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中的盘旋——“十七年”的读者与文学

互动中的盘旋——“十七年”的读者与文学

论文题目: 互动中的盘旋——“十七年”的读者与文学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 李卫国

导师: 朱文华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读者,互动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年)间各报刊关于文学问题的“读者来信”为主要研究材料,着重关注“十七年”间以否定性阅读为中心的读者与文学互动过程及其内涵,以此剖析主流意识形态掌控文学阅读的可能与局限。 根据话语特征,本文将“十七年”间的读者话语分为大众型读者话语、专业型读者话语、权力型读者话语三类。同时,本文根据社会角色将“十七年”间的读者分为大众型读者、专业型读者、权力型读者。但必须强调的是,读者的话语类型与社会角色并非一一对应,而是交叉混和关系。本文更多涉及各类读者对小说、诗歌等语言艺术的阅读情况。同时,当读者(严格地讲是观众)对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的反映仅仅与内容有关而不涉及灯光、舞美等专业领域时,笔者也会将其纳入研究范围。 论文的主体分三部分,另有序论和结语。 第一编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理想建构”,梳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讲话》等经典文本建构的读者文学互动的理想图景。第二章“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初步实践”,侧重史实考辨,研究读者与文学互动的理想图景如何应用于实践。第三章“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及其初步实践的意义”,考察这个理想图景及其初步实践中显现的成绩以及暴露的问题。 第二编包括第四至第七章。第四章“‘十七年’间读者生成的话语空间”承上启下,主要梳理“十七年”间主流话语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调整以及文学界对这个理想图景的阐释。第五章至第七章依次论述三种读者话语的基本特征、发展脉络及其相互间的影响。 第三编是在前两编内容的基础上详细考察“十七年”间读者与文学互动的几种模式。第八章“1949—1957年的左支右绌”,作家的检讨和对读者的批评构成了这一阶段的特色景观。第九章“1958—1962年的秩序与权威”,研究分别由文学编辑和政治权威引领的两种读者与文学互动模式。第十章“1962—1966年的急转直下”,论述意识形态对阅读活动与读者话语的全面掌控。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发表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乃是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新推进。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英文摘要)

序论

第一编 原型论 延安文学中的读者与文学互动

第一章 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理想建构

第一节:读者与文学互动的理想图景

第二节:政治组织文化向文学场域的渗透

第三节:读者与文学互动图景的创新意义

第二章 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初步实践

第一节:批判《三八节有感》和《野百合花》

第二节:《白毛女》的创作与评议

第三节:群众创作

第三章 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及其初步实践的意义

第一节: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理论贡献

第二节: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理论缺口

第二编 读者论 “十七年”间的读者话语

第四章 “十七年”间读者生成的话语空间

第一节:从七届二中全会到第一次文代会

第二节:主流话语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微调

第三节:专业人士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阐释

第五章 “十七年”间的大众型读者话语

第一节:大众型读者话语的常识意义

第二节:大众型读者话语的实用主义倾向

第三节:大众型读者话语被掌控的可能与局限

第六章 “十七年”间的权力型读者话语

第一节:权力型读者话语的内部张力

第二节:权力型读者话语的教条主义倾向

第三节:权力型读者话语的权威性

第七章 “十七年”间的专业型读者话语

第一节:专业型与大众型读者话语的互动

第二节:专业型与权力型读者话语的互动

第三节:读者话语研究的意义

第三编 互动论 “十七年”间读者与文学的互动

第八章 1949-1957年的左支右绌

第一节:1949-1954年的作家检讨书

第二节:1955-1957年对读者的批判

第三节:小结

第九章 1958-1962年的秩序与权威

第一节:秩序化的读者与文学互动模式

第二节:权威化的读者与文学互动模式

第三节:小结

第十章 1962-1966年的急转直下

第一节:意识形态对阅读活动的掌控

第二节:意识形态对读者话语的掌控

第三节: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文艺报》研究(1949-1966)[D]. 谢波.苏州大学2007
  • [2].建国初期《文艺报》研究(1949—1957)[D]. 李迎春.河南大学2006
  • [3].《人民日报》、《文艺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D]. 马研.吉林大学2010
  • [4].以现代化为名[D]. 谢燕红.苏州大学2016
  • [5].大跃进民歌研究[D]. 金慈恩.首都师范大学2008
  • [6].一九五八年的中国文坛[D]. 于宁志.南开大学2012
  • [7].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D]. 刘业伟.上海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与政治文化之关系研究[D]. 王洁.南京师范大学2003
  • [2].蓦然回首[D]. 傅书华.河南大学2004
  • [3].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问题[D]. 王军.华东师范大学2004
  • [4].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 陈南先.苏州大学2004
  • [5].“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 张大伟.复旦大学2005
  • [6].文学研究会研究[D]. 石曙萍.复旦大学2005
  • [7].传媒视域中的文学[D]. 陈伟军.暨南大学2006
  • [8].“十七年文学批评”研究[D]. 刘志华.福建师范大学2007
  • [9].解构与重建—十七年文学中的伦理嬗变[D]. 吕海琛.吉林大学2007
  • [10].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体制的生成[D]. 斯炎伟.浙江大学2007

标签:;  ;  ;  

互动中的盘旋——“十七年”的读者与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