提升 |
4.2 我国“五计学”研究学科交叉特征突出 |
4.3 我国“五计学”研究对象广度增加 |
4.4 我国“五计学”研究内容的细粒度分化 |
4.5 我国“五计学”研究技术支持不断丰富 |
(5)补充计量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
0.2.2 国内相关研究分析 |
0.2.3 综合分析 |
0.3 研究目标、路线与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路线 |
0.3.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创新点 |
1 补充计量学的理论基础 |
1.1 网络计量学 |
1.1.1 网络计量学的概念 |
1.1.2 网络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
1.1.3 网络计量学的研究方法 |
1.2 Web2.0 |
1.2.1 Web2.0的含义 |
1.2.2 Web2.0的经典理论 |
1.2.3 Web2.0的特点 |
1.3 在线科学交流 |
1.3.1 科学交流 |
1.3.2 在线科学交流 |
1.4 网络传播学 |
1.4.1 网络传播学概述 |
1.4.2 创新扩散理论 |
1.5 数据科学 |
1.5.1 数据科学的定义 |
1.5.2 数据科学的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补充计量学的基本问题研究 |
2.1 补充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 |
2.1.1 补充计量学的发展阶段 |
2.1.2 补充计量学名称的由来 |
2.1.3 补充计量学与“四计学”的相互关系 |
2.2 补充计量学的内涵和外延 |
2.2.1 补充计量学的定义 |
2.2.2 广义补充计量学与狭义补充计量学 |
2.2.3 宏观补充计量学与微观补充计量学 |
2.3 补充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
2.3.1 补充计量学的研究对象 |
2.3.2 补充计量学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补充计量指标研究 |
3.1 补充计量指标的概述 |
3.1.1 补充计量指标的类型 |
3.1.2 补充计量指标的作用 |
3.1.3 补充计量指标的适用范围 |
3.2 补充计量指标的可信度及应用标准 |
3.2.1 补充计量指标的可信度 |
3.2.2 补充计量指标的应用标准 |
3.3 补充计量指标与在线科学交流关系分析 |
3.3.1 在线科学交流中影响力的产生过程模型 |
3.3.2 补充计量指标要反映在线科学交流全过程 |
3.4 补充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 补充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4.2 补充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4 补充计量学分析方法与工具研究 |
4.1 补充计量学的分析框架 |
4.2 补充计量学分析方法 |
4.2.1 数据采集方法 |
4.2.2 数据处理方法 |
4.2.3 数据分析方法 |
4.2.4 结果表示方法 |
4.3 补充计量学分析工具 |
4.3.1 补充计量学通用工具 |
4.3.2 补充计量学专用工具 |
4.4 补充计量学分析工具的展望 |
4.4.1 补充计量工具开发所面临的挑战 |
4.4.2 补充计量工具发展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5 补充计量学的应用研究 |
5.1 补充计量学在科技管理方面的应用 |
5.1.1 分析学术网络 |
5.1.2 分析学术成果影响力传播模式与学术交流规律 |
5.1.3 应用于学术成果推荐 |
5.1.4 应用于机构知识库发展 |
5.2 补充计量学在科学评价方面的应用 |
5.2.1 评价单篇论文影响力 |
5.2.2 应用于项目申请评价 |
5.2.3 应用于人才评价 |
5.3 补充计量学在科技预测方面的应用 |
5.3.1 基本原理 |
5.3.2 可行性 |
5.3.3 分析步骤 |
5.4 本章小结 |
6 补充计量学的实证研究 |
6.1 在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方面的实证 |
6.1.1 研究对象和目标 |
6.1.2 研究工具 |
6.1.3 结果分析和讨论 |
6.2 学术成果影响力传播模式的实证 |
6.2.1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
6.2.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6.2.3 学术成果影响力的传播模型 |
6.2.4 学术成果在线传播机制 |
6.2.5 促进学术成果在线传播的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及获奖状况 |
致谢 |
(6)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站评价研究成果总量不断攀升,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
1.1.2 网站评价的社会功能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
1.1.3 全评价体系框架为评价研究与实践另辟蹊径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网站评价相关研究 |
1.2.1.1 网站评价主体 |
1.2.1.2 网站评价客体 |
1.2.1.3 网站评价目的 |
1.2.1.4 网站评价方法 |
1.2.1.5 网站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 |
1.2.1.6 网站评价制度 |
1.2.1.7 研究述评 |
1.2.2 “全评价”相关研究 |
1.2.2.1 文献综述 |
1.2.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1.7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 |
1.8 小结 |
第二章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全评价体系框架 |
2.1.1 全评价体系框架形成概述 |
2.1.2 全评价体系框架用于科技网站评价的可能性分析 |
2.2 顾客满意理论 |
2.2.1 顾客满意理论概述 |
2.2.2 顾客满意度模型 |
2.2.3 国内外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应用 |
2.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1 文献计量学主要定律 |
2.3.1.1 文献指数增长规律 |
2.3.1.2 文献老化定律 |
2.3.1.3 三大文献集中与分散定律 |
2.3.1.4 文献的引用定律 |
2.3.2 文献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关系 |
2.3.3 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在网络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
2.4 价值评价理论 |
2.5 比较与分类理论 |
2.6 系统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3.1 利用相关网页量确定“探索性访谈”的备选网站 |
3.1.1 作为评价对象单位的相关网页 |
3.1.2 搜索工具的选择 |
3.1.3 主题相关网页检索过程 |
3.1.4 备选网站的选择结果 |
3.2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3.2.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2.1.1 理论基础 |
3.2.1.2 研究假设 |
3.2.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3.2.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理论模型 |
3.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理论模型构建 |
3.3.1 文献计量学是网站形式评价的理论根基 |
3.3.2 形式评价标准的来源 |
3.3.3 形式评价指标的选择 |
3.3.3.1 形式评价指标选取的注意事项 |
3.3.3.2 形式评价备选指标讨论 |
3.3.4 形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3.3.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理论模型 |
