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湍流大气中激光传输波前扭曲规律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光学工程
作者: 张逸新
导师: 陶纯堪
关键词: 大气湍流,折射率功率谱,到达角起伏,波前位错,高斯谢尔束,内烁孔径平滑,湍流尺度,参数
文献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湍流大气折射率的随机起伏干扰并导致传输光波的波前和振幅的随机起伏,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影响传输光束的光束质量和工作在大气环境下诸如激光雷达、激光通信等光学系统性能的湍流效应,而描述大气湍流的折射率起伏的模型是许多湍流效应解析理论建立和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 本文首先在湍流大气对传播光波的调制为大尺度湍涡形成的光束随机抖动对小尺度湍涡散射产生的光强起伏的乘性再调制、大尺度湍涡与小尺度湍涡相互统计独立地调制传输光波和aytov展开近似方法在双尺调制模型下直至强起伏大气区依然成立的三个近似假定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大气湍流内、外尺度效应的简化折射率谱密度函数。基于此湍谱,我们研究了湍流内、外尺度对大气中传播相干和高斯谢尔光束大气光闪烁孔径平滑作用,指出大气湍涡内外尺度、检测孔径尺度和光源波长都是影响闪烁孔径平滑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出,在弱湍流起伏环境下,湍流外尺度降低了高斯谢尔束的闪烁孔径平滑作用。分析了有限湍流内、外尺度对湍流大气中成像系统光学分辨率和Fried相干参数的影响,指出对于大孔径成像系统而言,湍流外尺度是影响成像系统积分分辨率的一个重要因子、有限大气湍流外尺度“增大”了Fried大气相干直径。 其次,本文研究了湍流大气中传输高斯谢尔光束的位相起伏规律,得出包含湍流外尺度影响的高斯谢尔光束的波结构函数(WSF)解析理论关系和像面到达角起伏方差。从理论上证明了光源的随机起伏程度和传输光束的湍流扩展是影响高斯谢尔光束的位相起伏结构函数和成像光束的到达角起伏的重要因素。 最后,本文在Rytov近似和通过引入短期平均位错的概念,理论上研究了平滑高斯谢尔双光束和奇异高斯双光束叠加干涉场的奇异特性和位错类型与传输光波束型间关系。建立了两类波束的波前位错位置的短期平均理论关系。指出同轴平行和交叉高斯谢尔光束干涉所产生的光束波前位错受大气湍流强度、传输距离等参数调制的规律是不同的。同时指出束径不同共轴(或束径相同准直非共轴)传输奇异双光束干涉形成刃(或圆)位错,叠加场的短期刃(或圆)位错是大气湍流强度、传播距离、振幅比、位错位置和束径(或束径比)的函数。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湍流大气中光波传输波前畸变规律研究现状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大气湍流折射率功率密度(湍谱)函数及特点
1.2.1 折射率起伏及相关函数
1.2.2 大气湍流描述
1.2.3 大气湍流折射功率谱密度函数研究现状
1.3 湍流大气中高斯谢尔束传输规律研究现状
1.4 湍流大气中光波间歇(位错)形成与位错波传输研究现状
1.4.1 标量波波前位错理论
1.4.2 湍流大气中传输光波的位相间歇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内容
2 大气湍流折射率功率谱密度模型及应用
2.1 大气湍流折射率功率谱密度模型
2.1.1 研究背景
2.1.2 简化湍谱模型
2.2 湍流大气传输光波的波位相结构解析函数
2.2.1 研究背景
2.2.2 平面波和球面波位相结构因子
3 大气成像
3.1 大气成像系统的积分分辨率
3.1.1 研究背景
3.1.2 光学传递函数和积分分辨率
3.1.3 结论
3.2 湍流尺度对大气相干直径的影响
3.2.1 研究背景
3.2.2 波结构函数
3.2.3 数值计算
3.2.4 结论
4 孔径平滑因子
4.1 研究背景
4.2 湍流尺度对相干光束闪烁孔径平滑的影响
4.2.1 平面波
4.2.2 球面波
4.2.3 讨论
4.3 湍流尺度对高斯谢尔光束闪烁孔径平滑的影响
4.3.1 高斯谢尔束
4.3.2 高斯谢尔束的孔径平滑因子
4.3.3 讨论与结论
5 湍流大气传输高斯谢尔光束的波前到达角起伏
5.1 研究背景
5.1.1 极小光程
5.1.2 到达角
5.1.3 到达角起伏
5.2 自由和湍流大气中传输高斯谢尔光束
5.2.1 自由大气中传输高斯谢尔光束的交叉谱密度函数
5.2.2 湍流大气中传输高斯谢尔光束的广义韦更斯-菲涅尔原理
5.2.3 湍流大气中传输高斯谢尔束的交叉密度谱函数
5.3 湍流大气中传输高斯谢尔束的到达角起伏
5.4 结论
6 湍流大气中传播高斯谢尔束波前位错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理论模型
6.2.1 复杂光学系统中传播的高斯谢尔光束
6.2.2 波前线刃位错
6.2.3 波前圆刃位错
6.3 反演和位错波前位相的重构
6.4 湍流大气中传输光束波前位错类型研究
6.4.1 研究背景
6.4.2 湍流大气环境下高斯光束的波前位错类型
6.4.3 结论
7 湍流大气中宿有光涡旋高斯光束的波前位错
7.1 研究背景
7.2 宿有光涡旋平行高斯光束传播
7.2.1 束心弱偏离平行等束径双光束近轴传输
7.2.2 束径不同双光束同轴传输
7.3 结论
结论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著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09-12
参考文献
- [1].湍流大气中部分相干激光波束传输及目标回波特性[D]. 向宁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 [2].阵列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及目标散射回波特性[D]. 卢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
- [3].斜程湍流大气中部分相干波束的传输特性[D]. 李亚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 [4].斜程湍流大气中激光波束传输及目标回波特性[D]. 韦宏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激光大气传输的信道及性能研究[D]. 陈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
- [2].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邓天平.华中科技大学2007
- [3].斜程湍流大气中激光波束传输及目标回波特性[D]. 韦宏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 [4].星地激光通信链路中大气湍流影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姜义君.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 [5].自适应光学波前探测新概念研究[D]. 侯静.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
- [6].双向空间交会对接激光搜索跟踪技术研究[D]. 谢雪康.电子科技大学2003
- [7].高功率畸变激光的传输特性和光束控制研究[D]. 季小玲.四川大学2004
- [8].应用激光主动成像探测小暗目标的技术研究[D]. 徐效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
标签:大气湍流论文; 折射率功率谱论文; 到达角起伏论文; 波前位错论文; 高斯谢尔束论文; 内烁孔径平滑论文; 湍流尺度论文; 参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