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新生隐球菌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皮肤病与性病学
作者: 杨阳
导师: 廖万清,温海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小胶质细胞,蛋白质组,二维电泳,质谱,无荚膜新生隐球菌,细胞凋亡
文献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隐球菌和鼠小胶质细胞系(N9)相互作用后二者的蛋白质组的改变。方法 提取正常N9细胞以及和新生隐球菌作用后的N9细胞的蛋白样品、新生隐球菌和被N9吞噬的新生隐球菌的蛋白样品,采用二维电泳技术分离,对部分差异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蛋白质数据库鉴定差异蛋白。结果 15个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涉及小胶质细胞的糖代谢、细胞骨架、信号传导、金属和微量元素和新生隐球菌的线粒体功能、核酸修复和毒性因子。结论这些差异蛋白质的研究为揭示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本文还研究了无荚膜新生隐球菌CAP64对小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证实荚膜以外的其它新生隐球菌毒性因子在诱导小胶质细胞凋亡中起到了作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小胶质细胞与新生隐球菌作用前后小胶质细胞差异蛋白质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新生隐球菌被小胶质细胞吞噬前后差异蛋白质研究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无荚膜新生隐球菌CAP64对小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和展望
文献综述 蛋白质组学技术进展及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致谢
在学校期间发表文章
发布时间: 2006-05-08
相关论文
- [1].人参皂甙对小胶质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D]. 刘继春.暨南大学2007
- [2].活化小胶质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 于腾波.第三军医大学2008
- [3].应用组织芯片对脑创伤下小胶质细胞凋亡的研究及小胶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蒋平.第二军医大学2005
- [4].新生鼠实验性缺氧缺血性损伤脑组织MCP-1及其受体CCR2的表达与小胶质细胞活化规律的研究[D]. 冯雪.四川大学2005
- [5].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CAP10调控机制研究[D]. 赵志宇.第二军医大学2005
- [6].丝氨酸蛋白酶介导隐球酵母细胞穿越血脑屏障机制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D]. 徐赤宇.第二军医大学2005
- [7].新生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机制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D]. 王溪涛.第二军医大学2006
- [8].CCR7的表达及与配体CCL19对鼠小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D]. 田勇.浙江大学2006
- [9].小胶质细胞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敏.华中科技大学2006
- [10].血管活性肠肽调节小胶质细胞功能减少转基因AD小鼠老年斑沉积的实验研究[D]. 宋敏.第三军医大学2007
标签:新生隐球菌论文; 小胶质细胞论文; 蛋白质组论文; 二维电泳论文; 质谱论文; 无荚膜新生隐球菌论文; 细胞凋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