3.4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体系 |
3.4.1 “全评价”实为内容、效用评价与形式评价的综合 |
3.4.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3.4.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理论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实证研究——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 |
4.1 评价对象名录 |
4.2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实证 |
4.2.1 问卷设计 |
4.2.1.1 问卷设计流程 |
4.2.1.2 问卷结构 |
4.2.1.3 初始测度项 |
4.2.1.4 测度项的初步调整 |
4.2.2 预调查 |
4.2.2.1 数据收集 |
4.2.2.2 信度 |
4.2.2.3 效度 |
4.2.3 问卷调整 |
4.2.4 正式调查 |
4.2.4.1 研究样本 |
4.2.4.2 模型的检验 |
4.2.5 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 |
4.2.5.1 模型构建 |
4.2.5.2 模型拟合与评价 |
4.2.5.3 模型修正 |
4.2.6 模型分析 |
4.2.7 评价模型权重的确定 |
4.2.8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内容与效用评价模型 |
4.2.9 评价结果 |
4.2.10 评价结果分析 |
4.3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实证 |
4.3.1 明确形式评价指标 |
4.3.2 8家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主题相关网页数据抓取过程 |
4.3.2.1 获取主题特征词 |
4.3.2.2 获取热词 |
4.3.2.3 批量获取主题相关网页数据 |
4.3.3 8家医药生物技术网站形式评价指标值的获取 |
4.3.3.1 主题特征度 |
4.3.3.2 权威度 |
4.3.3.3 准确度 |
4.3.3.4 新颖度 |
4.3.3.5 热度 |
4.3.4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指标权重 |
4.3.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模型与实证评价结果 |
4.3.5.1 形式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 |
4.3.5.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4.3.5.3 评价指标数据的分析与形式评价结果 |
4.4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与实证评价结果 |
4.4.1 权重计算 |
4.4.2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模型 |
4.4.3 “全评价”结果 |
4.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运算界面搭建 |
4.5.1 “运算界面”设计思路 |
4.5.2 界面效果与运行结果 |
4.5.3 “运算界面”的特点、功能介绍及使用方法 |
4.6 小结 |
第五章 实证评价的检验、分析与网站建设对策建议 |
5.1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全评价”六要素 |
5.2 模型验证 |
5.3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5.3.1 用户角度与专业角度各评价指标结果对比分析 |
5.3.2 用户角度评价指标权重与专业角度评价指标权重的比较 |
5.3.3 用户角度与专业角度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 |
5.3.4 目前我国主要医药生物技术网站信息质量状况和用户满意情况分析 |
5.4 网站排名分析 |
5.5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建设对策与建议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主要贡献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索性访谈 |
附录B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及其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1 |
附录C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及其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2 |
附录D 科技网站信息质量形式评价指标权重与评价方法权重测度调查表 |
附录E 中英文主题特征词(按音序和字母顺序排列) |
附录F 中英文热词(按音序和字母顺序排列) |
附录G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索引 |
致谢 |
(7)国内信息计量学课程教育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与数据选取 |
2 调查结果分析 |
2.1 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2.2 教材分析 |
2.3 信息计量学课程与教育研究文献分析 |
3 我国信息计量学教育发展阶段 |
3.1 起步阶段 |
3.2 发展阶段 |
3.3 提高阶段 |
4 典型案例分析 |
4.1 武汉大学信息计量学教育现状 |
4.2 南京大学信息计量学教育现状 |
4.3 辅仁大学信息计量学教育现状 |
5 结论与展望 |
(8)网络计量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计量学的概念、内涵 |
2 网络计量学的研究现状 |
3 网络计量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 |
3.1 研究工具不够完善 |
3.2 网络信息的测度缺乏明确宏观的统计指标体系 |
3.3 缺少专业研究人员 |
3.4 网络计量学应用研究开展的还很少 |
(10)浅谈国内网络计量学研究与图书馆网络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计量学的产生 |
2 我国网络计量学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 网络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3.1 网站和网页资源的评价 |
3.2 网站建设的规范与管理 |
3.3 领域网络信息的预测 |
4 小结 |
四、网络计量学:互联网上的文献计量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对“五计学”的影响研究——以网络计量学为例[J]. 邱均平,邝玉林.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06)
- [2]“五计学”与科学评价的关系研究[J]. 文庭孝.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0(Z2)
- [3]近五年来国内外“五计学”研究进展[J]. 文庭孝. 情报学进展, 2018(00)
- [4]我国“五计学”演化过程及其进展研究[J]. 赵蓉英,张心源,张扬,魏明坤,余慧妍. 图书情报工作, 2018(13)
- [5]补充计量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吴胜男. 武汉大学, 2015(07)
- [6]科技网站信息质量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以医药生物技术网站评价为例[D]. 范佳佳. 南京大学, 2014(05)
- [7]国内信息计量学课程教育调查与分析[J]. 赵蓉英,赵浚吟,李飞,邱均平. 图书情报知识, 2014(02)
- [8]网络计量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石小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5)
- [9]我国网络计量学研究状况分析[J]. 金春梅.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11)
- [10]浅谈国内网络计量学研究与图书馆网络资源管理[J]. 杨靖,王一伊.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