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业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与产品发展方向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汤冉冉[1](2021)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河南农村地区推广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文中认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宅用户对住宅的性能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住宅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更倾向于打造一个集健康、高效、绿色为一体的住宅环境。但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专业技术的缺乏,农村住宅普遍存在保温隔热性能差、质量隐患突出、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传统的建造方式已不能满足居民的住宅性能需求。现阶段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2019年河南、浙江、四川等省份均已明确指出积极开展装配式钢结构农宅试点。但由于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面的问题,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并不顺利。考虑到中国幅员广阔、地貌、资源、产业基础等大不相同,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处于中原的河南农村地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因素进行研究。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装配式钢结构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背景、住宅建设现状和居民未来建房意愿的调研分析,探索河南农村地区推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可行性;在装配式钢结构农宅推行过程中政府、企业、居民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整理和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出钢结构住宅在河南农村推行的33个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收回有效问卷227份;运用SPSS24.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得出政策法规、经济激励、产品性能、农宅用户需求、企业转型意愿、市场环境、技术支撑等7大类公共因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影响因素的内在作用机理及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推广水平的影响程度,提出7类公共因子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推广水平的路径假设和理论模型,借助AMOS24.0软件对样本数据和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并通过模型修正使模型达到最优化;根据各潜变量的路径系数和各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效应值得出政府的资金补贴、政策执行力度、宣传力度、住宅的质量安全、构件运输成本、住宅舒适度、社会文化及群体价值观等对河南农村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影响显着。根据影响路径及影响因素的等级划分,针对河南农村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居民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政府方面应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加强宣传引导、设立专项资金补贴等;企业应完善装配式钢结构农宅的质量验收和维护工作、突出产品性能优势、加大技术上的研发力度、打造装配式钢结构产业群等;农村居民应主动消除认知障碍、提升自身信任度等,希望这些建议能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河南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新思路。
张晨辉[2](2021)在《2010年-2019年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程学领域近年来研究热点,它是建筑业创新性的重大变革,借鉴先进制造业基因,推广装配式建筑是推进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持续改善和提高住房条件的必经之路。研究近年来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现状,有利于对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握,基于此,本文对2010年至2019年国内外装配式建筑领域发展的科学理论和专利实践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以及可视化分析法对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CNKI)1270篇装配式建筑核心期刊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搜集到的11家建筑学领域顶级期刊关于装配式建筑领域230篇文献进行了数据分析,统计了该研究领域发文量、热点关键词、聚类分析、研究前沿和机构作者等内容;此外,借助inco Pat V4.0专利数据库提取了十年来17477条装配式建筑技术专利信息,通过相关数据展示了全球装配式建筑领域专利布局现状,分析了专利趋势和发展特征以及高产相关专利机构,统计了全球高产申请人专利数。并得出以下结论:期刊理论研究方面(1)装配式建筑领域学术期刊2010年至2019年发文量较好地服从文献的指数增长规律,发文数量整体趋于平稳、呈现出波浪式的变化态势,装配式建筑政策性变化会影响科技文献的发文量。(2)2010年至2019年装配式建筑研究热点集中在抗震性能、住宅产业化、连接节点、拟静力试验以及BIM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十年里装配式建筑研究经历了从破冰期到快速发展期的转变。他们之间密切联系、一脉相承。(3)从事装配式建筑研究的科研人员更多地是来自于同一机构团队,作者合作内部普遍存在小团体情况。每个小团体之间又有明显的地域属性,不同团体之间研究内容存在交叉,有少数个人游离于整体组织之外,不参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科研协作活动。(4)建筑特色院校、国内顶级综合类大学以及部分地方工科高校是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的核心机构,如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在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该领域的贡献较大。专利实践技术方面(1)从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变化来看,从2010年—2014年全球装配式建筑专利申请数量较为平缓,自2015年起开始有明显陡增变化。在后五年里,中国国内的装配式建筑领域专利申请数为全球专利增长贡献了相当大的力量,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2)随着专利技术发展,其技术研发机构逐渐变多,相关装配式建筑技术日趋成熟。中国作为近十年来申请数量第一的国家拥有装配式建筑领域高产机构也是最多的。(3)从国内装配式建筑领域专利申请人来看,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名的申请人企业在创新专利主体中占据主要地位且大多是国内大中型建筑企业。在专利申请人类型里企业作为专利创新申请的“大户”,随着技术成果和企业资金不断扩大,呈现出占比不断攀升的趋势。
