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叶色突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叶色突变体,基因突变
叶色突变论文文献综述
李秦,杜何为[1](2019)在《玉米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叶色突变体是研究玉米光合作用和光建成的宝贵材料,对于玉米叶色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以及提高光合效率和玉米产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简介了elm1淡绿叶突变体、elm2黄绿叶突变体、ygl-1黄绿叶突变体、vyl黄叶突变体、nec-t黄化类病变突变体这五个典型的叶色突变体,以及玉米叶色突变体诱变方法;根据玉米叶色突变体的研究现状及玉米突变体数据库,对23个已知的玉米突变体基因名、基因ID、性状描述及相关图片进行整理总结,并对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标注。以图片和表格的形式归纳了玉米叶色突变形成机理研究成果。最后,提出问题并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28期)
陈红,吴昌琦,高若诚,刘志强,李云龙[2](2019)在《金边杂种胡颓子叶色突变体叶色变化机理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野生型杂种胡颓子(WT)和突变型金边杂种胡颓子(MT)的3年生扦插苗为供试材料,研究突变型金边杂种胡颓子叶绿素含量与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分析叶色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1)叶绿素总含量:杂种胡颓子(WT 1.530 mg/g)>金边杂种胡颓子叶片绿色部位(MT-绿色1.078 mg/g)>金边杂种胡颓子叶片黄色部位(MT-黄化0.031 mg/g);类胡萝卜素含量:WT(0.505 mg/g)> MT-绿色(0.318 mg/g)> MT-黄化(0.050 mg/g);(2)金边杂种胡颓子叶片绿色部位的Chla/b比值较WT叶片绿色部位,没有显着性的差异,但其叶片黄化部位的Chla/b比值显着低于野生型杂种胡颓子;(3)金边杂种胡颓子较野生型胡颓子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都有显着的改变。可见,金边杂种胡颓子的叶色变化是由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导致,导致植株的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江苏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董纯豪,张立超,李丹萍,李宁,赵天祥[3](2019)在《小麦叶色突变体ygl1的鉴定与基因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小麦叶色形成的分子机制对于探索光合作用、叶绿素的生物合成与降解过程以及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偃展4110 EMS诱变产生的黄绿色叶片突变体ygl1 (yellow green leaf1)为研究材料,通过对百农3217×ygl1 F_(2:3)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ygl1的叶色是由一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的,命名为TaYgl1。突变体叶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其叶色改变是由于大量的叶绿体外膜结构破碎,内部的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暴露在外导致,说明TaYgl1能够影响叶绿体的发育,进而调控小麦叶色。为了克隆该基因,我们利用百农3217×ygl1衍生的F_3群体中叶色正常和叶色黄化的纯合单株各约30株分别构建混合池,进行外显子捕获测序分析,最终克隆到了候选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候选基因编码区第745位碱基由G突变为A,导致其编码蛋白发生变化。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候选基因进行突变,获得了与突变体ygl1类似叶色突变表型。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叶绿素合成与光合作用的过程,对增加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董翔宇[4](2019)在《黄瓜叶色黄化突变基因yf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叶片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也是植株形态建成和果实生长的重要基础。