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红(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三人民医院黑龙江伊春1531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2-0030-02
【摘要】目的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提高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方法对临床确诊病例进行CT资料回顾分析。结果12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者,分布在额顶部者最多,共有7个,其中,额顶部者2个,额颞部、颞部各一个,大多呈新月形,CT值约40HU。结论CT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方便、快捷,准确、是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检查,可及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关键词】等密度硬膜下血肿计算机体层摄影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系硬膜下血肿的特殊类型,CT医师如经验不足,极易漏诊、误诊,本文总结我院明确诊断的12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病例,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病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46—82岁,平均64岁,回顾以前外伤者4例,余均无明确外伤史。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者7例,神经精神症状者3例,局灶症状2例。
1.2方法采用GE-1800I全身CT扫描机,常规轴位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
2结果
2.1直接征象(1)血肿部位:分布在额聂顶部者最多,有7个,额顶部3个,额颞部、颞部各一个。
血肿形态:12例病例血肿呈新月形改变。(2)血肿密度:血肿密度均与临近脑皮质一致,境界不清CT值约40HU。(3)白质挤压征: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广基底与颅骨内板相连,脑灰白质向内移位,白质与颅骨内板间距离增大。
2.2脑室形态改变单侧血肿表现为同侧脑室前角、后角、体部受压,变窄,移位,对侧脑室扩张。本组病例中单侧血肿11例,双侧顶部硬膜下血肿1例,表现为脑室前角后移,变窄。
2.3脑回脑沟改变血肿同侧脑沟消失,脑回聚拢内移,脑裂变窄,本组12例均有此改变。
3讨论
硬膜下血肿是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大多覆盖在额顶部大脑表面,是常见的颅内血肿,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硬膜下血肿呈等密度,多见于外伤2—6周,但本组病例有8例没有外伤史,可能与病人患有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有关。血肿增大缓慢,一般在2—3周后,由于脑的直接受压和颅内压增高两种原因引起临床症状。关于出血原因可能与老年性脑萎缩的颅内空间相对增大有关,遇到轻微惯性力作用时脑与颅骨产生相对运动,使进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出血,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慢性压迫使脑供血不全和脑萎缩显著。造成此类病人的颅内压增高与血肿大小不成比例。由于血肿呈等密度,平扫很难发现,误诊、漏诊多见,以下征象可提示硬膜下血肿的存在。
3.1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形成通常认为,硬膜下血肿的密度依血肿溶解和吸收,由高密度经等密度到低密度,它出现的时间与血肿吸收速度有关。一般高密度见于伤后3周以内,1周内最常见;等密度在2-6周;混杂密度在2-4个月,低密度在1个月以后。但是根据CT高低不能准确判断血肿形成的时间,因为血肿的密度与血红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如果患者的沉淀血球容量很低,或者出血与脑脊液混合,那么,即使新鲜出血,也会出现等密度或低密度。
3.2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检查方法在CT实际工作中发现,所谓等密度病变,病变的CT值与正常组织完全相同者罕见,等密度病变通常是指病变的CT值与正常组织相近,笔者拟定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值与正常脑组织的CT值相差≤5HU,运用窗口技术,仍可辨认密度上的细微差别,对于可疑病例,则进行增强扫描。此时,增强的脑膜和皮质血管可被硬膜下血肿推挤,离开内板,从而易于辨认。
3.3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如上所述,由于血肿呈等密度,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易直接看到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此时,应从血肿的占位效应所产生的间接征象来进行辨认。
3.3.1脑沟内移或消失年老患者脑沟通常现实清晰,如果某一部位的脑沟内移,甚至消失,则应仔细应用窗口技术观察,力求发现或除外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3.3.2皮质髓质交界面内移正常颅脑CT现实皮质髓质交界面清楚,增强后则更清楚,如有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则交界面内移,向四周伸展的指状髓质受挤压,失去正常的指样张开模样,外凸的卵圆中央块受压、变平甚至内陷。
3.3.3侧脑室受压、变形(1)单侧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可以使同侧的侧脑室呈均匀一致受压、变形及移位,其程度与血肿大小呈正比,当有脑廉下疝时,患侧侧脑室前后角后移,下角及后角受压前移,对侧侧脑室相对扩大,中线呈弧形向对侧移位。(2)双侧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侧脑室受双侧的压力,侧角拉长。
3.3.4增强扫描增强的脑膜或皮质血管被硬膜下血肿推移,脱离颅骨内板;皮髓质交界面现实更清楚,内移情况更易辨认。
参考文献
[1]陈自廉.CT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占位征象的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1.10.
[2]陈琪宝.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