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例蛇咬伤的临床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谢美玲,兰频,赖林杰,刘皖娟[1](2021)在《SBAR在急诊蛇咬伤患者护理救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提高急诊蛇咬伤患者护理救治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4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沿用传统护理救治模式时收治的212例蛇咬伤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5月—2020年4月该科室应用SBAR时收治的224例蛇咬伤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蛇咬伤患者的护理救治效率与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蛇咬伤患者的接诊时间、抗蛇毒血清使用时间、护理救治时间及急诊滞留时间等指标均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11.23±5.05)min vs.(20.21±10.12)min;(42.14±10.68)min vs.(70.37±19.85)min;(25.24±5.93)min vs.(35.33±8.38)min;(55.36±19.35)min vs.(89.54±24.43)min,均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蛇咬伤患者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救治成功率显着提高,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1.3%vs.4.7%;95.9%vs. 91.0%,均P<0.05)。满意度分析显示,观察组蛇咬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良好,其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98.7%vs. 85.4%,P<0.05)。结论 SBAR能显着改善急诊蛇咬伤患者护理救治的效率与质量,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
李鹤[2](2021)在《竹叶青蛇咬伤临床诊治新进展》文中提出竹叶青为我国常见毒蛇之一,其毒液成分复杂,主要以血液毒素为主。近年来,竹叶青蛇咬伤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常见,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随着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诊疗技术亦在不断发展,疗效得到了提高。本文就近年来对竹叶青蛇咬伤临床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作一综述。
杨翠,李沫,李沙沙,国富建,李兴屿,周杰,喻安永,张天喜[3](2021)在《尖吻蝮蛇咬伤继发脑损伤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尖吻蝮蛇常见于武夷山和皖南山区,其毒素成分复杂、主要以血液毒素为主。尖吻蝮蛇咬伤后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引发消耗性凝血病,以及毒素破坏血脑屏障、中毒性脑细胞损伤等,导致继发性脑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预后极差。临床治疗措施主要有抗蛇毒血清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以及联合中医治疗、高压氧辅助治疗等,以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目前,国内外对尖吻蝮蛇咬伤继发脑损伤的相关报道均较少,且针对继发神经功能障碍疗效欠佳的相关文献罕有报道。本文就尖吻蝮蛇咬伤继发脑损伤机制及诊治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作一综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付苗,韩宁林,曹承楼,王凯,范泉,刘莎,李忠志[4](2021)在《近二十年中医药治疗蛇咬伤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探讨近二十年中医药治疗蛇咬伤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治疗蛇咬伤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数据库近二十年(2001—2020年)中医药治疗蛇咬伤的文献,采用Citespace5.7.R5版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年度发表文献数量、期刊、研究作者、高频被引论文及关键词等。结果共纳入374篇论文,最突出的作者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万春,深圳市中医院曾仲意等,二者合作的团队形成的影响力较大,其次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团队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医院龚旭初等。关键词研究显示蛇咬伤常用干预方法为抗蝮蛇毒血清、中西医结合、季德胜蛇药片以及中药外敷等。结论文献知识图谱直观展示了近二十年来中医药治疗蛇咬伤的概况,有利于挖掘中医药治疗蛇咬伤的特色和方法,为中医药治疗蛇咬伤今后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任婕,林起庆,袁梓萌[5](2021)在《抗蛇毒血清在临床中的应用概况》文中指出各国蛇伤救治专家普遍认为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的首选解毒药物。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抗蛇毒血清的文章,系统阐述抗蛇毒血清的机制、国内外抗蛇毒血清使用概况及不良反应,以期为抗蛇毒血清的临床使用提供新思路。
张蓉,余晓刚,杨路焕,朱元州,凌瑞杰[6](2021)在《联合战伤体系临床实践指南——全球蛇伤中毒处理解读(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解读(Journal of Special Operations Medicine, JSOM)《联合战伤体系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全球蛇伤中毒处理中的不同区域性蛇咬伤治疗。同时结合近10年来我国公开发表的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宜昌地区蛇咬伤的救治情况,探讨我省蛇伤的救治规划和策略。1 不同区域蛇伤救治1.1 采用抗蛇毒血清流程该《指南》分述了美国军队印度洋—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南方战区、