陈冬梅[3](2020)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推进,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转型升级期,建筑产业现代化已从技术、产业等诸多层面凸显出建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其中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的模式的选择与实施,对快速推进并落实建筑产业化存在着重要的研究与实践意义。本文以结合了 AHP层次分析法、AHP模糊分析法、熵值分析法的组合分析决策模型为工具,以建筑企业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方式为研究的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掌握建筑企业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影响传统建筑企业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中的制约要素。研究从建筑产业化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出发,分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模式类型与基地建设的参与要素这两个方面,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在综合评价模型中的权重,组合赋权法即综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权重赋值方法。本文的定性分析采用AHP法,定量分析采用熵值评价法,然后综合两种方法来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以华晟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为实例对所构建的决策模型进行校核与验证。立足于企业视角,综合考虑投资主体模式与参与合作的要素,依据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的评价标准及建筑企业自身的要素,运用组合赋权法的分析,为不同企业选择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的建设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建立决策模型。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与分析,在推进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市场因素在多数情况下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并且与资金、土地、技术、设备等多个要素的影响作用交错,需要进行综合考量。此外相关(市场、资金、土地等)政策的完善;企业(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的投入,运营管理(市场、资金、技术、土地、设备等)的经验等都将对建筑企业能否高效推进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康晓辉[4](2020)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可利用资源的不断减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凸显,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低效率、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建筑业将逐步向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建筑产业化作为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资源、能耗等问题的解决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区域作为重点推进区域,其建筑产业化的发展状况可以作为重点推进地区的参考标杆,指导我国建筑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衡量其发展水平成为当前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论文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范围,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丰富其理论基础,准确把握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建筑产业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对建筑产业化内涵和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建筑产业化发展存在的瓶颈;其次,根据区域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我国京津冀区域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通过文献综述法和头脑风暴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建立了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技术创新的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确定了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权重,并运用基于白化权函数的灰色综合评价法对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对评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技术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建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为其他区域建筑产业化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发展程度的评价提供参考,促进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切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张扬[5](2020)在《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文中指出建筑的预制装配化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以全生命周期来看,在建筑规划与设计、材料与部件生产、建造与运输、运营与维护直到拆除与处理(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的进程中,装配式与产业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装配式的创新与研发、生产与建造、运营与服务中来。然而,预制装配化建筑的设计与结构特性、预制部件生产、现场装配施工等流程紧密相关,设计策略需要克服流程独立与“碎片化”等问题,考虑设计策略统筹与实施技术的协调,才能保证整个建筑项目的设计质量和实现设计成果。设计策略影响了项目进度和成本,是整个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研究预制装配化建筑特征,为了更好的运用预制装配化技术,为研究的展开提供合理的依据。调研预制装配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紧扣预制装配化设计流程,探讨实际项目经验、教训。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预制装配化建筑与办公建筑各自特点,总结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研究目前集中在发展方向、整体策略、平台运用、设计策略和建筑技术五个方面。本文以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整体入手,探讨其适应性设计策略。总结设计策略、方法,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积累经验。整体策略、适应性研究、设计策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策略不能简单的考虑设计阶段。设计与施工,设计与管理等多学科、多流程中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确定各参与方共同的方向并建立整体目标,要求各方与目标紧密联系。设计进程的协调是项目推进的手段,保证项目目标有序实现的抓手。组织的架构是其它维度顺利实施的保障和驱动力。项目的实现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信息共享的思维模式是至上而下的平台搭建,从下而上的数据建立,平台搜集的数据分析和应用。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在适应性设计背景下,各组织通过过程协调完成建立的目标,在预制装配化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建筑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验收、交付等阶段都由项目的建设方统一组织管理,建设方的关注点反映着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研究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实例的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项目,主要从五个维度展开:整体策略、依托设计、目标建立、过程协调、信息共享。
