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继2006年12月底,全国首例会计师事务所——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因蓝田股份造假案而被判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之后,2007年6月15日最高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规定也开始实施,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为其未恪尽职守“买单”的序幕已经拉开。与此同时,两个新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引入,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某些公司盈余操纵的新手段。由于公允价值旨在及时体现会计信息与股票价值的相关性,而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股票价格则加剧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上客户经营环境的瞬息万变,凡此种种,无形中极大地放大了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面对日益上升的诉讼风险,如何迅速做出最优选择,已成为其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对审计师个人和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要始终做出正确的判断无疑是一个难度极高的挑战。身处风口浪尖,其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不能不有所变化。在上述因素首次起作用的2007年,与往年相比,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数量陡然增加。然而,仅仅通过这种策略能否完全规避风险以求生存,尚需进一步检验。与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趋同,是2006年至今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会计信息制度改革的重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对策略是否也应与国际同行的管理策略趋同,则成为其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探索的难题。2002年至今,国外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辞聘客户的数量逐年增加,其目的无非是扔掉那些烫手的“山芋”以规避风险。可见,会计师事务所不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客户都可以依靠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而将所有的风险化解于无形。因此,就迫切需要探讨在我国的具体制度背景和环境下,如何使其迅速掌握一套最佳的客户组合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以求生存、谋发展。而且,其意义之深远远不止于此,要想真正实现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做大做强、走向海外,没有高超的规避风险的策略和方法,极有可能会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上演。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来探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应对和化解客户组合的风险的。首先,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最大化模型,得到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理论上的主要影响因素;再运用我国深沪两市1998-2003/2007年的经验数据对前述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了不成立结论的原因;其次,在前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的静态最优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法律诉讼损失与客户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样进行了实证检验和讨论;再次,运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投资理论,对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动态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最后,针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管理的现状,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及本文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少之又少的条件下,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其风险的影响因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发现:在有限合伙制和赔偿机制完善的前提下,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多,时间预算压力的增大,审计师诚信度的提高,客户组合的风险也随之下降;第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的风险管理静态策略,从理论层面予以证明: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审计失败的诉讼损失越大,可接受的客户组合的风险越小,风险大的客户被拒聘(辞聘)的概率越大;第三,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的风险管理动态策略,从理论上证明了:长期而言,大事务所的最优策略是不断剔除风险大的客户,小事务所的最优决策策略是接受前者辞聘的客户,由于客户在大小事务所之间的不断流动使整个审计市场达到动态均衡。而且大事务所的最优策略在实证层面也被予以证实。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1.1 选题的理论价值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1.2.2 国内研究现状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4 本文的研究框架1.5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2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借鉴2.1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辨析2.1.1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与客户组合风险、审计风险2.1.2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管理策略2.1.3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策略2.2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的相关理论借鉴2.2.1 价值导向型客户管理理论2.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2.2.3 客户投资组合理论2.2.4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2.2.5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2.2.6 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理论(投资中的实物期权方法)2.3 本章小结3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的特殊性分析3.1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关系的特殊性3.1.1 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3.1.2 特殊的服务对象3.1.3 特殊的服务内容3.1.4 特殊的产品——审计意见3.1.5 客户满意度的多重性3.1.6 审计市场的特殊性3.2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的特殊性3.2.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特殊性3.2.2 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3.2.3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的特殊性3.3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管理的特殊性3.3.1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管理的双重性3.3.2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管理策略的特殊性3.4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及策略3.4.1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的内容3.4.2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的策略3.5 本章小结4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4.1 引言及相关文献回顾4.1.1 引言4.1.2 相关文献回顾4.2 客户组合风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4.2.1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客户数量与客户组合风险4.2.2 时间压力对客户组合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4.2.3 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结论4.3 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4.3.1 客户组合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设计4.3.2 样本选取4.3.3 假设4.1-4.6 的检验结果4.3.4 客户组合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结论的进一步讨论4.4 本章小结5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的静态最优研究5.1 引言及相关文献回顾5.1.1 引言5.1.2 相关文献回顾5.2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的风险测度5.2.1 单个客户审计风险的确定——高阶期望损失风险测度ES (n )5.2.2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确定和计量5.3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静态决策理论研究5.3.1 客户组合管理静态决策的含义5.3.2 客户组合风险管理静态决策最优边界的确定5.3.3 客户组合风险决策最优风险边界值的确定5.3.4 客户组合风险管理静态决策的进一步讨论与算例分析5.3.5 客户组合风险管理静态决策的理论结论5.4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管理静态决策的实证检验5.4.1 实证模型设计5.4.2 样本与变量的选取过程5.4.3 假设5-1 的实证检验5.4.4 假设5-2 的实证检验5.4.5 客户组合风险管理静态决策的实证研究结论5.5 本章小结6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的动态最优决策研究6.1 引言及相关文献回顾6.1.1 引言6.1.2 相关文献回顾6.2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动态最优策略的理论研究设计6.2.1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动态最优策略的研究背景6.2.2 不确定条件下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的动态模型6.2.3 期权博弈:不同规模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的动态管理6.2.4 审计市场的随机动态均衡6.2.5 数值模拟6.2.6 理论研究结论6.3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动态最优策略的实证检验6.3.1 假设的提出和模型设计6.3.2 样本的选取过程6.3.3 实证检验结果6.3.4 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动态最优决策的实证结论6.4 本章小结7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决策的相关政策建议7.1 理论研究结论与实证检验发现的几点启示7.1.1 客户组合风险影响因素结论的启示7.1.2 客户组合风险管理静态最优决策结论的启示7.1.3 客户组合风险管理动态最优决策结论的启示7.2 降低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的微观保障机制7.2.1 提高审计师的诚信水平7.2.2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水平7.2.3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的风险和报酬要均等7.3 降低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组合风险的宏观机制保证7.3.1 不断完善民事赔偿机制7.3.2 保持适度的市场集中度7.3.3 不断完善我国对市场参与者监管的效果和及时性7.3.4 强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有限合伙制7.3.5 取消同一客户审计服务与非审计服务同时并存的格局7.4 源头治假,强化公司治理机制7.4.1 客户组合风险的源头是管理舞弊7.4.2 强化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7.5 本章小结8 结论及后续研究设想8.1 主要研究结论8.2 后续研究设想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客户组合风险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静态最优决策论文; 不确定性论文; 动态最优决策论文;
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决策问题研究 ——基于客户组合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