吴斐[7](2021)在《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莲花解毒汤,疗程为7天。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三个时间点收集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包括全身症状与体征、肿胀疼痛消退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并检测记录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包括ALT、AST、Cr、CK、CK-MB、LDH)以及血清PLA2的水平。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96%)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在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都具有一定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全身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的积分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且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生化指标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肾功能指标(Cr)、心肌酶谱指标(CK、CK-MB、LDH)以及PLA2与未经治疗时比较均有下降,而且治疗组恢复的更快(P<0.05)。结论:1.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等西药治疗蝮蛇咬伤,既能快速中和体内的游离蛇毒,还可以减轻蛇毒对肝肾、心肌细胞、组织细胞等的损害,能够有效提高蝮蛇咬伤患者的治愈率。2.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能显着降低蝮蛇咬伤患者血清PLA2含量。3.本次研究证明,莲花解毒汤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无其他不良作用及副作用。
钟健荣,朱弘海,夏婷婷,张健,温小飞[8](2020)在《肇庆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总结肇庆及其周边地区人群毒蛇咬伤情况,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各地区毒蛇的分布特点及毒蛇咬伤常见多发蛇种,为制订符合实际有效的预防对策及诊断、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 319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肇庆及其周边地区是毒蛇咬伤高发区,其发生率与地处山区、季节、职业和工作环境有密切关系。竹叶青蛇咬伤病例占多数,其次为眼镜蛇、烙铁头蛇咬伤。毒蛇咬伤全年均有发生,以7~10月份发病率最高。蛇伤高发人群主要为务农者,且以30~49岁人群为主,致伤部位主要为四肢。结论肇庆及其周边地区毒蛇咬伤全年均有发生。采取相应的预防、宣传、教育措施,建立健全蛇伤救治体系,对降低毒蛇咬伤的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伍建炜[9](2020)在《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IL-8、MCP-1、ICAM-1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火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相关趋化因子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黏附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的影响,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进一步阐明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的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竹叶青蛇伤火毒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予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予基础药物治疗联合蛇伤胶囊口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8、MCP-1与ICAM-1的含量,通过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单核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通过血凝测试仪测定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生化仪测定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L-8、MCP-1、ICAM-1、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的差异。结果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天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IL-8、MCP-1、ICAM-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天后对照组患者血清IL-8、MCP-1、ICAM-1水平均较前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IL-8、MCP-1、ICAM-1水平均较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患者血清IL-8、MCP-1、ICAM-1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对照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治疗前后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蛇伤胶囊能够改善竹叶青蛇伤火毒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2.蛇伤胶囊可以降低竹叶青蛇伤火毒证患者血清IL-8、MCP-1、ICAM-1、白细胞与单核细胞水平,该药具有改善炎症损伤从而治疗竹叶青蛇伤的作用。3.蛇伤胶囊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刘林华[10](2020)在《针刺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疗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针刺放血联合双黄蛇伤散外敷对竹叶青蛇咬伤所致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纳入符合标准的竹叶青蛇咬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针药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2.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针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八风、八邪穴位放血及双黄蛇伤散外敷治疗。