沈楷程[6](2020)在《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建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环节多,系统中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以现场为重心的建造管理已经不适用于装配式建造,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装配式建造的发展,装配式建造还缺乏完善的计划控制体系,存在大量返工风险。因此,从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角度出发,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造的过程优化方法与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论文界定了返工风险,并从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和工艺流程的角度全面梳理了装配式建造过程的范围。基于文献调研、访谈调研和项目资料,从设计、生产和施工装配三个阶段识别返工风险因素,从人工、材料设备、工艺、环境四个方面得到41类返工因素,作为返工风险分类结果。论文从返工频率、返工成本和返工工期三个维度详细分析了返工影响,其中,设计是建造过程中返工影响最大的阶段,生产阶段的返工对成本有显着的影响。通过构建期望影响函数识别了返工影响较大的13个核心工作,包括设计阶段的所有过程,生产阶段20%的过程和施工阶段23.1%的过程,为后续过程优化和构建管理体系奠定基础。论文基于并行工程理论,从装配式建造过程的特点出发,构建了DSM模型来分析装配式建造过程中的依赖关系,结合图论识别并优化了耦合任务,减少任务之间的耦合迭代。针对返工风险传播方式,建立了以最小化成本和工期为目标的过程优化模型,将DSM模型与自适应遗传算法相结合,对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改进精益项目交付体系构建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目标、内外环境和主体,评估了返工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自留、降低、转移等应对策略和监控措施,以指导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规范管理。论文将上述成果应用于装配式建造项目中,梳理了案例的基本情况和返工问题,改进了建造过程,从优化结果看出模型减少了返工对成本和工期的影响。评估项目返工风险并分析其监控措施,提出了应对策略和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和返工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论文所确定的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和构建的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深化了智能优化方法在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拓展了工程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所提出的返工风险管理体系,对科学指导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预测,提升项目建造的管理效率,丰富装配式建造的管理体系具有应用价值。
李一凡[7](2020)在《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改进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建筑是我国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国家的基本发展理念。怎么样的建筑才是装配式建筑,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也需要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体系来支撑。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7年颁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评价标准的发布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标导向和评价体系建立了参考依据和量化指标。但是评价标准只是简单的提出了指标要求,如何实现这个最终目标很多人都不清楚。本论文旨在对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改进。首先总结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和评价体系相关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浙江省装配式建筑现状,在评价项、评价方法和评价分值等方面做出研究和改进,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改进后的评价项的评价分值,最后通过2个不同建筑类型的项目案例来对比,改进前和改进后评价体系。改进后的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不仅细化了评价项,还考虑到浙江省建筑业在发展钢结构建筑方面的优势,平衡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钢混-混合结构在主体结构上的得分。研究还对如何实现装配式建筑这个最终目标的途径技术和标准进行了阐述,最终建立了可拓展、且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对推进浙江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韩铭[8](2020)在《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发展策略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的建造方式仍以低效率、粗排放、高能耗、重污染的湿作业为主;因此,推动建筑业走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已成为一项迫切需要研究及实践的任务。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等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选择;但是我国装配式建筑刚刚兴起,还面临诸多问题,像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这样以服务当地为主的新兴装配式建筑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把握机会规避威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制定出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保持其稳步健康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阐述了装配式建筑企业策略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并以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作为个案研究,研究其发展策略制定和选择问题。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详细分析了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区域环境及所面临着的竞争环境,为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发展策略制定提供依据。