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锣鼓论文-傅菲

十番锣鼓论文-傅菲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番锣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串堂班,音乐家

十番锣鼓论文文献综述

傅菲[1](2019)在《十番锣鼓》一文中研究指出做九不做十,再过半个月,是冬至日,恰好是老母温佳娘八十九岁寿辰。黑罐和叁个弟弟商定,请老金唱两天串堂。老金是串堂班班主。黑罐把请柬送到他手里。老金拟了一份戏单,说,备了十二场戏,供黑罐选。戏目分别是《过街锣鼓》《西厢记》《拔子调》《满堂福》《麻姑上寿》《观音送子》《龙凤配》《郭子仪上寿》《穆桂(本文来源于《广州文艺》期刊2019年11期)

许思梦[2](2019)在《浅谈楚州“十番锣鼓”的艺术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十番锣鼓创始于明代,是江苏民间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器乐的合奏表演形式。"十"是多的意思;"番"是翻花样之意。总的说来,就是在配器上用利用锣鼓,而在曲式上进行复杂变化的一种音乐明万历末流行于以苏州、无锡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在南京、常州、上海等地亦很盛行。明末清初时流传于安徽、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区。"十番锣鼓"的演奏主要用于民间的宗教醮事和风俗礼仪活动。(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14期)

周丽文[3](2019)在《广东佛山十番锣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番锣鼓作为中国民间器乐吹打合奏乐的代表性乐种之一,明清时期盛行于江南一带,其流传地域之为广泛,形式多变,遍布中国广大区域。佛山十番锣鼓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戏曲曲调、乐器等、并与佛山地区的文化、风俗融为一体,形成了带有浓郁广东特色的十番锣鼓音乐特点,其中的飞钹表演更可谓是十番锣鼓乐种中独一无二的表演,而其之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同时离不开其作为生存载体的乐班,更离不开乐班内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广东佛山地区仍在活动的十番锣鼓及乐班等进行研究。主要以佛山茶基十番锣鼓及乐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源流的探究、乐班的发展及时代变迁下传承现状与产生的问题等方面为切入点,试图探讨佛山十番锣鼓这一乐种在广东地区的发展变化与生存方式。第一章主要是对于佛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及民俗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梳理,试图探析佛山十番锣鼓于生存环境滋养下的发展。鉴于目前对佛山十番锣鼓的源流暂未有探究,因此第二章主要从佛山十番锣鼓的源流方面入手,通过查阅各类县志、文化志、族谱、采风调研等,试图从其音乐曲牌、氏族血脉、人口迁徙等多方面去窥探其源流过程及路线。第叁章是通过对佛山十番锣鼓的音乐进行研究,从其乐器配置、演奏形式、演奏场合及演奏特点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其音乐的特点等。第四章则是通过对目前佛山地区所存的十番锣鼓乐班进行研究,从其组织架构、乐班性质、经济来源、演出场合等方面去解析于当下社会环境里,民间传统乐班生存状态的发展及改变。第五章主要围绕当代语境下,传统民间乐班的传承现状及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此来探析传统民间音乐如何在保留最初音乐形态的基础上又能适应时代的步伐传承发展。(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4)

徐宁[4](2019)在《十番锣鼓与东北鼓吹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器乐合奏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于长江流域的十番锣鼓与流传于黑龙江流域的东北鼓吹均属于我国优秀器乐合奏类型。二者在地域分布上虽是一南一北,但却在演奏形式、乐器编配、文化功能上有着相似或相同的部分。本文试从十番锣鼓和东北鼓吹的音乐与文化方面对二者展开比较研究。(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06期)

刘津池[5](2018)在《淮安区“十番锣鼓”的艺术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十番锣鼓"作为十番音乐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是一种重要的传统音乐形式。它的艺术内涵研究调查体现了淮安区"十番锣鼓"在民间习俗演艺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和价值,它的发展有助于唤起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8年24期)

陆锋[6](2018)在《保护非遗从娃娃抓起——谈苏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锣鼓进校园》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有着传承性的史诗级文化象征。苏南地区流行的十番锣鼓就是其中之一,十番锣鼓以其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音乐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它也保留了自身的文化内涵,保留了所属它的时期的独特魅力。我们要加强非遗的保护,利用学校这个培育祖国未来青年才俊的好场所,让十番锣鼓文化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就意识到非遗的重要性,并为保护非遗献计献策,增强大家的文化保护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作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8年15期)

