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现代汉语教学的发展,语法学家越来越重视对汉语本身语言事实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句法结构和语义平面的不对称结构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该现象进行更全面、合理的解释。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对不对称结构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现代汉语中的不对称结构进行句法特征分析。主要对四种不对称结构中的构成成分的性质、句法特点、句法功能进行描述、分析。第二部分:在语义平面,对不对称结构中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分析了不对称结构的组成成分自身的语义类型、语义特点、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第三部分:对不对称结构进行形式的变换分析,比较变换前后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的变化情况,分析能够进行这样变换的制约条件。第四部分:讨论不对称结构的语用价值。我们从语用环境出发,通过不对称结构的形式变化,得出不对称结构在语篇中的语用价值。对不对称结构中各成分的组合语序进行功能解释。本文对动宾结构的不对称现象进行了较广泛的阐释,通过动词词义的历时演变来解释该现象;归纳出定、状、补语不对称语义指向的因素、限制条件;在结构的变换分析中,总结出了一些变换的规则,并且尝试对不对称结构进行功能解释。
论文目录
摘要英文摘要0、引言0.1 研究对象及意义0.2 研究现状0.2.1 动宾不对称结构0.2.2 定、状、补语与相关成分的语义关系0.2.3 NP1+的+NP2+ V+R结构的研究情况0.2.4 V+X+的+O 结构研究现状0.3 研究思路及方法0.4 语料来源第一章 不对称结构的句法分析1.1 动宾不对称搭配的句法特点1.1.1 动词“V”的分类1.1.2 宾语“O”的性质1.1.3 “VO”结构的句法功能1.2 不对称结构中定、状、补语的句法特征1.2.1 “定中”不对称中“定语”的构成及特点1.2.2 “状中”不对称中“状语”的构成及特点1.2.3 “中补”不对称中“补语”的构成及特点1.3 NP1+的+NP2+ V+R 结构的内部特点1.3.1 “NP1”的性质及特点1.3.2 “NP2”的构词分类及特点1.3.3 动词“V”的特点1.4 “V+X+的+O”结构的句法结构1.4.1 动词“V”、“V+O”的性质1.4.2 中心语“O”的性质1.4.3 插入成分“X”的特征第二章 不对称结构中各组成部分间的语义关系2.1 动宾不对称结构的内部语义关系2.1.1 宾语“O”的语义类型及特点2.1.2 动词词义的演变2.2 定、状、补语的不对称语义指向类型2.2.1 定语的不对称语义指向类型2.2.2 状语的不对称语义指向2.2.3 补语的不对称语义指向2.2.4 不对称语义指向的语义因素制约2.3 “NP1+的+NP2+V+R”的内部语义特征2.3.1 “NP1”、“NP2”的语义特征2.3.2 “NP1”、“NP2”和“V”之间的语义关系2.4 “V+X+的+O”结构的内部语义关系2.4.1 “X”的语义角色2.4.2 “X”与“O”的语义关系第三章 不对称结构的变换研究3.1 动宾不对称结构的变换分析3.1.1 V+O(地点、时间)的变换3.1.2 V+O(工具、方式)的变换3.1.3 V+O(目的、原因)的变换3.1.4 动宾不对称结构变“把”字句分析3.2 不对称结构中定、状、补语的位移变换分析3.2.1 定语在句中的位移变换3.2.2 状语在句中的位移变换3.2.3 补语在句中的位移变换3.3 “NP1+的+NP2+V+R”结构的变换研究3.3.1 “NP1+的+NP2+V+R”结构的变换3.3.2 结构变换的制约原则3.4 “V+X+的+O”结构的变换研究3.4.1 “V+X+的+O”结构的变换3.4.2 结构变换的制约因素第四章 不对称结构的语用价值及功能解释4.1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4.2 句末焦点4.3 对比焦点4.4 连贯篇章4.5 不对称结构中组成成分语序的功能解释结语参考文献致谢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句法结构论文; 语义关系论文; 变换论文; 语用价值论文; 语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