其次,以本地区首例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具体项目为案例,总结出该项目从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直至竣工所遇见的15项突出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从中归纳提炼了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自身发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就该公司所面临着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四个维度进行剖析,确定了该公司以SO模式为主WO模式为辅的发展模式,为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发展策略选择提供了方向。再次,结合以上分析,对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进行重新规划,并对SWOT分析结论进一步细化,最终提出该公司发展方向及发展策略。最后,为保证策略顺利实施,本文从管理制度、生产成本、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不仅对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在装配式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优势培养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该行业类似公司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陈冰鑫[9](2020)在《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住宅的需求量持续上涨,住宅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式住宅建设方式,效率低、资源消耗高、质量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国正在积极研究新型建筑工业化,改变传统的粗放式住宅建设方式,这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与我国相比,欧洲作为工业化建筑的发源地,始终保持着发展上的先进性,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欧洲各国在设计水平、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管理模式转型等方面的发展都很成熟。因此研究欧洲各国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对于我国新型住宅工业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时代发展的视角出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研究内容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讲解,并对工业化理念下欧洲集合住宅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合理的阶段划分,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时代(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化时代(20世纪70-20世纪80年代)和信息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这些基础上,本文分别对这三个时代进行深入的研究,每个时代的研究路径如下:首先,对各时代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各时代的欧洲集合住宅设计、生产、施工三个层面的工业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层面工业化方法的特点;其次,针对工业化时代标准化、后工业化时代多样化、信息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重点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了工业化时代实现标准化的路径、后工业化时代实现多样化的路径以及信息化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最后,在欧洲集合住宅工业化发展三个阶段的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欧洲集合住宅的工业化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然后结合我国的工业化住宅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工业化集合住宅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我国应实现住宅建设转型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工业化、后工业化、信息化”三化融合发展,并提出了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建议,从而对我国未来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思慧[10](2020)在《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要求不断提高、钢铁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的多重环境背景下,钢结构建筑作为结构体系天然装配式、钢材消耗量大、原材料可回收的建筑形式,充分满足绿色发展要求,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近几年,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厂房、公共建筑以及桥梁领域经常能见到钢结构的身影。但是,钢结构住宅的推广进展却极为缓慢。为推动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健康高速发展,2019年初,住建部市场监管司首次提出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工作。为加快补充政策出台速度,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研究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剖析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国内发展问题,挖掘深层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对策建议。首先,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其发展经验,在相关政策标准和取得成效两个方面,对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其次,对影响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系统地识别和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确定影响因素清单,根据清单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研优化问卷,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9个公共因子并将其作为关键影响因素研究,通过观察发现,关键影响因素间可能蕴含潜在影响关系,因此采用DEMATEL/ISM集成建模方式,得到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解读,分析各个层级间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最后,挖掘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中的深层影响因素,据此提出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建议。本文建立了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并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针对深层影响因素提出政府管控、产业组织、技术体系三方面的建议,为解决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问题提供切入点,有利于推动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二、建筑业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与产品发展方向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业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与产品发展方向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河南农村地区推广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市场背景 |
