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腰骶段脊神经根走形复杂,与周围组织缺乏对比,使其影像学直观显示一直很困难。目前观察脊神经根病变多采用的脊髓X线造影(椎管造影),或CT脊髓造影(CTM)、磁共振脊髓成像(MRM)等方法,都难以显示神经根走形的全貌,尤其是脊神经的节后段,从而不能明确区分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因此,这些方法都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要求。腰骶部疾病如间盘突(膨)出、结核、蛛网膜囊肿等疾病影响神经根走行,引起相应部位的神经根症状。而且蛛网膜粘连、神经根(根鞘)炎等病变的诊断多年来也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因此,寻求更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于提高这类疾病的临床诊断能力具有较好的帮助。近几年出现的磁共振PROSET技术能较清晰地显示神经根走形,尤其是脊神经节和部分节后段走形,改进了对脊神经病变的诊断效果。本论文在对正常腰骶部脊神经根的解剖学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正常志愿者和临床患者的PROSET成像的研究。旨在通过大量病例的统计分析,评价磁共振PROSET序列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PROSET序列在诊断腰骶脊神经根病变中的适应症进行了概括。目的:1.通过观察正常腰骶部脊神经根的解剖,与磁共振PROSET序列成像的对比,探讨磁共振PROSET序列在腰骶部脊神经根的影像显示方面的价值。2.通过大量相关病例的成像观察,结合其临床诊断结果,探讨磁共振PROSET序列对显示腰骶脊神经根病变的价值。方法:1.采用PROSET技术作冠状面正常腰骶部脊神经根成像20例,所有原始图像均经3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观察采用PROSET技术的原始图像和MIP重建图像对脊神经根成像显示的特点。并得到正常的脊神经根图像,作为病变诊断的基础。将PROSET成像与MRM成像进行对比。2.对54例腰骶部脊神经根可疑病例采用PROSET技术作冠状面腰骶部脊神经根PROSET成像,所有图像均经3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10例应用部分容积重建法重建图像。探索PROSET对各种脊神经根病变的诊断能力,评价不同的重建方法的优缺点,并与MRM成像进行对比。结果:1.20例正常腰骶部脊神经根PROSET成像均清楚显示硬膜囊、硬脊膜鞘外形及脊神经根、神经节和部分节后段的走形,MIP重建图像能多方位观察神经根走形。与MRM图像对比,PROSET图像在显示脊神经根、神经节和部分节后段的走形有优势。2.54例腰骶部脊神经根可疑病例PROSET成像中,阳性40例,阴性14例。其中椎间盘疝14例,显示硬膜囊缘的椎间盘压迹,或局部神经根鞘受压向侧方移位,并伴有局部椎管狭窄;骶管囊肿8例,胸腰段椎管内蛛网膜囊肿1例,清晰显示囊肿大小、形状、与神经根的关系;神经源性肿瘤5例,显示肿瘤形态及其沿神经根走形的表现,并且可清楚地观察到肿瘤穿过椎间孔的表现;转移瘤4例,不仅可显示神经根被肿瘤包绕或推移,椎旁小静脉明显增粗迂曲,还能全面观察肿瘤外形;腰椎结核2例,仅可见相应神经根鞘显示,而神经节和节后段与椎旁脓肿信号相似,显示不清晰;髓外硬膜下脂肪瘤1例,显示L3-L4水平半月形低信号紧贴硬膜囊侧壁,并向下延伸,L4神经根向左侧方轻度抬起,L5神经根鞘增粗;腰椎骨折1例,脊髓空洞1例,均未见神经根信号改变;脊柱先天发育畸形3例,可见神经根走形变异、缺如等先天发育异常表现。14例阴性PROSET成像表现同结果1表现相同。与MRM图像对比,PROSET图像在显示病变对脊神经根、神经节和部分节后段的走形及形态改变有优势。3.磁共振PROSET原始图像有利于神经根的显示,MIP重建图像能多方位观察神经根病变,部分容积重建法比MIP法重建的图像更清晰。结论:PROSET序列能清楚显示腰骶脊神经根解剖,对揭示腰骶脊神经根病变部位及病因具有独特优势,它可部分替代磁共振脊髓造影,结合常规磁共振图像,为临床诊治腰骶脊神经根病变提供满意的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