吕佳庆[7](2018)在《刍议苏州“十番锣鼓”与昆曲乐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上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不是单一存在的个体,一定会和其他对象产生细微的联系,这种微妙的联系包括内在与外在的对象。在苏州"十番锣鼓"的音乐模式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觉到内在体系中包含的文字结构、曲式结构以及声音结构等等,外部体系包括传承方式、传播的媒介以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在发源和生存时期,"十番锣鼓"依附于昆曲堂名这一生存载体而存在,并对后来的昆曲乐器,尤其是昆曲锣鼓的演变产生了塑造和滋养作用。(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8年05期)

李晓红,伍林发[8](2017)在《长校“十番锣鼓”在区域性旅游文化中的开发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将清流县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长校"十番锣鼓"作为研究对象,论述其艺术表现的形态、客家区域性文化与当地民俗生活习惯的相互关系,以及通过民间音乐文化开发促进区域性旅游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关于开发民间音乐文化与促进旅游文化经济发展的策略,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民间音乐传承开发,促进区域性旅游文化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留生[9](2017)在《苏南十番锣鼓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主要流传于江苏南部地区的地方性乐种,十番锣鼓与苏南地区关系密切,特别是苏南十番锣鼓的数列结构与音色序列被广泛注意与研究。但对其与该地区的昆曲、江南丝竹等地方音乐、戏剧品种的关系,以及该乐种自身民间样态与城市样态的比较研究似乎还有待深入,尤其是对乐种自身特性的文化阐释也有不足。(本文来源于《歌海》期刊2017年05期)

戎建怀[10](2017)在《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番锣鼓是一种中国汉族传统乐器吹打合奏为一体的乐种。《中国音乐词典》记载,“十番”在历史上就有“十番萧鼓”的称谓。楚州十番锣鼓又名武昆、锣鼓昆曲,俗称锣鼓亭子、锣鼓棚子,据说是清道光年间楚州人孙毓卿从京师带到了楚州,并在昆曲的基础上配上锣鼓而成的独具特色的锣鼓昆曲。其包含小锣、金锣、铙钹、号筒、笛、管、笙、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楚州十番锣鼓以锣鼓段与丝竹乐段交替或重迭进行演奏为主要特点。楚州十番锣鼓依托于楚州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背景,发展出了有别于其他地方十番锣鼓的音乐特点,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喜爱。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很多辉煌灿烂的传统音乐文化,其中的十番锣鼓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的地域中争奇斗艳,各施所长,尤其是苏州十番锣鼓、京津十番锣鼓。还有一种十番锣鼓正在慢慢的被世人关注,它就是楚州十番锣鼓,其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已经在不知不觉的融入当地人的骨子里,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还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表现形式,魅力的不断驱使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的顽强的生命力会使其拥有一番更广阔的天地。楚州十番锣鼓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现出其潜在的文化价值,蕴藏着民间集体的智慧,传承着优秀的文化底蕴。笔者通过对楚州十番锣鼓的实地考察,把传承作为研究的视角,楚州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包括传承人)作为研究对象,以运河文化环境为背景对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过程进行探析与研究。(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7-06-30)

十番锣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十番锣鼓创始于明代,是江苏民间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器乐的合奏表演形式。"十"是多的意思;"番"是翻花样之意。总的说来,就是在配器上用利用锣鼓,而在曲式上进行复杂变化的一种音乐明万历末流行于以苏州、无锡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在南京、常州、上海等地亦很盛行。明末清初时流传于安徽、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区。"十番锣鼓"的演奏主要用于民间的宗教醮事和风俗礼仪活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番锣鼓论文参考文献

[1].傅菲.十番锣鼓[J].广州文艺.2019

[2].许思梦.浅谈楚州“十番锣鼓”的艺术特色[J].艺术评鉴.2019

[3].周丽文.广东佛山十番锣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徐宁.十番锣鼓与东北鼓吹的比较研究[J].东西南北.2019

[5].刘津池.淮安区“十番锣鼓”的艺术内涵[J].山海经.2018

[6].陆锋.保护非遗从娃娃抓起——谈苏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锣鼓进校园[J].北方音乐.2018

[7].吕佳庆.刍议苏州“十番锣鼓”与昆曲乐器[J].参花(上).2018

[8].李晓红,伍林发.长校“十番锣鼓”在区域性旅游文化中的开发与利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

[9].留生.苏南十番锣鼓研究述评[J].歌海.2017

[10].戎建怀.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十番锣鼓论文-傅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