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米兰·昆德拉(1929—)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西方现代作家之一,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和深刻的思想令人印象深刻。80年代以来,以李凤亮、高兴、刘小枫等学者为代表,国内学界对昆德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然而,他们的研究要么从形式主义入手,要么只论及昆德拉作品的某一方面,缺乏从社会思想方面切入、整体把握昆德拉的系统论述。本文试着从外部研究登堂入室,将昆德拉的关键词进行系统的梳理与阐释。昆德拉对20世纪文学的贡献在于,他深刻地思考并描绘了人类在现代世界的迷惘与无助。人类在现代世界中的漂泊之感,昆德拉称之为“存在的可能性”。本文力求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在自我、自我与他者,以及自我与世界三个层面分析阐释昆德拉作品中“存在的可能性”。昆德拉的作品,描绘了现代人在现代世界的现代性体验:首先,随着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变化,世界越来越快,自我的重量越来越轻,永恒的不朽越来越趋向瞬时的遗忘。人对自我的寻找陷入了困境。自我的缺失使人更乐于投入公众的怀抱,寻求庇护。因此,本文随后讨论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人在公众中所苦苦寻找的,不止是对抗孤独的安全感,而且是自我的个性。自我只有在他者身上才能得到体现,从而出现了人人都是舞蹈家的局面。舞蹈家在意象学家的引领下起舞,他们拥抱世界的方式是抒情、心理状态是媚俗。第三章讨论的是昆德拉的救赎之道——笑与性,重复与回归。通过笑来对抗荒谬的世界,通过性来寻找被抹去了的肉体差异性,通过重复来获取更多“存在的可能性”,通过回归来抚慰逃离的伤痛。只有缓和人与世界的对立,才能获取存在的幸福。通过一以贯之的“现代性”线索,全面展示昆德拉的重要主题,从而勾勒出昆德拉小说森林的全貌,得到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也是本文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