黄瓜叶色常常发生突变,人们常常利用叶色突变体进行相关基因及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对明确黄瓜相关基因功能乃至光合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发现的一种黄瓜叶色黄化突变体yf为研究对象,对其叶色、相关表型显微结构观察进行分析,并利用突变体yf和Gy14构建F_2分离群体,通过BSA筛选与候选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进行精细定位和进行候选基因的预测分析,为黄瓜叶黄突变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黄瓜叶黄突变体yf的色素含量、光合性能及光合相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突变体子叶期、幼苗期与成苗期植株叶绿素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在幼苗期与成苗期,突变体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最小初始荧光(F0)等均显着低于Gy14,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qN)显着高于Gy14。Gy14中叶绿素合成途径上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含量、Mg-原卟啉Ⅸ(Mg-ProtoⅨ)、粪卟啉原Ⅲ(CoprogenⅢ)和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显着低于Gy14,但原卟啉Ⅸ(ProtoⅨ)含量与Gy14差异不大。2.对突变体yf叶片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分析。显微结构分析表明,突变体栅栏组织排列散乱,细胞间隙大。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突变体海绵细胞不规则,畸形细胞较多,细胞壁薄,内含物较少,胞间间隙大。细胞内部叶绿体大小不一,畸形叶绿体较多,叶绿体内不含或者含有少量淀粉粒。叶绿体内类囊体基粒片层薄,呈线条状且排列散乱。3.对叶黄色在yf×Gy14 F_2群体中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绿色株和黄色株在yf×Gy14 F_2分离群体中呈现3:1分离,表明叶黄色突变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4.yf基因的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通过BSA法筛选到了位于第7条染色体上的4个SSR标记,将yf基因定位在引物SSR22777和SSR01099引物之间。进一步对593个F_2单株分离群体进行筛选,将yf基因定位在SSR20583-SSR10066之间,遗传图距为2.3 cM和4.5 cM。通过和基因组信息进行比对,SSR20583-SSR10066之间内共有41个基因,其中Cucsa.099260编码SRP43蛋白,和类囊体合成有关,推测跟叶黄突变有关。对Gy14和yf突变体的Cucsa.099260的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两者的序列相同。5.候选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在叶黄突变体中,候选基因Cucsa.099260.1表达量降低了526倍,突变体谷氨酰-tRNA还原酶(Glu-TR)相对表达量降低了0.59倍,Mg螯合酶H亚基基因(MgCH-H)表达提高了26.59倍,叶绿素合成酶基因(CS)表达降低了0.23倍,原叶绿素氧化还原酶(Por)表达降低了0.30倍,叶绿素b还原酶基因(CBR)表达提高了1.63倍。(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赵春梅,陈柏杰,金荣荣[5](2019)在《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叶色黄化突变体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选择适于甜瓜叶色黄化突变体生长的光照强度,以甜瓜叶色黄化突变体为试材,野生型甜瓜为对照,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突变体苗期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抗氧化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突变体在轻度遮光(90%光照)条件下,叶绿素的含量最多,而全光照及中度以上遮光都会影响叶绿素的积累;突变体和野生型中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在全光照和轻度遮光下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均有所增加,而中度以上遮光会抑制其积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突变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显着,突变体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并且突变体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抗氧化酶的活性显着不同。试验结果显示轻度遮光是甜瓜叶片黄化突变体最适生长的光照条件。(本文来源于《蔬菜》期刊2019年05期)
