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作者: 刘冠军
导师: 邢润川
关键词: 现代经济社会与境,科技劳动,科技价值,现代企业价值链,科学价值库,孵化机制
文献来源: 山西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有众多的现实问题,如“无人工厂”的利润来源问题等,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密切相关,值得人们去深思;尤其是需要人们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将科技成果的价值源泉归于“科技劳动”这一人类的本质活动来进行系统分析,创立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科技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来解答这些现实问题。据此,应将研究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原则,确立为“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则”。同时,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理论体系试图采用演绎结构体系来建构。为此,全文除“引言”之外,分为四章展开系统的论述。 第一章是对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源与流的历史考察。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源头是西方的古典劳动价值论;从古典劳动价值论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到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展现了劳动价值论发展方向上的理论演变进程。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进程中三次转向的产物。 第二章是对建构科技劳动价值论的现代经济社会与境的考察。“现代经济社会与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具有复杂内在结构性的系统整体”。从知识的经济作用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知识经济社会,而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科技经济。从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功能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社会。从商品构成的角度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从创造价值的劳动方式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科技劳动经济社会。上述四个不同侧面的经济事实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创立科技劳动价值论的“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之系统整体。 第三章是对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核心理论的建构。其内容包括:(1)通过对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科技商品与科技劳动的分析,建构起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三个基本原理:科技商品的二因素原理;科技劳动的二重性原理;科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原理。(2)在分析现代企业“整个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类劳动的整体系统性和“跨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建构现代企业在考虑到科学和技术因素时的价值生产和运行的“价值链”结构模式。(3)通过对科学价值的“库存”方式、“科学价值库”的表现形式和实质、“科学价值库”中价值的“累加效应”的分析,以及对科学价值的“库存”模型的建立,系统建构了“科学价值库”理论。(4)通过对“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向技术成果的转移及技术成果之价值构成的二重性、“科学价值
论文目录:
引言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原因、方法与体系建构
Ⅰ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原因
Ⅱ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路径
Ⅲ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体系结构与内容设计
第一章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源与流的历史考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进程中的三次转向
1.1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之源:古典劳动价值论
1.2 从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到对它的肯定并超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
1.2.1 马克思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1.2.2 马克思对古典劳动价值论的肯定并超越: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孕育
1.2.3 对古典劳动价值论从否定到肯定并超越之转向的完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
1.3 从对工场手工业的考察到对机器大工业的研究: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的萌发
1.3.1 马克思对工场手工业的考察:以体力支出为主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1.3.2 马克思对机器大工业的研究:以脑力支出为主的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的萌发
1.3.3 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之研究转向的标志性成就: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
1.4 从对“物质生产领域”的考察到对现代科技经济社会的研究: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建构
1.4.1 马克思科技劳动价值论思想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象域”的“不吻合性”
1.4.2 解决“不吻合”现象,实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的第三次转向
1.4.3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进程中三次转向的结果
1.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进程中的三次转向与三种劳动系统的关系
第二章 建构科技劳动价值论的现代经济社会与境分析
2.1 从知识的经济作用看,现代经济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
2.1.1 知识经济的提出及其“研究热”的形成
2.1.2 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2.1.3 知识经济在实质上是科技经济
2.2 从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功能看,现代经济社会是科技经济社会
2.2.1 科技第一生产力巨大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2.2.2 科技融入经济系统形成“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方式及发展走向
2.2.3 科技融入经济系统形成“科技经济一体化”社会的深刻原因
2.3 从商品构成的角度看,现代经济社会是科技商品经济社会
2.3.1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科技产品也是商品
2.3.2 科技产品已成为现代商品构成的主要部分并且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
2.3.3 结论:现代经济社会是科技商品经济社会
2.4 从创造价值的劳动方式看,现代经济社会是科技劳动经济社会
2.4.1 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在我国理论界的拓展:科技劳动已经被纳入其中
2.4.2 科技劳动在现代经济社会的拓展:创造价值的各种劳动在一定意义上都被纳入其中
2.4.3 科技劳动已经成为现代创造价值的劳动系统的核心
2.4.4 结论:现代经济社会也是科技劳动经济社会
第三章 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科技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理论建构
3.1 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科技商品与科技劳动的基本原理
3.1.1 科技商品的二因素原理
3.1.2 科技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3.1.3 科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原理
3.2 现代企业在考虑科学和技术因素时价值生产和运行的“价值链”模式
3.2.1 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科学、技术和企业
3.2.2 现代企业“整个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类劳动的整体系统性和“跨时空”特征
3.2.3 现代企业“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跨时空”价值生产和运行的“价值链”
3.2.4 现代企业“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价值生产和运行的“价值链”结构模式
3.3 “科学价值库”理论
3.3.1 科学价值的“库存”方式:“科学价值库”
3.3.2 “科学价值库”的表现形式
3.3.3 “科学价值库”的实质及其“价值的累加效应”
3.3.4 科学价值的“库存”模型
3.4 “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孵化”机制理论——兼对技术成果价值和企业产品价值的考察
3.4.1 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向技术成果的转移及技术成果的价值构成
3.4.2 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向企业产品的转移及企业产品的价值构成
3.4.3 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孵化”模型
3.5 科学在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价值增殖的实质
3.5.1 与价值增殖相关的两类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3.5.2 与两类科学相对应的两种自然力:单纯的自然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
3.5.3 自然科学在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价值增殖的实质
3.5.4 社会科学在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价值增殖的实质
3.5.5 科学在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规律性总结
第四章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核心理论的应用研究
4.1 对“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重新解读
4.1.1 对“超额剩余价值”的重新解读
4.1.2 对“相对剩余价值”的重新解读
4.2 对观代经济社会与境中两大“难题”的破解
4.2.1 “无人工厂”的利润来源问题及其破解
4.2.2 现代企业“活劳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不断增加”矛盾之谜及其破解
4.3 对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科技商品拜物教之实质和根源的揭示
4.3.1 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科技商品拜物教现象
4.3.2 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科技商品拜物教的实质和根源
4.3.3 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科技商品拜物教之实质的展现机制
4.3.4 揭开科技商品拜物教的面纱,营造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社会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承诺
发布时间: 2005-08-31
相关论文
- [1].创意劳动论[D]. 李喆.西北大学2009
- [2].创新劳动论[D]. 董振华.中共中央党校2003
- [3].科学:人性、信念与价值[D]. 钱振华.复旦大学2005
- [4].马克思科学观初探[D]. 徐志宏.复旦大学2005
- [5].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D]. 岳宏志.西北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