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安徽省历来是流脑高发地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后随疫苗的推广使用,流脑的发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近年来,如一些曾经很好控制传染病死灰复燃一样,流脑发病出现迅速上升态势,伴随发病率上升,流脑的流行特征也出现明显变化。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使得对安徽省相关疾病的流行特征的研究具有较普遍的外推价值,同时,作为C群流脑疫情首先发生省份之一,也为我们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可能。为此,我们结合对安徽省既往流脑疫情资料的回顾,开展了本课题研究工作,希望为流脑以及部分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预防策略及控制措施的制定、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目的了解安徽省流脑流行特征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变化情况,为预防控制策略及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材料方法1、依托疫情报告系统收集安徽省历年流脑疫情资料。以10年为一时间段将整个研究时间分成6个年代,以淮河、长江为主要参照标记,将安徽省分成江淮、淮北和江南三个地区,比较分析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区流脑发病变化情况。对研究期间安徽省流脑发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2、对2003年7月到2007年6月之间合肥地区所有报告疑似流脑病例进行流脑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调查;2005年11月份和2006年4月份,采集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咽拭子。根据我国在校学生年龄分布情况将所调查病例分成6个年龄组,统计时间周期以上年7月1日到第二年6月31日为一个统计年份。分年龄组、城乡地区的不同分别统计发病率和病死率,不同年龄组病例构成情况也进行描述。不同性别病例年龄中位数及死亡病例年龄中位数分别进行计算。对分类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应用非参检验对不同性别间、死亡病例与成活病例年龄进行比较分析。应用单因素logistic将年龄、发病与就诊时间间隔及临床表现等逐个纳入分析其与病死结局关联,对其中有意义的因素,再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影响流脑病例死亡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1951-2007年安徽省共发生流脑病例79938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90/10万,死亡41337例,死亡率为1.49/10万,病死率为5.17%。在此期间安徽省范围出现3次大的流行疫情:最大的一次出现在1975-1979年间,并于1977年达到此次流行年发病高峰729.25/10万;疫苗前时期,安徽省流脑疫情有8-10年流行(峰高不同)的规律,每次大流行持续时间大约为6-7年左右。上世纪80年代后随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推广使用,流脑发病率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流脑的流行周期也越来越不明显,但仍在间隔10年左右出现发病率小幅度异常波动。2003年我省出现C群流脑局部地区爆发疫情后,全省流脑疫情呈现小幅反弹现象。安徽省流脑发病一般是从每年的10-11月份开始出现疫情上升迹象,至第二年的4-5月份达到发病高峰,与流行年份相比,散发年份发病率的季节高峰持续时间要长一个月左右时间。10或11月份发病率较前5年同月发病平均水平明显升高往往预示下年度发病上升。1994-1999年间,15岁以下占中病例的78.94%;2000-2007年间,15岁以下占中病例的17.20%,10-25岁年龄组病例占到63.03%。总的男女病例比为1.46:1,但25岁后,男女比为0.70:1。在发生全省范围的流脑流行情况下,淮北地区早于其他两地区1-2年出现疫情上升及出现发病率高峰,但2002年后的C群流脑流行先发生于江南地区。江淮、江南、淮北地区流脑发病率分别为33.20/10万、29.03/10万和30.44/10万(P = 0.000),三地区病死率分别为4.37%、4.92%和6.00%(P = 0.000)。2003年至2007年合肥市累计发现报告流脑病例38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9/10万,2006/2007年度发病率达到2.86/10万。经实验室确诊病例135例,都为C群流脑。城市地区病例235例(60.88%)、农村地区病例151例(39.12%)。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5岁(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78岁),发病率最高年龄组为12-17岁组(6.57/10万),男性病例219例,占总病例的56.7%。在小于22岁病例中,男女病例比例为1.5:1,在大于22岁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8。98.2%的病例发生11月份到第二年的5月份之间。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的有334例(96.53%),371例病例有发热(96.11%),其它主要症状有:有呕吐的322例(83.42%),恶心311例(80.57%),颈项强直的285例(77.9%),头痛278例(72.02)。临床分型:普通型225例(58.29%),暴发型54例(13.9%),轻型2例(0.52%)。共发生死亡病例28例,平均病死率为7.25%,死亡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0岁(2个月龄到27岁),比成活病例年龄低,成活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5岁(6个月龄到78岁),通过非参检验,两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P=0.01)。