程国新[6](2019)在《辣椒(Capsicum annuum L.)可用叶色突变体的筛选鉴定及叶色调控基因CaPAL功能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辣椒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亦常用作观赏植物,创制与筛选不同叶色的辣椒种质材料,对于利用苗期隐性叶色标记生产一代杂种,选育叶用辣椒品种、观赏辣椒品种,以及提高辣椒抗虫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辣椒叶色基因资源匮乏,不同叶色的遗传规律与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鉴于此,本论文通过诱变获得了辣椒浅绿叶突变体,并结合项目组前期获得的其他辣椒叶色突变材料,分析了叶色突变体的生长发育特征和遗传机制,并探索了叶色关键基因对辣椒叶色的调控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诱变技术筛选获得了辣椒浅绿叶突变体zylm利用甲基磺酸乙酯诱变辣椒“Zunla”种子并对其突变一代(M_1)和突变二代(M_2)进行调查分析发现,M_1代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突变且部分突变性状能够遗传。通过对M_2代的筛选鉴定发现了叶色、叶形和矮化等形态学突变。其中,No.418-7单株呈现明显的生长缓慢和叶色变异,其未发现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将该突变体命名为zylm。2.叶绿素缺失导致辣椒生长发育不良,花青苷积累促进辣椒的生长通过对zylm和项目组前期获得的其他辣椒叶色突变体(紫叶突变体z1和黄绿叶突变体bmy)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发现:同对照(绿叶辣椒品系Zunla和B12)相比,突变体zylm的植株矮小,叶片呈浅绿色,根系发育不良,叶片色素含量低,光合作用弱。突变体bmy同zylm相比叶片呈黄绿色,叶绿素含量低,光合作用弱,根系活力与zylm相同。突变体z1植株叶片肥厚宽大呈深紫色,根系发达,花青苷含量高,根系活力强,但其光合作用弱。这些突变体的类胡萝卜素在叶片中比例相对较小,且不同突变体中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无显着差异。叶绿素和花青苷含量及两种色素合成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突变体中差异显着,说明辣椒叶色突变与叶绿素和花青苷代谢密切相关。3.浅绿叶和紫叶的遗传均受核基因控制,CaPAL基因在紫叶遗传中起重要作用在突变体zylm和野生型Zunla构建的543株F_2群体中发现叶色分离且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说明浅绿叶遗传属单基因隐性遗传模式。通过基因定位技术将浅绿叶基因ZYLM定位在3号染色体上的rSSR003和rSSR09-3标记之间,目标区间共发现39个功能基因,未发现直接参与叶绿素合成的基因。在突变体z1和绿叶品种P126构建的273株辣椒F_2代群体中发现紫叶-绿叶分离,c~2分析发现该群体符合3:1的分离比,说明紫叶遗传属单基因显性遗传模式。通过基因定位技术将紫叶基因PL(Purple leaf)位于辣椒9号染色体上的pSSR020和CaES177标记之间,目标区间共95个功能基因,其中在CaES177标记附近发现编码苯丙氨酸转氨酶(PAL)的基因(LOC107843092)。该基因(CaPAL)在突变体z1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而且是花青苷代谢途径的结构基因。4.CaPAL的沉默引起了紫叶突变体z1的叶片褪色并提高了z1对低温的敏感性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将TRV2:CaPAL沉默载体转化到紫叶突变体z1中。结果发现,同对照相比,CaPAL沉默能够引起z1的花青苷合成减少,紫叶褪色。低温处理后,CaPAL沉默辣椒紫色无法恢复,叶片发生卷曲,光合能力减弱,PAL活性、花青苷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也明显降低。这说明CaPAL沉默降低花青苷的合成及辣椒对低温的抗性。5.突变体bmy黄绿叶的遗传部分受质基因控制,叶片的光合能力和粉虱抗性受叶绿素和花青苷比例的影响利用B12、z1和bmy相互做正反交试验,并对F_1代7个株系(F_1-1~F_1-6、F_1-9)的叶色观察分析。bmy后代既有母本的叶色又有部分明显的嵌合叶色且无固定分离比,说明bmy黄绿叶遗传部分受细胞质控制。在7个株系中,3个株系存在嵌合叶色,分别是F_1-2和F_1-4叶片的黄绿色;F_1-3叶片的紫绿色;F_1-6叶片的紫黄色。紫叶株系(F_1-3、F_1-6和F_1-9)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等指标高于其他株系。其中,F_1-3株系净光合速率最高。相似的结果也在粉虱虫情指数中发现,且F_1-3株系的抗性最高。这表明过量的花青苷积累不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和粉虱抗性,光合作用与和粉虱抗性的提高受而花青苷和叶绿素比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史娜溶[7](2019)在《小麦低温敏感型紫叶色突变体pur1的转录组及其生理生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敏感型叶色突变体是研究低温条件下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生物合成机制的理想材料。本课题组利用小麦紫条纹叶色突变体PSL1后代群体中的一紫条纹叶色单株,对其连续6代自交并定向单株选择,育成一对低温敏感/不敏感叶色近等基因系,即:对低温敏感的紫叶色系pur1和对低温不敏感的正常绿叶色系gre1。