1.1.3 产业背景 |
1.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装配式钢结构农宅的推广可行性与相关理论 |
2.1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农村地区的建设现状研究 |
2.1.1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概念 |
2.1.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现状 |
2.2 河南省农村地区住宅建设现状及建房意愿调研分析 |
2.2.1 调研方案设计与发放 |
2.2.2 样本分析 |
2.3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河南农村推广的可行性研究 |
2.3.1 适合河南农村地区推广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选择 |
2.3.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与传统农村住宅的对比分析 |
2.3.3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河南农村地区的发展优势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因子分析法 |
2.4.2 结构方程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推广影响因素分析 |
3.1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河南农村地区的推广障碍分析 |
3.1.1 政府层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
3.1.2 企业层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
3.1.3 居民层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
3.2 影响因素的提取原则 |
3.3 河南省农村地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推广影响因素识别 |
3.3.1 影响因素提取的依据 |
3.3.2 影响因素的初步提取 |
3.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4.1 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
3.4.2 问卷回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钢结构农宅推广因素量化分析 |
4.1 影响因素的降维处理 |
4.1.1 信效度检验 |
4.1.2 因子分析 |
4.2 影响因素间的模型构建 |
4.2.1 理论模型构建 |
4.2.2 结构模型构建 |
4.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4.3.1 初始模型拟合检验 |
4.3.2 模型修正 |
4.4 影响路径分析与影响等级划分 |
4.4.1 影响路径分析 |
4.4.2 影响等级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南农村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推广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层面 |
5.1.1 政策保障 |
5.1.2 经济激励政策 |
5.2 企业层面 |
5.2.1 产品性能 |
5.2.2 企业业务转型意愿 |
5.3 居民层面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河南省农村地区住宅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C 河南农村地区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推广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2)2010年-2019年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建筑业发展背景 |
1.1.2 传统建造和装配式建造 |
1.1.3 装配式建筑现状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文献综述 |
1.3.1 国外装配式建筑文献综述 |
1.3.2 国内装配式建筑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2.1 装配式建筑相关概念 |
2.1.1 装配式建筑 |
2.1.2 建筑工业化 |
2.1.3 装配率 |
2.1.4 预制率 |
2.1.5 PC构件 |
2.1.6 预制混凝土构件 |
2.2 装配式建筑分类及特点 |
2.2.1 装配式建筑分类 |
2.2.2 装配式建筑特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文献计量法 |
2.3.3 内容分析法 |
2.3.4 数理统计法 |
2.3.5 知识图谱分析法 |
第三章 样本数据采集 |
3.1 样本数据来源 |
3.1.1 期刊数据来源 |
3.1.2 专利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过程 |
3.2.1 CiteSpace软件介绍 |
3.2.2 数据选取 |
3.2.3 数据转换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期刊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4.1 2010年—2019年国内外期刊装配式建筑发文量结果与分析 |
4.1.1 2010年—2019年国内期刊装配式建筑发文量结果与分析 |
4.1.2 2010年—2019年国外期刊装配式建筑发文量结果与分析 |
4.2 2010年—2019年国内外期刊装配式建筑研究作者合作分析 |
4.2.1 2010年—2019年国内期刊装配式建筑研究作者合作分析 |
4.2.2 2010年—2019年国际期刊装配式建筑研究作者合作分析 |
4.3 2010年—2019年国内外期刊装配式建筑研究主体机构分析 |
4.3.1 2010年—2019年国内期刊装配式建筑研究主体机构分析 |
4.3.2 2010年—2019年国际期刊装配式建筑研究主体机构分析 |
4.4 2010年—2019年国内外期刊装配式建筑热点关键词分析 |
4.4.1 2010年—2019年国内期刊装配式建筑热点关键词分析 |
4.4.2 2010年—2019年国际期刊装配式建筑热点关键词分析 |
4.5 2010年—2019年国内外期刊装配式建筑关键词聚类分析 |
4.5.1 2010年—2019年国内期刊装配式建筑关键词聚类分析 |
4.5.2 2010年—2019年国际期刊装配式建筑关键词聚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专利研发态势及计量分析 |
5.1 全球装配式专利计量分析 |
5.1.1 全球专利申请时间态势分析 |
5.1.2 全球装配式专利高产国家情况 |
5.1.3 全球专利高产申请人分布 |
5.1.4 全球核心专利分布分析 |
5.2 中国装配式专利计量分析 |
5.2.1 国内专利申请主体分析 |
5.2.2 国内高产专利申请人排名 |
5.2.3 国内专利申请量高产省份地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A 国内各地装配式建筑补贴政策汇总(部分) |
(3)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 |
2.1 建筑产业化基本概念 |
2.2 装配式建筑基本概念 |
2.3 预制构件基本概念 |
2.4 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的基本概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模式类型 |
3.1 国内装配式基地现状 |
3.2 基地建设的模式类型 |
3.2.1 建筑企业独资建设 |
3.2.2 本土建筑企业合作建设 |
3.2.3 建筑承包企业与国内技术领先的承包企业合作建设 |
3.2.4 建筑承包企业与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合作建设 |
3.2.5 建筑承包企业与髙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 |
3.2.6 建筑承包企业与多方合作建设 |
3.3 基地建设的参与要素 |
3.3.1 市场要素 |
3.3.2 资金要素 |
3.3.3 土地要素 |
3.3.4 技术要素 |
3.3.5 设备要素 |
3.3.6 管理要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模式评价模型分析 |
4.1 层次分析法的运作方法 |
4.1.1 确立要素集 |
4.1.2 确立模糊评判等级集 |
4.1.3 各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4.1.4 各指标的权重变化灵敏度分析 |
