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HBV或HCV感染患者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慢性HBV或HCV感染患者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患者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disease,CK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2~2007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8岁以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1001例,其中慢性HBV感染患者为766例、慢性HCV感染患者为235例(不包括合并感染的患者)。研究方法记录所有患者的①肾脏损伤指标即尿蛋白定量≥0.25g/L(住院期间≥2次检查)为尿蛋白阳性;尿红细胞(住院期间≥2次检查)高倍镜下视野中>3个为血尿;血肌酐并以简化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eGFR<60ml/min/1.73m~2定义为肾功能下降。②相关危险因素即性别、年龄、体重、高血压、糖尿病、HBV基因组(又称HBVDNA)、HCV基因组(又称HCVRNA)、血谷丙转氨酶、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尿酸。应用SPSS(v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各患病率与年龄的相关分析采用线形相关性分析、CKD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各项患病率采用北京市慢性HBV感染者的人口学普查的数据进行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构成比)的校正。结果:在766例资料完整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中,蛋白尿的百分率为20%;血尿的百分率为11.1%;肾功能下降的百分率为6.4%;CKD的患病率为28.5%,经过北京市慢性HBV感染者的人口学(年龄、性别构成比)校正后,蛋白尿的百分率为19.61%(95%CI为13.02%~26.2%);血尿的百分率为9.13%(95%CI为6.72%~11.54%):肾功能下降的百分率为3.54%(95%CI为2.05%~5.03%);CKD的患病率为26.41%(95%CI为18.26%~34.56%)。在235例资料完整的慢性HCV感染患者中,蛋白尿的百分率为12.8%;血尿的百分率为6。0%:肾功能下降的百分率为12.8%;CRO的患病率为24.7%(慢性HCV感染患者的各项患病率因无慢性HCV感染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未进行校正)。结论: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CKD的患病率为28.5%,经北京市慢性HBV感染者的人口学(年龄、性别构成比)校正后CKD的患病率为26.41%;在慢性HCV感染患者中CKD的患病率为24.7%。慢性HBV感染患者中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血谷丙转氨酶及血尿酸;慢性HCV感染患者中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和血尿酸。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实验对象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检查项目及诊断标准
  • 3.2 统计学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慢性HBV感染患者结果
  • 4.2 慢性HCV感染患者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临床分析慢性肾脏病的药物依从性和预后[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07)
    • [2].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非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32例[J]. 河南中医 2014(12)
    • [3].中医药防治早中期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J]. 健康之路 2018(11)
    • [4].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和低钠血症[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12)
    • [5].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12)
    • [6].浅谈残余肾功能在腹膜透析中的重要作用及保护策略[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5(02)
    • [7].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医药导刊 2016(03)
    • [8].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液透析护理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7)
    • [9].骨化三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J]. 江西医药 2014(06)
    • [10].门诊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29例病因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12)
    • [11].腹膜透析对于慢性肾脏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14)
    • [12].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病因分析及特点[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8(01)
    • [13].加味六味地黄汤对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12)
    • [14].大黄治疗慢性肾脏病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10)
    • [15].某社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27)
    • [16].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16)
    • [17].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Ⅲ期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 2012(25)
    • [18].低磷饮食护理在控制慢性肾脏病钙磷代谢紊乱中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6(14)
    • [19].准确记录慢性肾脏病出入量的护理对策[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08)
    • [20].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药的临床研究现状[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3(01)
    • [21].细胞因子与慢性肾脏病及中药的干预研究述要[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10)
    • [22].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模式[J]. 华西医学 2019(07)
    • [23].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05)
    • [24].黄文政运用虫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J]. 河南中医 2014(12)
    • [25].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04)
    • [26].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 2014(04)
    • [27].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J]. 天津中医药 2014(07)
    • [28].肾炎四味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疗效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 2011(23)
    • [29].中国终末期肾脏疾病的现状 问题和对策[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07)
    • [30].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血清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11)

    标签:;  ;  ;  ;  

    慢性HBV或HCV感染患者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