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 ANG)是最初从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的生长因子,因其具有强烈的促血管生成活性而得名。它是一个单链碱性蛋白质,由1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为14 kDa。目前,已经知道血管生成素作为一个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在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激活细胞外周的蛋白酶并降解基底膜和胞外基质、可活化信号通路、可进入靶细胞的细胞核并促进rRNA转录,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殖和粘附。但从总体上看,对血管生成素促进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认识还不全面,许多方面尚待深入研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执行者,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几乎参与了每一个生物学过程,并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我们的前期工作中,已经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从人肝脏cDNA文库和心肌cDNA文库中筛选到了一些可能与血管生成素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其中包括Fibulin-1、Fibulin-2、含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的Fibulin样胞外基质蛋白1 (EGF-containing Fibulin-lik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 EFEMP1,又称Fibulin-3)、含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的Fibulin样胞外基质蛋白2(EGF-containing Fibulin-like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2, EFEMP2,又称Fibulin-4)四个蛋白。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蛋白沉降实验(GST pull down)技术验证了Fibulin-1、-2、-3、-4与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的真实性。分析发现,Fibulin家族另一成员Fibulin-5和Fibulin-1,-2,-3,-4在氨基酸序列上存在着很高的相似性,它们多数的结构域也相同。据此,我们推测Fibulin-5也极有可能与ANG存在着相互作用,并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GST蛋白沉降(GST-pull down)实验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实验得到了证实。这一发现扩充了实验室前期发现的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蛋白数据库,为探索血管生成素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Fibulin-5是一个胞外基质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富含弹性蛋白的组织中,可通过与其它胞外蛋白相互作用而调节基质的结构。近来研究发现Fibulin-5是一个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可支持细胞粘附,并可抑制FN介导的细胞迁移。鉴于Fibulin-5与ANG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都参与血管生成过程的调节,我们首先检测了ANG与Fibulin-5在胞外的相互作用对HUVE细胞粘附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将二者混合的蛋白基质未能明显改变Fibulin-5对HUVE细胞的粘附过程。此外,我们利用Transwell模型检测了ANG与Fibulin-5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迁移的可能影响,发现Fibulin-5可明显抑制HUVE细胞对FN蛋白的迁移,但在加入ANG蛋白后Fibulin-5的这一抑制效应并未明显改变,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Fibulin-5与ANG的相互作用不参与Fibulin-5抑制HUVE细胞对FN蛋白的迁移过程。综上所述,本学位论文首次证实血管生成素与Fibulin家族Fibulin-1、-2、-3、-4、-5成员存在相互作用,并分析得到了它们与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可能的保守模序,命名为FBLN-ANG模序,该模序未在其它胞外蛋白中找到。此外,利用体外模型对Fibulin-5与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在血管生成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探索,发现二者相互作用未改变Fibulin-5对内皮细胞迁移和粘附的功能。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含有FBLN-ANG模序的Fibulin蛋白采用突变的方法明确该模序在Fibulin蛋白家族与ANG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而找到Fibulin蛋白家族与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的具体位点;第二,进一步探索Fibulin蛋白家族成员与ANG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Fibulin蛋白家族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18(07)
标签:血管生成素论文; 血管生成论文; 蛋白家族论文; 蛋白质相互作用论文; 酵母双杂交论文; 蛋白沉降技术论文; 免疫共沉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