4.2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影响要素的模糊综合评价 |
4.2.1 准则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 |
4.2.2 方案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 |
4.2.3 等级参数的模糊综合评价 |
4.3 熵值评价法的原理及运作方法 |
4.3.1 熵值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4.3.2 熵值评价法的操作步骤 |
4.4 组合赋权法评估模型 |
4.4.1 AHP法的评估权衡比重 |
4.4.2 熵值评价法评估权衡比重 |
4.4.3 组合赋权法评估权衡比重 |
4.4.4 权重检验 |
4.5 模型特点及适用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华晟PC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状况分析 |
5.1.1 PC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方状况 |
5.1.2 投资方竞争力分析 |
5.1.3 供应商竞争力分析 |
5.1.4 市场及行业竞争力分析 |
5.2 PC构件生产基地建设评价模式验证分析 |
5.2.1 基于AHP的项目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2 基于熵值评价法的指标权重 |
5.2.3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指标的权重确定 |
5.2.4 权重检验、分析及应对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建筑产业化概念界定 |
2.1.1 建筑产业化的概念 |
2.1.2 建筑产业化的特征 |
2.1.3 建筑产业发展历程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内容 |
2.2.4 可持续发展评价 |
2.3 建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概述 |
2.3.1 建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内容 |
2.3.2 区域建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
2.4 常用可持续发展综合价方法 |
2.4.1 灰色综合评价法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2.1 评价指标初选 |
3.2.2 评价指标优化 |
3.2.3 评价指标分类 |
3.3 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 |
3.3.1 经济类指标含义 |
3.3.2 社会类指标含义 |
3.3.3 技术创新类指标含义 |
3.3.4 环境资源类指标含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4.1 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选择 |
4.1.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4.1.2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和步骤 |
4.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3 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过程 |
4.3.1 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的评价等级标准 |
4.3.2 灰色综合评价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实证分析 |
5.1 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概况 |
5.2 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 |
5.2.1 灰色综合评价过程 |
5.2.2 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5.3 促进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5.3.1 经济层面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5.3.2 社会层面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5.3.3 技术创新层面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5.3.4 环境资源层面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Ⅰ: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重要性问卷调查表 |
附件Ⅱ: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权重调查表 |
附件Ⅲ: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情况调查表 |
(5)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综述小结 |
1.3.4 国内建筑企业的实践分析 |
1.3.5 实践分析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第2章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特征 |
2.1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系统组成 |
2.1.1 结构系统 |
2.1.2 外围护系统 |
2.1.3 机电设备系统 |
2.1.4 室内装修系统 |
2.2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与实例 |
2.2.1 国外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 |
2.2.2 国内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 |
2.2.3 国外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实例 |
2.2.4 国内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实例 |
2.2.5 实例分析小结 |
2.3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特性 |
2.3.1 以设计标准化为前提 |
2.3.2 以生产工业化为手段 |
2.3.3 以施工装配化为依托 |
2.3.4 以管理信息化为方法 |
2.3.5 以成本精细化控制为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办公建筑 |
3.1.2 适应性设计 |
3.1.3 预制装配化建筑 |
3.2 整体策略 |
3.2.1 意义的认同 |
3.2.2 产业化的思维 |
3.2.3 全专业工作前置 |
3.2.4 工业化的方法 |
3.3 适应性设计策略 |
3.3.1 装配率提升策略 |
3.3.2 办公功能模块策略 |
3.3.3 部件标准化设计拟定方法 |
3.3.4 单体横纵空间组合多样 |
3.4 设计过程 |
3.4.1 设计流程 |
3.4.2 设计阶段 |
3.4.3 设计平台 |
3.4.4 设计者与设计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策略在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应用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2 政策要求 |
4.3 特性分析 |
4.3.1 办公建筑特性 |
4.3.2 使用人群特性 |
4.3.3 适应性需求特性 |
4.4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整体策略 |
4.4.1 找到建设方的关注点 |
4.4.2 深度挖掘项目最本质的需求 |
4.4.3 满足核心用户的需求 |
4.5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 |
4.5.1 比选预制装配部位 |
4.5.2 优化预制装配细节 |
4.5.3 细化预制装配部件 |
4.5.4 幕墙预制装配设计 |
4.5.5 室内装修设计一体化 |
4.6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
4.6.1 开敞办公模块 |
4.6.2 独立办公模块 |
4.6.3 会议空间模块 |
4.7 设计策略实现方法 |
