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是知识的存在。知识与人类的需要构成密切关系。一方面,知识是人的产物,同时知识又反过来塑造人,诱发人更多的需求,推动人类解除必然的限制,走向自由。因此人类的历史也是知识的发明、创造、生产、传播、积累和延续的历史。关于知识的研究,从古至今,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种知识范式,一是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知识研究,可统称为古典知识论或知识研究的古典范式;二是从孔德的实证主义延至20世纪中叶的逻辑主义思潮,可称之为科学主义知识论或知识研究的现代范式;三是从20世纪中期以后,发端于18世纪的解释学对知识的非确定性的、多元化的理解的立场得到发扬光大,以至出现具有“反本质主义;反文本的意义确定性;反科学主义;反一元主义”等典型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论或知识研究的后现代范式。“权力/知识”是在不同学科、思维、立场相互碰撞之下、在后现代主义知识论中凸现出来的一个学术论题。关于它的研究已经散布在诸如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哲学等广泛的领域。本论文从知识论的高度,集中探讨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问题;对权力/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论证。文章立于三个具有人类共识的基本预设:1,人是知识的存在。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生活在知识系统之内,不像动物直接生活在物理宇宙之中。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表现为知识结构的更为系统、更为精巧和精致。人通过对知识真善美的诉求来实现自由。2,自由乃人之本性。自由是人自觉运用知识系统来说明自我及外在的一切,并超越自我的种种限制和割断外在的一切束缚的能力的实现。自由并不是意志的任性。自由实现的程度完全依赖于我们所掌握的关于自然和自我的知识系统的深刻性和普遍有效性。3,在人类历史上,尽管权力具有积极的一面,但权力总不可避免地蕴涵着罪恶。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围绕知识构成问题,系统地阐释了构成知识的经验要素、逻辑要素、实用要素以及知识构成中的真善美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构成的权力要素。实际上,这一要素不仅广泛存在于已有的学术思想中,更普遍存在于知识的实践领域。通过对知识构成中的权力要素的阐述和论证,并不表明笔者完全认同这一立场,仍然认为真善美三者的统一才是最合适的和最具总体性的知识构成。第二章探讨知识的权力性质。知识构成的权力要素广泛存在于知识的实践中,归根到底在于知识自身具有权力的性质,或者说具有内在的权力属性。知识一旦进入运转状态,这种权力属性就不可避免地发挥出来,表现为知识特有的权力功能。在由知识的权力属性的运作所带来的相应后果中,常常是既有知识自身的某种后果,也有知识创造主体的某种后果,而且总是表现为一种双刃剑。第三章考察权力对知识的作用。知识内在的权力属性为知识者带来权力,而权力也随之对知识发生特定的作用,形成各种各样的权力性知识。权力性知识既体现在国家等宏观领域,也体现在实验室等微观领域,体现为权力对知识生产、传播、变迁、评价的全面支配、介入和操纵。在此基础上,专门探讨权力和知识联盟的机制、原因,指出二者彼此的相互渗透乃出于各自的需要。第四章探讨了权力与知识异化问题。权力介入知识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知识发生严重异化。通过揭示当代知识异化的症状及原因,指出克服知识异化的基本路径在于保持知识与权力的适当距离;推动知识公共领域的成长及建构知识的多元图景。第五章通过揭示知识与人类自由的关系,寻求知识的出路。克服知识异化的根本目的源于自由是人的本性。通过详细分析知识异化如何背离自由和人性以及知识如何向自由回归,试图推进人们围绕知识深入思考如下问题:知识能否避免权力的负面影响,以克服其中渗透的权力意志、主观随意性以及一元化和整体性倾向,发挥知识性权力的正面效果,恢复知识满足和体现人类的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多元和谐的本性,远离异化,从而造福社会和人类,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