为揭示低温敏感型紫叶突变系pur1叶色变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近等基因系pur1和gre1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RNA-seq测序分析,并结合叶色和农艺性状调查、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测定、类胡萝卜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以揭示低温条件下pur1叶色变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和生理生化变化,挖掘低温条件下叶色突变的关键候选基因,为pur1叶色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正常秋季播种(2017年10月1日)之后,对低温敏感型紫叶色系pur1和低温不敏感的正常绿叶色系gre1的田间叶色表型进行追踪调查。与正常叶色gre1系相比,pur1幼苗的新生叶在初秋季节为正常绿色(2017年10月10日-2017年12月8日);随着秋冬季的进展,新生叶片叶色逐渐呈黄绿色(2017年12月9日-2018年1月23日);到深冬季节受环境温度降低的影响,新生叶色呈现紫红色(2018年1月24日-2018年2月15日);到冬末至初春阶段,新生叶片白化(2018年2月16日-2018年3月16日);至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植株新生叶的叶色又逐渐转至正常绿色(2018年3月17日-2018年4月10日)。仅新生叶组织随温度升高叶色恢复为绿色,pur1株原有叶片中已经白化的组织不会复绿。相比之下,gre1植株的新生叶片在整个幼苗期和成株期均保持正常绿色(2017年10月10日-2018年4月10日)。对pur1和gre1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发现,pur1的单株成穗数和穗粒数显着低于gre1植株(P<0.05),发育进程缓慢,抽穗期和成熟期比gre1推迟6d左右,但是二者在株高、旗叶长/宽、穗长和千粒重等方面没有显着差异。2.利用核基因组SSR标记(ncSSR)和叶绿体基因组SSR标记(cpSSR)分别对低温敏感型紫叶色系pur1和低温不敏感的正常绿叶色系gre1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均匀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42对ncSSR标记中,有37对标记在pur1和gre1间扩增均为单态,仅5对标记检测到差异条带。由此可见,在核基因组水平,pur1和gre1间的遗传相似度为88.1%(37/42)。32对小麦叶绿体基因组SSR标记(cpSSR)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标记在pur1系和gre1间均扩增为单态。以上结果表明,低温敏感型紫色系pur1和低温不敏感正常绿色系gre1的遗传背景相似度很高,二者为一对对低温敏感/不敏感叶色近等基因系,是研究低温条件下小麦叶绿体形成、发育和叶绿素合成机制的理想遗传材料。3.对近等基因系pur1和gre1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共构建了6个cDNA文库,每个样品获得7Gb左右的序列数据。在pur1和gre1之间共鉴定了713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pur1样品中有5857个基因显着上调表达,1278个基因显着下调表达。基于GO和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注释,结果显示,DEGs主要参与碳固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Ribosome、卟啉-叶绿素代谢、类胡萝卜素合成和类黄酮/花青素合成等代谢通路。此外,调控叶绿体发育的Golden2-Like(GLK)转录因子家族和DnaJ基因家族在pur1中显着下调表达。利用qRT-PCR技术对15个关键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验证,发现实时荧光定量结果与转录组数据一致,表明转录组结果可靠性较高。4.通过对冬季低温条件下新生幼嫩叶片的色素含量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与gre1系相比,pur1系中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o)的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分别为gre1的25.9%和26.9%。花青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pur1中花青素的含量显着高于gre1(P<0.01),pur1中花青素积累量约为gre1的20倍。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一步比较分析低温条件下新生叶片的类胡萝卜素组分,结果表明,pur1植株中玉米黄质的含量与gre1无显着差异,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隐黄质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此外,还鉴定到了紫黄质和新黄质,其含量在pur1中显着低于gre1。6.叶绿体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pur1植株叶绿体的结构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叶色期呈现一系列动态变化。在低温条件下,pur1的叶绿体离壁生长趋向细胞中央,形状不规则,内部结构排列紊乱,内膜系统破坏,基质和基粒类囊体降解。gre1植株的叶绿体在整个生育周期内均呈现发育良好的类囊体膜和紧密堆迭的基粒和基质片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宋陶玉[8](2019)在《化学诱变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诱变是水稻育种中一种有效方法。