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主平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课改,师生,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论文文献综述
杨华[1](2019)在《“老师,你的大衣帽子戴反了”——师生民主平等关系的所思所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课间休息期间,两位学生走上讲台,友好地向我提醒:"老师,你的大衣帽子戴反了。"这件不经意的小事引起了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反思,认识到核心素养下新课改的关键是教师要树立并实践师生间民主平等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修养,来增强师生间的亲和力,提高教学实效。(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9年09期)
王刘平[2](2019)在《班主任:民主、平等、亲和》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的课程标准将"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保障,旨在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和信任学生,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终身发展为导向,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让他们在近距离感受到教师的和谐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亲切感和亲和力。做一名深受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民主、平等、亲和应该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词,更是班主任应该予以关注的地方。一、倾听建言,集思广益一位民主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位善于倾听学生意见的班主(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期刊2019年07期)
姚海洲,李文琴[3](2019)在《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方式关爱孩子——教读《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有大量关于师生关系的描写,例如孔子与颜回、孔子与子路等,《论语》中的师生关系并不单一化,而是复杂饱满的,包含了很多内容。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为基础展开研究,以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维持更好的师生关系,对我国现实问题有很多启示和价值。(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9年04期)
李剑锋[4](2018)在《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关系的构建不仅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缓解当前日益紧张师生关系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详细论述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必然性、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8年26期)
陈黎明[5](2018)在《民主平等视域下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以民主平等为基本特征,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目前高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呈现出情感疏离、道德失范、学术地位失衡以及关系世俗化等问题。要建构与民主平等理念相适宜的亲密、和谐、良性的研究生师生关系,应以"关心理论"促进师生间情感互动、以"立德树人"守护师生间道德底线、以"交流对话"协调师生间学术地位、以"后喻文化"推动师生间合作共赢。(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陈小川[6](2018)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长篇讲话中,对党校工作者,也是理论界提出了13个问题,针对"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这对国家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民主发展道路。西方国家所极力推崇的西式民主通常把多党竞争视为政治民主的表现形式之一,但各个政党是特定利益群体的代表,它们的目的是赢得选举的胜利和维护自己政党的利益,彼此之(本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世界》期刊2018年06期)
朱洪秋[7](2017)在《民主平等的班级法治价值观及其意义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级法治是班级治理的关键和枢纽。把民主与平等、共识与规则、责任与担当作为班级法治的叁个关键要素和基本内涵,并构建以班级章程、班级公约、临时公约为主要法治形式的基本法、普通法、临时法,初步形成比较系统的班级法治体系框架。加强民主平等的班级法治价值观建设,对于提高班级治理效率和培养国家公民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德育》期刊2017年10期)
秦子忠[8](2017)在《安德森的民主平等及其不足》一文中研究指出运气平等理论在事实上面临着没有给予弱者以真正平等尊重的困境。因为它的"敏于抱负、钝于禀赋"之基本主张不仅包含着贬低或羞辱申请者的可能性,而且允许对可责备的弱者不施以救助,即便他们处于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摆脱这种困境的一个路径是安德森的民主平等理论。该理论主张只有维持和促进平等的社会关系才能对弱者表达真正的平等尊重,但是由于它没有恰当地处理弱者的个人责任信息,因而事实上也没有给予弱者以真正的平等尊重。(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莫梦雨[9](2017)在《民主、平等、和谐——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课堂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师生双边关系也是制约课堂教学成绩的关键因素,因此,处理好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是完全被动的,更是消极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越来越注重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出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建立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形成活泼宽松的课堂氛围(本文来源于《数学大世界(下旬)》期刊2017年07期)
周圣山[10](2017)在《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背后的管理错位与对策研究——从一位班主任教师的经历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A教师为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不仅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反而让班级由"民主和谐"逐步走向"自由散漫"。究其原因,是其没有正确理解民主实质、摆正不了师生角色、与学生距离过近、丧失威信、姑息错误使然。为此,在推进学生民主时,教师应切实把握民主实质,不能矫枉过正;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时,教师应把握好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定位师生角色关系时,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树立威信时,教师应加强修养,以良好的近因效应,建立起自觉威信;在面对学生错误时,教师应强化行为规范教育,预防破窗效应。(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论坛》期刊2017年06期)
民主平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行的课程标准将"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保障,旨在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和信任学生,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终身发展为导向,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让他们在近距离感受到教师的和谐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亲切感和亲和力。做一名深受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民主、平等、亲和应该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词,更是班主任应该予以关注的地方。一、倾听建言,集思广益一位民主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位善于倾听学生意见的班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主平等论文参考文献
[1].杨华.“老师,你的大衣帽子戴反了”——师生民主平等关系的所思所想[J].新课程(下).2019
[2].王刘平.班主任:民主、平等、亲和[J].考试与评价.2019
[3].姚海洲,李文琴.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方式关爱孩子——教读《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J].新课程(下).2019
[4].李剑锋.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中华少年.2018
[5].陈黎明.民主平等视域下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8
[6].陈小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J].劳动保障世界.2018
[7].朱洪秋.民主平等的班级法治价值观及其意义价值[J].中小学德育.2017
[8].秦子忠.安德森的民主平等及其不足[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9].莫梦雨.民主、平等、和谐——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
[10].周圣山.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背后的管理错位与对策研究——从一位班主任教师的经历谈起[J].教师教育论坛.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