3.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第1d、第7d的肢体肿胀、疼痛评分,第1d、第7d凝血4项检验值,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g),并进行住院天数比较。4.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数据以(x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取秩和检验。结果:1.因住院天数不满7d而脱落8例,最终针药组48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咬伤部位上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第1d凝血4项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第7d针药组PT、APTT、TT、INR、Fg与对照组对比皆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针药联合能更有效地缓解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情况。3.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第7d的PT、APTT、TT、INR、Fg与第1d对比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治疗皆有临床疗效;其中针药组PT、APTT、TT、INR较对照组相比下降的更明显,Fg上升的更高。4.在肿胀评分、疼痛评分比较上,两组患者第1d评分值对比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第7d针药组与对照组对比皆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针药联合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肿胀疼痛。5.在住院天数对比上,两组患者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药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说明加用针药疗法可促进患者恢复。结论:针药联合能有效提高竹叶青蛇咬伤临床疗效,加用八邪、八风穴位针刺放血与双黄蛇伤散外敷有助于改善蛇伤患者的全身性凝血功能障碍状态,缓解疼痛肿胀等并发症,缩短病程,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二、6例蛇咬伤的临床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例蛇咬伤的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SBAR在急诊蛇咬伤患者护理救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蛇咬伤患者护理救治效率的比较 |
2.2 蛇咬伤患者护理救治质量的比较 |
2.3 蛇咬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
3 讨论 |
(2)竹叶青蛇咬伤临床诊治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竹叶青蛇咬伤的诊断进展 |
2 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治疗进展 |
2.1 局部处理 |
2.1.1 伤口局部处理 |
2.1.2 患处包扎 |
2.1.3 消肿处理 |
2.2 全身处理 |
2.2.1 抗蛇毒血清的应用 |
2.2.2 预防破伤风 |
2.2.3 糖皮质激素 |
2.2.4 血制品 |
2.2.5 中医药 |
2.2.6 防治并发症 |
3 小结 |
(3)尖吻蝮蛇咬伤继发脑损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尖吻蝮蛇咬伤继发脑损伤 |
1.1 颅内出血 |
1.2 脑梗死 |
2 尖吻蝮蛇咬伤继发脑损伤的发病机制 |
2.1 蛇毒金属蛋白酶(SVMPs) |
2.2 L-氨基酸氧化酶(LAAO) |
2.3 磷脂酶A2(PLA2) |
2.4 各种毒素成分作用机制 |
2.5 蛇毒诱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
3 尖吻蝮蛇咬伤继发脑损伤的治疗 |
3.1 一般处理措施 |
3.2 抗蛇毒血清治疗 |
3.3 高压氧治疗 |
3.3.1 增加氧含量缓解微循环障碍,减轻脑水肿 |
3.3.2 减少神经细胞损伤 |
3.3.3 抑制氧化应激 |
3.3.4 抑制免疫反应 |
4 结论 |
(4)近二十年中医药治疗蛇咬伤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发表文献年份分析 |
2.2 期刊分布情况 |
2.3 作者分析 |
2.4 高频被引论文分析 |
2.5 关键词分析 |
2.6 突显词分析 |
3 讨论 |
(5)抗蛇毒血清在临床中的应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毒蛇咬伤的治疗总结 |
2 抗蛇毒血清的简介 |
3 抗蛇毒血清的机制 |
4 抗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 |
4.1 抗蛇毒血清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
4.1.1 适应证 |
4.1.2 禁忌证 |
4.2 抗蛇毒血清的使用方法 |
4.2.1 抗蛇毒血清的注射时间 |
4.2.2 抗蛇毒血清的注射方式 |
4.2.3 抗蛇毒血清的选择及应用 |
4.2.3.1 判断咬伤患者的毒蛇类型 |
4.2.3.2 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蛇毒血清 |
4.2.3.3 抗蛇毒血清使用剂量 |
4.3 抗蛇毒血清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 |
5 总结 |
(6)联合战伤体系临床实践指南——全球蛇伤中毒处理解读(五)(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区域蛇伤救治 |
1.1 采用抗蛇毒血清流程 |
1.2 抗蛇毒血清使用原则 |
2 我国蛇伤流行病学资料 |
2.1 毒蛇的种类 |
2.2 蛇伤患者的职业分布 |
2.3 临床预后 |
3 我省毒蛇咬伤的救治规划和策略 |
4 小 结 |
(7)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学与毒蛇咬伤 |
1.1 中医学关于毒蛇的记载 |
1.2 毒蛇咬伤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
2 西医学与毒蛇咬伤 |
3 毒蛇咬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
3.1 全身治疗 |
3.2 局部治疗 |
3.3 其他治疗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 |
1.3 毒蛇咬伤的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
1.7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价标准 |
2.4 不良反应处理与评估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疗效指标评价 |
3.3 生化指标评价 |
