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七种中医脉诊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作者: 王滨
导师: 牛欣
关键词: 教学模型,脉图仪,评价标准,时域分析,特征图,压力脉图,指感
文献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脉诊是我国最早创用、至今一直沿用的最具有中医特色的独特的诊断方法,常被看作是中医临证的缩影,甚至为中医的代名词。在中医学中,脉诊则是诊断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临床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将脉象视为生命的语言,而医生是这一生命语言的解读者。它是以医生手指触摸病人动脉搏动的情况,融入中医脉学的理念,了解病人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由于脉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体的各种生理和病理情况,是观察体内功能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因而脉诊对识别病症、判断病情、分辨病机和推断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脉诊时对某一脉象的认识是以医生指下的体会结合该医生对脉象概念的领会来加以鉴别与区分的,由于其概念本身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又很模糊,内中还掺杂了医生的判别经验及指面感觉等很多主观因素,因此中医脉象在教学中困难较大,临床脉诊时分歧较多,使脉诊经验无法交流,成为阻碍中医诊断技术和理论发展的瓶颈。 研究者研制了用齿轮泵模拟心脏泵血、电磁阀门模拟心脏瓣膜、乳胶管代替桡动脉、配置不同浓度的硅油代替血液,组成循环回路,并运用胶塑材料仿制人体皮肤,乳胶发泡材料模拟肌肉和皮下组织,CMOS 集成电路组成时序发生器,作为时域控制器,并根据各种脉象的生理学基础,选用相应的器件、材料合参数,共能模拟常见脉象如滑脉、弦脉、洪脉等十余种的中医脉象模型。试图将传统脉学中抽象的文字描述和比喻,变成一种能让人直接触摸而感知的具体指感形象。但是,这种模型并不能如实的反映人体内的各种变化,如乳胶管不能模拟出桡动脉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不同紧张度、乳胶发泡材料模拟的机械手臂并不具备真人的手感等,从而使模拟出的脉象与真正意义上的脉象相差甚远。 新仪器的研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在 MX-Ⅱ、ZJ-3 型多功能脉图仪等的基础上联合研制出实验用 NX-3 多功能脉图仪。该仪器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完成多部位、多途径获取脉波信息,还可从 30 个脉波中迅速提取共同特征点(既可以自动识别,又可以手工识别),并依据其共同特征点重新绘制脉搏特征图,减少信息的丢失。综合历代脉图仪的优点,又推出了适于临床应用的脉诊仪和中医四诊合参的自动诊断系统,经初步验证,效果良好。 研制的 NX-3 多功能脉图仪,为客观建立和评价教学用脉诊模型,提供了检测评价的保证。 研制的 NX-3 多功能脉图仪,为建立具有中医独特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评价标准提供了平台。 新教学模式的建立 ·2· 七种中医脉诊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本文在研究中使用新型的 NX-3 多功能脉图仪将临床常见脉象用人或适合的动物复制出典型脉诊模型,并据此创建了适用于中医诊断教学的脉诊模型,填补了中医脉诊教学模型这一空白,实现了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现代的实验医学的转变,使传统中医脉诊“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师承法转变为有据可依的形象直观的规模教学,使后学者能尽快全面、正确掌握诊脉特点、诊脉技巧和脉诊学术观点,并为研制临床脉图仪和脉诊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实验中建立的模型1 滑脉模型1.1 硝酸甘油滑脉模型 使用 8mg/100ml的硝酸甘油给犬以 0.32mg·kg-1h·-1 滴速静脉恒流输入,滴注后 5 分钟开始,脉图参数、脉图特征图表明,脉象明显滑脉化;指感明显由三部均有脉,脉体充盈;轻取较弱,中取较有利,重取亦较弱;脉率较人快,犬在一息八九至;节律规整;和缓有利变成三部均有脉,脉体充盈时间短,脉搏应指,态势畅利,如珠应指;举按皆得;脉率较人快,脉率较前稍快,节律规整。如滴注持续时间延长或增大滴注浓度,脉图特征图表明,脉象向芤脉化发展,指感明显,三部均有脉,脉体充盈,脉搏应指、形大,势软;轻按即得,中取中空,重按较弱;脉率较人快;脉律规整 。