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性葡萄糖加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

波动性葡萄糖加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及波动性葡萄糖对体外培养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白藜芦醇(RES)对波动性葡萄糖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六组:正常葡萄糖组(NG,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低糖组(LG,葡萄糖浓度为2.8mmol/L)、高糖组(HG,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HG与NG波动组(HNF,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和5.6mmol/L,每24h交替培养)、HG与LG波动组(HLF,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和2.8mmol/L,每24h交替培养)、HLF+白藜芦醇组(HLF+RES,RES浓度为10-4mol/L)。各组细胞每24h换DMEM培养液一次,HNF、HLF、HLF+RES组在前24h用30mmol/L葡萄糖浓度的DMEM培养,后24h用2.8mmol/L或5.6mmol/L葡萄糖浓度的DMEM培养。NG、LG、HG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RT-PCR分别检测细胞内的12、24、48h葡萄糖调解蛋白78(GRP78)、生长阻滞与DNA损伤可诱导基因153(CHOP/GADD153)mRNA的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48h各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胞浆中GRP78、CHOP/GADD15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各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于48h采用MTT法测定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Hoechst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测定细胞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1在12h HG、LG组GRP78 mRNA表达比NG组增加,随时间延长在24h、48h逐渐降低,而HG、LG组CHOP/GADD153 mRNA表达随时间延长较NG组增加。48h与NG组相比HG、LG、HNF组GRP78 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1)。而HLF组减低为著,明显低于HG、LG和HNF组(P<0.01)。与NG组相比,HG、LG、HNF组GRP78蛋白表达及CHOP/GADD153mRNA和蛋白表达在48h均增加(P<0.01)。而HLF组升高最著,明显高于HG、LG和HNF组(P<0.01)。HLF+RES组较HLF组明显升高GRP78 mRNA表达(P<0.01),并降低GRP78蛋白表达,及CHOP/GADD153mRNA和蛋白表达(P<0.01),但未恢复至NG组水平。2与NG组相比HG和LG组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率(P<0.01),HLF组对细胞增殖率抑制最明显(P<0.01)。Hoechst染色提示HNF和HLF组细胞凋亡较NG组明显。3与NG组比较,HG、LG、HNF和HLF组均使SOD活性明显降低、TAC含量减少及MDA的含量明显升高,HLF组改变为著(P<0.01)。HLF+RES组与HLF组比较,SOD活性升高、TAC含量增加及MDA的含量降低,但是与NG组相比仍未达到正常水平。结论高糖和低糖均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导致内质网应激,波动性葡萄糖加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内质网应激。白藜芦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波动性葡萄糖引起的内质网应激和凋亡蛋白CHOP/GADD153的高表达,对葡萄糖波动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04)
    • [2].内质网应激调节的凋亡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05)
    • [3].内质网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6(02)
    • [4].糖尿病性心肌病中的内质网应激及蛋白质量调控概况[J].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02)
    • [5].内质网应激介导滋养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 智慧健康 2020(20)
    • [6].内质网连接位点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学 2019(05)
    • [7].内质网应激在T细胞活化诱导凋亡中的作用[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3)
    • [8].内质网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17(14)
    • [9].内质网应激在骨骼肌中的功能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 2016(12)
    • [10].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2)
    • [11].内质网应激和血管损伤性疾病[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2(10)
    • [12].内质网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9(04)
    • [13].内质网应激与酒精性肝病[J]. 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9(09)
    • [14].内质网应激与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0(02)
    • [15].内质网应激与凋亡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23)
    • [16].基于内质网应激角度探讨中医脾虚本质[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04)
    • [17].内质网应激与细胞自噬[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6(11)
    • [18].硫化氢与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关系[J]. 蛇志 2017(01)
    • [19].糖尿病心肌病的内质网病变机制及干预[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5(06)
    • [20].内质网应激与疾病[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01)
    • [21].同型半胱氨酸介导内质网应激途径致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 2016(01)
    • [22].内质网应激与氧化应激:恶性循环还是双刃剑?[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6(08)
    • [23].内质网应激在蛋白尿致肾脏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3)
    • [24].内质网应激与中毒[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3(06)
    • [25].动脉粥样硬化中炎性反应与内质网应激的相互作用[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02)
    • [26].胰岛素生长因子与内质网应激关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3(13)
    • [27].内质网应激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脂肪因子的作用[J]. 生理科学进展 2013(05)
    • [28].内质网应激相关炎性反应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2(03)
    • [29].内质网应激与肝脏疾病[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30)
    • [30].内质网应激和肾损伤[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24)

    标签:;  ;  ;  ;  ;  

    波动性葡萄糖加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