分析影响病例死亡的主要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神志不清、恶心、出血点或瘀斑、瘀点数目超过3个、颈项强直、抽搐、中性粒细胞>80%、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以及年龄小于12岁与病例死亡相关(P < 0.05);将这些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瘀点数目超过3个、中性粒细胞>80%、布氏征阳性为病例死亡危险因素(P < 0.05)。聚集性病例21起,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6岁(1岁到69岁),其中年龄在12-21岁的病例占59.31%;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流行期为5.99%,高于流行前期的3.05%, ,流行期B群和C群带菌率上升明显;健康人群带菌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结论安徽省是流脑易发生地区,历史上A群流脑是本地区占绝对优势的流行菌株,A群多糖疫苗的推广使用,有效控制了安徽省流脑的发病;疫苗后时期流脑的流行周期性不再明显,但每隔10年左右仍能观察到发病率小幅度异常上升的现象;C群流脑代替了A群成为安徽省近几年的流行优势菌株,并引起流脑疫情的反弹上升,病例年龄分布出现上移趋势,但目前尚处于菌群转换的不稳定的过渡时期,需要进一步的监测研究;流脑流行优势菌群的转换反映了疫苗接种远期副(附)效应的影响,提示免疫策略及时修订变化的必要性;从病例性别构成来看,男性病例明显高于女性,该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合肥地区针对C群流脑疫情开展的A+C群流脑群体接种效果并不明显;流脑发生季节性明显,10及11月份发病情况对下年度疫情变化有一定预示作用; C流脑病死率高于A群;瘀点数目超过3个、中性粒细胞>80%、布氏征阳性等影响C群流脑病例死亡结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1950-2013年辽宁省流脑监测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6(06)
- [2].“流脑”季节小心防[J]. 保健文汇 2020(06)
- [3].捕捉狡猾的流脑[J]. 健康生活 2012(02)
- [4].冬春之交,当心流脑鱼目混珠[J]. 健康 2012(03)
- [5].2004-2018年江西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0(02)
- [6].2014~2016年龙岩市健康人群流脑监测[J]. 预防医学论坛 2017(07)
- [7].曾引起大量死亡的流脑,有了预防“金盾”[J]. 新民周刊 2020(42)
- [8].暖冬更要防流脑[J]. 饮食科学 2019(23)
- [9].认识流脑 远离流脑[J]. 人人健康 2009(23)
- [10].流脑 成人也要注意预防[J]. 健康博览 2008(02)
- [11].秋冬季防流脑,宝宝准备好了吗?[J]. 父母必读 2008(09)
- [12].流脑多糖疫苗和流脑结合疫苗的安全性观察[J]. 医学动物防制 2016(12)
- [13].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自然人群A群C群流脑抗体检测结果及相关性分析[J]. 疾病监测 2014(12)
- [14].急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 2013(12)
- [15].广西流脑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2(04)
- [16].7例爆发型流脑皮肤瘀斑的护理[J]. 中外医疗 2010(06)
- [17].春防流脑早知道[J]. 食品与健康 2009(03)
- [18].辽宁省2004年-2009年流脑病例监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07)
- [19].十堰城区健康人群A群和C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16)
- [20].2014年天津市部分地区健康人群A和C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J]. 职业与健康 2016(02)
- [21].初春,别将“流脑”当感冒[J]. 解放军健康 2009(01)
- [22].高邮市2008年正常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监测与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05)
- [23].宿迁市正常人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J]. 江苏卫生保健 2008(01)
- [24].2006年广西流脑监测结果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08(03)
- [25].离合之间:新中国第一次流脑疫情与中西医防治[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6].又到流脑流行时[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1(03)
- [27].高邮市流脑流行前期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调查[J]. 职业与健康 2011(18)
- [28].流脑与乙脑不是一码事[J]. 健康博览 2011(05)
- [29].2012年成都市健康人群流脑A群和C群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4(08)
- [30].中国2008~2013年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5(02)
标签:流行病学论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论文; 预防论文; 疫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