我们前期实验证明,脉象滑变的程度与“芤”有直接的关系,本实验观察到硝酸甘油用量变大时,不仅脉图的降中峡明显降低,而且由于外周血管扩张程度大,使循环血量明显不足,其脉图主波高亦降低,而脉象呈现芤脉化。与前期工作获得的结果一致。1.2 酒精滑脉 使用 40%的酒精以 8ml/kg 给家兔灌胃,15 分钟至 60~90 分钟,指感、脉图参数、脉图特征图表明,脉象明显由平脉转变为滑脉。2 弦脉模型 去甲肾上腺素弦脉 用2mg/100ml的去甲肾上腺素以3.2mg?kg-1?h-1的滴速静脉恒流给药后,脉图参数、脉图特征图表明,脉象明显转变为弦脉;切脉指感由平脉转变为三部均有脉,两端挺直且长;脉位较浅,脉管紧张度较高,脉率随滴速增加而逐渐减慢,脉律比较规整。3 芤脉模型3.1 Valsalva 氏实验性芤脉 令受试者(正常人)向密闭的减压装置内吹气并维持压力于4.0~4.7kPa(30s),造成循环血量聚集在外周,中心血量减少 30%~40%,在开始吹气3~7s 内,所有受试者寸口关脉均由平脉转变为芤脉,由此建立人芤脉模型。芤脉的评定标准如上,由脉图参数、脉图特征图及指感判定。芤脉指感的判断标准为:“浮大而软,按之中空两边实”,即芤脉形大(三部均有脉,脉体充盈)、脉位浅,浮取有利,按之中空,形状象外实中空的慈葱叶一样,脉势软,脉率较人快,脉律规整。3.2 失血性芤脉 利用放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现代脉诊实验研究模型
1.1 模拟实验模型
1.2 动物实验模型
1.3 人体实验模型
2 脉图仪的研究进展
2.1 传感器的类别
2.2 脉图仪的种类
2.3 研制脉图仪的方向
2.4 脉图参数的分析方法
2.5 不同部位的脉图研究
3 脉诊属性研究
3.1 脉象分类和构成要素
3.2 脉象“位数形势”属性
3.3 脉诊“位数形势”的现代概念和客观化研究
4 滑脉、弦脉、芤脉研究进展
4.1 滑脉研究进展
4.2 弦脉研究进展
4.3 芤脉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新型脉图仪的研制
1 基于硬性传感器的三探头实验用 NX-3 多功能脉图仪
1.1 医学原理概述
1.2 硬件系统概述
1.3 脉诊信号时域分析指标
1.4 软件系统概述
2 基于柔性传感器的单探头临床用脉诊仪的研制
2.1 Bio-ME 脉诊仪的优点
2.2 Bio-ME 的采集界面
2.3 中医脉象属性分析
2.4 自动分析的脉诊理论依据
3 中医四诊合参的自动诊断系统与脉诊仪的复合
3.1 中医诊断信息的获取
3.2 中医四诊合参的自动诊断系统的功能
3.3 展望
第三部分 基于NX-3 的脉诊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滑脉模型
1.2 弦脉模型
1.3 芤脉模型
1.4 洪脉模型
1.5 沉脉模型
1.6 数脉模型
1.7 迟脉模型
1.8 脉诊模型实验动物的筛选
1.9 家兔、犬脉诊模型中部位的筛选
1.10 NX-3 多功能脉图仪压力定标实验
2 结果
2.1 脉诊模型的指下感觉
2.2 脉诊模型的脉图特征图
2.3 脉诊模型的脉图位、数、势时域参数
2.4 NX-3 多功能脉图仪压力定标
2.5 脉诊模型实验动物的筛选
2.6 家兔、犬脉诊模型中部位的筛选
3 讨论
3.1 滑脉
3.2 弦脉
3.3 芤脉
3.4 洪脉
3.5 沉脉
3.6 数脉
3.7 迟脉
3.8 脉诊模型实验动物的筛选
3.9 家兔、犬脉诊模型部位的筛选
3.10 NX-3 多功能脉图仪压力定标
4 结论
4.1 教学用脉诊模型动物和取脉部位的选择
4.2 脉图时域参数指标对脉诊模型的评价
4.3 指下感觉对脉诊模型的评价
4.4 脉图特征图对脉诊模型的评价
4.5 动物模型与机械模型的比较
4.6 犬与家兔脉诊模型的比较
总结
1 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2 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7-11
参考文献
- [1].中医脉诊实验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 陈冬志.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三部九候脉诊法探析及客观化研究[D]. 林铭振.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 [2].中医脉诊信号感知与计算机辅助识别研究[D]. 胡晓娟.华东师范大学2013
- [3].人体脉象建模及脉诊仿真研究[D]. 徐学军.中南大学2010
- [4].基于当代名医医案数据库的舌脉诊研究[D]. 陈涛.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5].基于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便携式集成辅助诊疗设备研究[D]. 朱庆文.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