4.7.1 确定目标 |
4.7.2 依托平台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装配式建造研究现状 |
1.2.2 返工风险研究现状 |
1.2.3 并行工程和精益建造理论研究现状 |
1.2.4 过程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1.2.5 文献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识别 |
2.1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研究的界定 |
2.1.1 返工风险的定义 |
2.1.2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范围 |
2.1.3 返工风险研究框架 |
2.2 返工风险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
2.2.1 返工风险识别的方法与依据 |
2.2.2 访谈调研 |
2.2.3 项目资料分析 |
2.3 返工风险分类 |
2.3.1 返工风险分类原则 |
2.3.2 返工风险分类过程 |
2.3.3 返工风险分类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影响分析 |
3.1 返工风险影响分析维度和调研过程 |
3.1.1 影响分析维度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过程 |
3.2 访谈设计及调研 |
3.2.1 访谈设计 |
3.2.2 正式调研及数据统计 |
3.3 返工影响分析 |
3.3.1 返工频率 |
3.3.2 返工成本 |
3.3.3 返工工期 |
3.3.4 期望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造过程优化 |
4.1 过程优化对象及方法 |
4.1.1 过程优化对象 |
4.1.2 过程优化方法 |
4.2 耦合任务优化 |
4.2.1 依赖关系识别 |
4.2.2 耦合任务集识别 |
4.2.3 耦合任务集优化模型 |
4.2.4 应用验证1 |
4.3 基于返工风险影响的过程优化模型构建 |
4.3.1 返工风险传播关系 |
4.3.2 返工矩阵的定义 |
4.3.3 模型参数 |
4.4 优化算法及求解过程 |
4.4.1 遗传算法在DSM中的应用 |
4.4.2 目标函数及适应度函数 |
4.4.3 遗传编码及种群 |
4.4.4 遗传算子 |
4.4.5 终止条件 |
4.4.6 算法流程 |
4.4.7 应用验证2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管理体系 |
5.1 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
5.1.1 构建返工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5.1.2 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维度 |
5.1.3 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
5.2 返工风险评估和应对 |
5.2.1 风险评估要素 |
5.2.2 返工风险评估方法 |
5.2.3 返工风险应对 |
5.3 返工风险监控与学习 |
5.3.1 返工风险监控 |
5.3.2 返工风险学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基本信息 |
6.1.2 项目主要进度安排 |
6.1.3 责任主体 |
6.1.4 项目返工问题 |
6.2 耦合任务优化模型应用 |
6.2.1 项目建造过程依赖关系识别 |
6.2.2 项目耦合任务集识别 |
6.2.3 项目耦合任务优化 |
6.3 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应用 |
6.3.1 初始参数 |
6.3.2 模型仿真 |
6.4 项目返工风险管理体系应用 |
6.4.1 项目返工风险评估 |
6.4.2 项目返工风险应对 |
6.4.3 项目返工风险监控和学习 |
6.4.4 项目返工风险管理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访谈专家信息 |
附录 B 装配式建筑项目返工影响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理论基础 |
2.1.1 装配式相关概念的定义 |
2.1.2 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和住宅产业化的区别 |
2.2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借鉴和启示 |
3 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评价项的分析与改进 |
3.1 主体结构评价项的分析与改进 |
3.1.1 竖向构件 |
3.1.2 水平构件 |
3.2 围护墙和内隔墙评价项的分析与改进 |
3.2.1 围护墙 |
3.2.2 内隔墙 |
3.3 装修和设备管线评价项的分析与改进 |
3.3.1 干式工法楼面 |
3.3.2 管线分离 |
3.4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建筑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
4.1 主体结构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
4.1.1 竖向构件 |
4.1.2 水平构件 |
4.2 围护墙和内隔墙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
4.2.1 围护墙 |
4.2.2 内隔墙 |
4.3 装修和设备管线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
4.3.1 干式工法楼面 |
4.3.2 管线分离 |
4.4 新增评价项评价分值的确定 |
4.4.1 权重的确定方法 |
4.4.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4.3 形成对比判断矩阵 |
4.4.4 软件数据处理 |
4.4.5 新增评价的项评价分值 |
4.5 本章小结 |
5 实例分析 |
5.1 居住建筑(高层住宅) |
5.1.1 设计案例概况 |
5.1.2 方案一: 基于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制定的设计方案 |
5.1.3 方案二: 基于浙江省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制定的设计方案 |
5.1.4 方案对比 |
5.1.5 居住建筑对比总结 |
5.2 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 |
5.2.1 设计案例概况 |
5.2.2 方案一: 基于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制定的设计方案 |
5.2.3 方案二: 基于浙江省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制定的方案 |
5.2.4 方案三: 基于浙江省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制定的方案 |
5.2.5 效果方案对比 |
5.2.6 公共建筑对比总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装配式建筑评价权重专家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8)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发展策略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4 文献综述 |
1.5 创新点 |
第2章 装配式建筑企业核心概念与理论综述 |
2.1 装配式建筑基本概念与工程特点 |
2.2 企业发展相关基础理论 |
2.3 企业发展相关分析工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内部资源概况 |
3.2 装配式建筑宏观环境分析 |
3.3 装配式建筑区域环境及行业环境分析 |
3.4 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SWOT分析 |
4.1 项目案例概况 |
4.2 项目案例分析 |
4.3 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的问题分析 |
4.4 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发展模式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发展策略的制定与保障措施 |
5.1 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
5.2 企业使命与愿景 |
5.3 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定位 |
5.4 企业阶段性发展规划 |
