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MDA受体2B亚单位表达的变化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MDA受体2B亚单位表达的变化

论文摘要

脑本身的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全球的研究热点,但外周器官I-R 对脑的影响一直未被重视。肢体I-R 是肢体挤压伤、断肢再植术等走向康复的必由转归过程,长时间、严重缺血的肢体再灌注后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对其处置不当,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MOF 是此类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其死亡率占重症监护患者死亡率的30-40%。因此,探讨肢体I-R 引发多器官损伤的机制,一直是创伤外科及重症医学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既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肾、肺等脏器上,本课题组的研究则发现,大鼠肢体I-R 后其海马区锥体层神经元也呈现明显的病理改变。海马是与学习、记忆及免疫调节密切相关的中枢部位,其损伤可能是外周创伤导致记忆缺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救治缺血肢体的同时,如何加强对脑的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阐明肢体I-R 引发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在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中,NMDA 受体(NR)介导的兴奋毒性倍受关注。NR 有功能亚单位(NR1)和调节亚单位(NR2)两部分组成,NR2 有A、B、C、D 四种类型,不同类型NR2 与NR1 结合后赋予NR 不同的生理及药理学特性。资料显示,成年大鼠海马区主要分布有NR2A、B 两种类型,NR2B 是突触后致密体中最主要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MDA 受体2B亚单位表达的变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NMDA 受体介导缺血性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MDA受体2B亚单位表达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