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墓葬一直被作为我们研究史前人类生活、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依据,史前海岱地区的合葬现象因其出现的特殊时间、地点及其独有的特征,对我们研究史前社会的面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首先对合葬墓的概念、地位以及作用进行探讨,同时指出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在具体分析之前明确本地区的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和研究范围,在回顾该地区史前合葬墓的发现与研究时,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列举主要的研究者、研究内容和成果等。本文利用现有的考古学材料,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该地区史前不同考古学文化合葬墓发展、演变的特点。从纵向的角度,归纳史前合葬墓演变的整体脉络特征,研究其所反映的社会组织结构的演变。从横向的角度,将该地区史前合葬墓予以分区统计,分析其地域性特点(包括共性与差异),进而揭示整个史前海岱地区合葬墓所反映的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中原地区和海岱地区史前合葬墓的出现时间、合葬规模、合葬习俗及随葬品的器物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做出海岱地区史前合葬墓的出现应该是受到中原地区文化影响的结果。借助相关的研究数据,对海岱地区史前合葬墓的性质、地位、作用等做以阐述。总之,本文对史前海岱地区的合葬墓进行尝试性、综合性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对海岱地区史前合葬现象的产生、兴盛、拓展、衰落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尽可能地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进而对其在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研究中的功能性作用做出推断,并进一步思考通过墓葬分析来认识古代社会的方法和途径问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岱地区青铜文化的格局与演进[J]. 考古学集刊 2019(00)
- [2].山东古村镇:海岱之风 传世乡情[J]. 山东画报 2016(17)
- [3].海岱地区史前聚落结构的演变[J]. 东方考古 2016(00)
- [4].简论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之交海岱地区文化因素的南下[J]. 东南文化 2017(03)
- [5].海岱文化及其发展趋势[J]. 齐鲁文化研究 2010(00)
- [6].论“海岱诗社”与《海岱会集》[J]. 东方论坛 2010(01)
- [7].王驭超和他的《海岱史略》[J]. 兰台世界 2010(08)
- [8].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地理环境与远古居民[J]. 管子学刊 2010(02)
- [9].新石器时代河北平原与海岱地区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 文化产业 2020(11)
- [10].略论海岱地区的西周青铜鼎[J]. 中原文物 2020(04)
- [11].齐地瑰宝亮相 再现海岱历史风云[J]. 地球 2019(07)
- [12].海岱地区出土东周铜容器研究[J]. 考古学报 2012(04)
- [1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海岱古文字概览》[J]. 淄博师专学报 2018(01)
- [14].海岱地区史前城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J]. 临沂大学学报 2017(03)
- [15].再论海岱地区的史前牙璋[J]. 中原文物 2020(04)
- [16].探解古钱文化 寻绎海岱历史——《海岱古钱新解》序[J]. 走向世界 2017(05)
- [17].试论河洛与海岱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的格局、途径与历史背景[J]. 中州学刊 2010(03)
- [18].谈海岱地区发现的史前时期山地祭祀遗存[J]. 中原文物 2008(02)
- [19].从地下遗存看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组织演进[J]. 中华文化论坛 2017(03)
- [20].2010年上海岱嘉“专家沙龙”会议在沪召开[J]. 中国数字医学 2010(05)
- [21].海岱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特点[J]. 海岱学刊 2015(02)
- [22].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J]. 中国钢笔书法 2012(01)
- [23].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J]. 古地理学报 2010(03)
- [24].丝绸之路在海岱地区的交汇衍生与发展[J]. 人民论坛 2016(08)
- [25].《海岱考古》第七辑简介[J]. 考古 2015(02)
- [26].《海岱学刊》征稿启事[J]. 齐鲁文化研究 2013(00)
- [27].海岱地区史前白陶初论[J]. 考古 2010(04)
- [28].稽古探幽 成一家之言——评《海岱地区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J]. 管子学刊 2015(04)
- [29].《海岱考古(第五辑)》简介[J]. 考古 2012(12)
- [30].《海岱考古(第四辑)》简介[J]. 考古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