5.5 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的发展策略制定 |
5.6 企业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成绩 |
(9)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发展阶段划分 |
2.1 相关概念辩析 |
2.1.1 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工业化 |
2.1.2 新型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现代化 |
2.2 研究范围界定 |
2.2.1 工业化住宅的分类 |
2.2.2 本文的研究范围确定 |
2.2.3 几种典型的建筑结构体系 |
2.3 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发展阶段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化时代-标准化(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 |
3.1 工业化时代欧洲集合住宅发展概述 |
3.1.1 发展背景 |
3.1.2 发展概述 |
3.2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方法分析 |
3.2.1 设计层面:设计标准样本 |
3.2.2 生产层面:构件预制化生产 |
3.2.3 建造层面:工业化的建造方式 |
3.3 工业化集合住宅的标准化路径 |
3.3.1 采用标准化定型设计 |
3.3.2 实现构件标准化 |
3.3.3 标准化基础:模数协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工业化时代-多样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 后工业化时代欧洲集合住宅发展概述 |
4.1.1 发展背景 |
4.1.2 发展概述 |
4.2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方法分析 |
4.2.1 设计层面:从构件到房屋的设计思路 |
4.2.2 生产层面:构件集成为部品 |
4.2.3 建造层面:多元化的建造方式 |
4.3 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多样化路径 |
4.3.1 缩小定型单位 |
4.3.2 开放住宅设计 |
4.3.3 立面多样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化时代-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 |
5.1 信息化时代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发展概述 |
5.1.1 发展背景 |
5.1.2 发展概述 |
5.2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方法分析 |
5.2.1 设计层面:模块化设计 |
5.2.2 生产层面:协同生产 |
5.2.3 建造层面:智能化建造 |
5.3 工业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
5.3.1 先进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整合 |
5.3.2 考虑住宅更新的开放设计 |
5.3.3 预制技术用于住宅再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化理念下欧洲集合住宅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6.1 工业化理念下欧洲集合住宅发展总结 |
6.1.1 从数量到质量,再到可持续的三步发展 |
6.1.2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设计方法 |
6.1.3 由专用体系向通用体系发展 |
6.1.4 先进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整合的发展趋势 |
6.2 从欧洲的工业化集合住宅发展看我国未来的发展 |
6.2.1 我国工业化集合住宅发展现状分析 |
6.2.2 应实现住宅建设转型期的跨越式发展 |
6.2.3 跨越式发展的结果:模块化住宅 |
6.3 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
6.3.1 开放建筑发展缓慢 |
6.3.2 部品体系不成熟 |
6.3.3 可持续发展不全面 |
6.4 对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
6.4.1 发展开放建筑CSI住宅体系 |
6.4.2 优化部品体系 |
6.4.3 全面发展可持续的工业化集合住宅 |
6.4.4 大力发展BIM技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案例年表 |
致谢 |
(10)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 |
1.3.1 论文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2 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
2.1.1 国外发展现状 |
2.1.2 国内发展现状 |
2.2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1 宏观层面 |
2.2.2 微观层面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3.1 影响因素识别 |
3.1.1 基于文献研究的初步识别 |
3.1.2 基于专家访谈的清单调整 |
3.1.3 影响因素最终清单 |
3.2 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
3.2.1 分析模型选取与主要步骤 |
3.2.2 数据收集与检验 |
3.2.3 公因子构造与提取 |
3.2.4 公因子命名解释 |
3.3 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3.3.1 DEMATEL/ISM集成系统结构建模 |
3.3.2 关键因素影响关系确定 |
3.3.3 多级阶梯结构模型建立 |
3.3.4 多级阶梯结构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策略 |
4.1 政府管控方面 |
4.1.1 加强方向引导政策针对性 |
4.1.2 拓宽开发激励政策覆盖面 |
4.1.3 健全政府监管保障机制 |
4.2 产业组织方面 |
4.2.1 提升企业管理组织能力 |
4.2.2 建立完整成熟的产业链 |
4.3 技术体系方面 |
4.3.1 提高设计与施工技术 |
4.3.2 编制完备的标准规范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影响因素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建筑业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与产品发展方向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河南农村地区推广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D]. 汤冉冉.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2010年-2019年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D]. 张晨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D]. 陈冬梅. 扬州大学, 2020(04)
- [4]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京津冀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康晓辉.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D]. 张扬.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D]. 沈楷程. 清华大学, 2020(01)
- [7]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改进研究[D]. 李一凡. 浙江大学, 2020(01)
- [8]L装配式工业有限公司发展策略选择研究[D]. 韩铭.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9]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研究[D]. 陈冰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D]. 高思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