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我国文化中,自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自信的心理学内涵与语意内涵相容而不相同。以往的自信人格研究对我国文化传统下的自信缺乏探讨,尤其缺乏综合的理论指导,对个体和民族自信品格的建设挖掘不够。自信人格研究整体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当前迫切需要系统地探讨有关自信的内涵、特征、结构与功能、以及理论解释等重要问题。本文在健全人格框架下,以个体对自己判断和能力的确信和有信心的界定为出发点,以系统的实证研究来搜集资料探讨这些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用开放调查和内容分析法探讨自信概念的心理内涵及基本特征;接下来用测量学方法来测查自信的结构,获得其操作化界定;然后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工具在概念关系中,运用相关、回归、结构方程、实验等方法,探讨自信的功能及其特点。所进行的四个研究包涵17项小研究,共涉及被试1655名。对自信心理内涵及基本特征的探讨,包含“自信心体验”和“我自信测验”两个开放式调查(研究一)。对资料的内容分析发现,自信是对自我的肯定性评价,自信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明显地表现出人际、品德、健康自信等主题,可能具有清晰度、稳定性、复杂性等特点。自信问卷是自信的操作化界定。自信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考察包括6项具体研究(研究二)。自信问卷编制以健全人格和青年发展任务为理论指导,题目领域包括对待世界、他人、自我、未来和挫折五个方面,简称五维自信。通过预试、正式测试、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得到五维自信问卷,并以内部一致性、重测、验证性因素分析、与大学生自信问卷的相关获得其信效度。总体自信问卷的设计遵循了同样的程序,得到了一种简短、方便的自信测查工具。自信问卷的效度考察综合了汇聚效度和区分效度两种方法。使用的工具包括罗森伯格自尊量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广义自我效能感量表、自信抑制量表、自我怀疑量表、决策自我怀疑量表。数据表明:自信与广义自我效能感、自尊、自我价值感均具有符合理论期望的正相关;与自信抑制、自我怀疑、决策自我怀疑具有符合理论期望的负相关,为本研究自信问卷的效度提供了证据。自信功能的探讨依据健全人格者的层次性,即从健康到幸福的进取者为基本线索展开,亦包括6项具体研究(研究三)。研究工具包括自编健康问卷、贝克抑郁量表、简易应对问卷、人际信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问卷、罗森伯格自尊量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情感平衡量表、自陈学业成就等级、实际课业分数、成就动机量表和中国人Type A量表。数据表明:自信与自陈生理健康正相关,与生小病次数、抑郁、焦虑负相关;自信与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正相关,它们是保障健康的重要因素;自信与人际信任正相关;多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表明,自信可以预测幸福感,且可以解释自尊对幸福感的部分回归效应;自信与成绩之间基本无关,个别自信因子还与课业成绩负相关;自信与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无关而与个体取向的成就动机有关;成就动机部分解释了自信与时间紧迫感和竞争的正相关,但成就动机不能调节自信与敌意的负相关。自信功能特点的探讨包含3项研究(研究四),分别从自信的结构特征、自信在自我呈现中的地位、自信与环境的交互三个角度展开。研究工具包括自编自信清晰度问卷、GHQ-20、自我监控量表、状态自信问卷及三种不同难度的作业。数据表明:自信清晰度与GHQ-20的肯定因素正相关、与其中的焦虑和抑郁负相关,说明自信清晰度亦具有健康功能;结构回归分析发现自信清晰度能够部分解释自信的心理健康功能,表明清晰度是自信功能的部分中介因素;自信与自我监控正相关,高自信与高自我监控无关,说明自信及其功能可能不是自我呈现的原因;自信与作业成绩无直接关系,而是通过状态自信对中等难度的作业成绩产生影响,表明自信功能对环境因素具有相依性。在健全人格框架下,通过分析这些较系统的数据结果,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自信的内涵是个体对自己的判断和能力的确信,有信心。2、本研究提出的自信结构五维度模型获得了较好的数据拟合支持。3、自信表现出个体性、稳定性、清晰性、动力性等特征。4、自信与身心健康、人际和谐、幸福感等具有正相关。5、自信功能的实现除了由其品质决定之外,还受环境因素的调节或制约。6、自信是一种适应性的、基于民族文化的核心性人格特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弗洛姆生产性人格理论对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思考[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 [2].《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的人格发展过程——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出发[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3)
- [3].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下《德米安》中辛克莱的成长过程分析[J]. 汉字文化 2020(15)
- [4].人格理论在体操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运动 2018(02)
- [5].朵朵葵花向太阳——谈一年级学生集队问题[J]. 中国学校体育 2017(03)
- [6].孟子和弗洛伊德对人性阐释的比较研究[J]. 文教资料 2016(35)
- [7].从人格理论角度试论梁山丁的《丰年》[J]. 北方文学 2016(25)
- [8].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面纱》中的人物形象[J]. 中学生英语 2017(06)
- [9].领袖人格理论——遵守战争法的一种理论[J].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 2016(00)
- [10].西方主要人格理论研究及其评析[J]. 学园 2017(06)
- [11].内隐人格理论对他人印象加工策略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6(12)
- [12].“内隐人格理论”与消费者决策研究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09)
- [13].中医理论在中医心理学人格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 2013(10)
- [14].以积极人格理论为基础构建临床心理治疗方法[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01)
- [15].内隐人格理论、人物特质性质与心理理论的联系[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5(02)
- [16].MBTI人格理论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J]. 人口与经济 2009(S1)
- [17].不再守望回家的路——试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J]. 青年文学家 2012(09)
- [18].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J]. 毕节学院学报 2010(09)
- [19].佛学中的人格理论[J]. 网络财富 2010(23)
- [20].弗洛姆的人格理论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0(08)
- [21].国民性教育:走向共性与多元的动态平衡——基于国民性众数人格理论的思考[J]. 江苏高教 2016(04)
- [22].双性化人格理论对师范生的意义及对策探讨[J]. 亚太教育 2016(25)
- [23].基于健全人格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J]. 今日教育 2016(02)
- [24].华生、斯金纳的人格理论概述[J]. 学园 2013(27)
- [25].人格理论新进展概述[J]. 校园心理 2011(05)
- [26].从阿德勒人格理论看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自卑与超越[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3)
- [27].综述关于网络成瘾的不同流派的人格理论[J].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03)
- [28].试论文化与人格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国民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18)
- [29].人格理论中的权变思想——国外关于人格模式的比较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 [30].试析斯金纳与罗杰斯人格理论之异同[J]. 新学术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