3.4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蝮蛇的流行病学分析 |
2 理论依据 |
3 方药分析 |
3.1 莲花解毒汤方药组成 |
3.2 莲花解毒汤方药分析 |
3.3 莲花解毒汤的组方分析 |
4 关于抗蛇毒血清 |
4.1 抗蛇毒血清的研究历史 |
4.2 抗蛇毒血清的组成及种类特点 |
4.3 抗蛇毒血清的治疗原理 |
4.4 抗蛇毒血清的不足之处 |
5 关于蛇毒PLA_2 |
5.1 PLA_2的一般性质 |
5.2 蛇毒PLA_2的分类及药理活性 |
5.3 蛇毒PLA_2的应用 |
6 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的疗效分析 |
6.1 临床疗效分析 |
6.2 实验室指标分析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8)肇庆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临床诊断标准与疗效评判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 |
2.2 职业与蛇咬伤后就诊时间分布情况 |
2.3 致伤蛇种分布情况 |
2.4 蛇伤患者地区分布情况 |
2.5 蛇伤患者各年份、季节、月份分布情况 |
2.6 毒蛇咬伤部位 |
2.7 毒蛇咬伤就诊时间与临床分型及疗效情况 |
2.8 蛇伤种类与临床分型及疗效情况 |
2.9 各年份临床分型及疗效[6] |
2.10 抗蛇毒血清的使用情况 |
2.11 治疗转归 |
3 讨论 |
(9)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IL-8、MCP-1、ICAM-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竹叶青蛇咬伤诊断及中医辨证 |
2.2 竹叶青蛇咬伤严重程度评估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脱落标准 |
7 中止试验标准及处理 |
8 研究方法 |
8.1 样本量估算 |
8.2 分组方法 |
8.3 干预措施 |
9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
9.1 基线指标 |
9.2 炎症相关指标 |
9.3 中医证候疗效 |
9.4 临床疗效 |
9.5 安全性指标 |
9.6 观察时点 |
10 指标检测 |
10.1 样本采集 |
10.2 主要试剂 |
10.3 主要设备 |
10.4 ELISA检测方法 |
10.5 临床检验指标采集 |
11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
3 中医证候疗效 |
4 治疗前、后IL-8、MCP-1与ICAM-1 表达水平 |
5 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情况 |
6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竹叶青蛇伤的流行病学 |
2 IL-8、MCP-1、ICAM-1 是竹叶青蛇伤后介导炎症损伤的重要因子 |
2.1 IL-8与竹叶青蛇伤 |
2.2 MCP-1与竹叶青蛇伤 |
2.3 ICAM-1与竹叶青蛇伤 |
3 中医对竹叶青蛇伤的认识 |
3.1 古文献相关记载 |
3.2 病因病机 |
3.3 中医治疗 |
4 蛇伤胶囊组方分析 |
5 实验结果讨论 |
5.1 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的前期临床与基础研究 |
5.2 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的临床疗效与实验结果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竹叶青蛇咬伤相关炎症因子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针刺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竹叶青蛇咬伤的中医研究 |
一、毒蛇咬伤历史沿革 |
二、竹叶青蛇咬伤的辨证论治 |
三、应用针药联合疗法可行性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竹叶青蛇咬伤的认识 |
一、竹叶青蛇咬伤概述 |
二、竹叶青蛇咬伤的救治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步骤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临床研究设计 |
二、各种标准制定 |
第二节 临床研究方案 |
一、病例分组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评价指标 |
四、统计学分析 |
第三节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观察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一节 临床疗效分析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凝血4项检验值分析 |
三、肿胀、疼痛评分分析 |
四、住院时间分析 |
第二节 针刺八风八邪穴放血与双黄蛇伤散外敷探讨 |
一、针刺八风八邪穴作用机制 |
二、放血疗法的理论渊源 |
三、双黄蛇伤散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火毒证毒蛇咬伤的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6例蛇咬伤的临床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SBAR在急诊蛇咬伤患者护理救治中的应用研究[A]. 谢美玲,兰频,赖林杰,刘皖娟. 2021年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论文汇编, 2021
- [2]竹叶青蛇咬伤临床诊治新进展[J]. 李鹤. 蛇志, 2021(04)
- [3]尖吻蝮蛇咬伤继发脑损伤研究进展[J]. 杨翠,李沫,李沙沙,国富建,李兴屿,周杰,喻安永,张天喜. 蛇志, 2021(04)
- [4]近二十年中医药治疗蛇咬伤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付苗,韩宁林,曹承楼,王凯,范泉,刘莎,李忠志. 中国当代医药, 2021(31)
- [5]抗蛇毒血清在临床中的应用概况[J]. 任婕,林起庆,袁梓萌. 蛇志, 2021(03)
- [6]联合战伤体系临床实践指南——全球蛇伤中毒处理解读(五)[J]. 张蓉,余晓刚,杨路焕,朱元州,凌瑞杰.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1(04)
- [7]莲花解毒汤联合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临床研究[D]. 吴斐.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肇庆及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钟健荣,朱弘海,夏婷婷,张健,温小飞. 蛇志, 2020(04)
- [9]蛇伤胶囊治疗竹叶青蛇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IL-8、MCP-1、ICAM-1的影响[D]. 伍建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针刺放血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疗效研究[D]. 刘林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