叶色突变是化学诱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表型,特别是致死的叶片白化突变频率最高。大多数叶色突变体因光合作用受影响而不能正常生长和完成生活史,没有应用价值。本研究室通过化学诱变获得3个能正常生长的淡黄色程度略有差别的叶色突变水稻材料mQ64、m3038以及m4607。本研究以这3个淡黄色突变体为材料,研究其光合生理特性,促进叶色突变体的分子机制研究和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与野生型相比,化学诱变的淡黄叶色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mQ64、m3038和m4607的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野生型的64.8%、53.6%和44.8%。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诱变突变体叶色变为淡黄叶是叶绿素含量减少所致。2.通过对叶绿素合成途径的前体物质含量比较发现,突变体mQ64和m3038的原卟啉Ⅸ(ProtoⅨ)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因此,由粪卟啉原Ⅲ(CoprogenⅢ)合成原卟啉Ⅸ(ProtoⅨ)的效率降低是导致这两个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减少的原因。m4607的尿卟啉原Ⅲ(UrogenⅢ)含量明显减少,故该突变体叶绿素合成途径的异常发生在PBG合成尿卟啉原Ⅲ(UrogenⅢ)。3.在弱光条件下突变体mQ64、m3038和m4607的净光合速率均低于野生型;在强光条件下突变体mQ64和m3038的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且没有光抑制现象,突变体m4607的净光合速率低于野生型且没有光抑制现象。4.通过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比较发现,突变材料mQ64、m3038的Fv'/Fm'、ΦPSⅡ、qP以及ETR值均高于野生型,qN却低于野生型,说明这两个突变材料具有较强的PSⅡ活性,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以及较高的电子传递速率;m4607的Fv'/Fm'、ΦPSⅡ以及qN均低于野生型,qP和ETR的值高于野生型,表明较高的电子传递效率不足以补偿捕光能力的降低。5.通过对表型比较,突变材料mQ64和m3038的表型与野生型基本一致,而m4607比野生型矮小。从上述研究结果可知mQ64和m3038在强光条件下具有高光效特点,生长发育正常,可作为选育水稻不育系的叶色标记性状用于杂交制种,减少制种田的除杂成本,提高杂交制种的种子纯度。而m4607由于叶绿素含量过低,光合速率低于野生型,导致生长量下降,不能作为叶色标记应用于杂交水稻。(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杜文凯,袁素霞,胡凤荣[9](2019)在《植物叶色突变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叶色突变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叶色突变体是研究光合系统、叶绿素代谢、叶绿体发育等通路的理想材料,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叶色突变相关基因被挖掘。本研究从叶绿素合成与降解、叶绿体发育和光合系统几个方面对植物叶色突变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并总结了图位克隆和转录组测序挖掘叶色突变基因的方法。最后探讨了叶色突变体研究现存问题并进行展望,为今后研究叶色突变体的形成机理及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6期)
赵绍路,刘凯,宛柏杰,朱静雯,刘艳艳[10](2018)在《水稻叶色突变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叶色突变的分子遗传研究对于探索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叶绿素生物合成与降解途径的分子机制以及提高水稻生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水稻叶色突变的概念、分类,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与功能分析,以及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与展望,通过阐述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的分子遗传机制,以期为水稻育种及挖掘水稻高产潜力的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大麦与谷类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叶色突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野生型杂种胡颓子(WT)和突变型金边杂种胡颓子(MT)的3年生扦插苗为供试材料,研究突变型金边杂种胡颓子叶绿素含量与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分析叶色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1)叶绿素总含量:杂种胡颓子(WT 1.530 mg/g)>金边杂种胡颓子叶片绿色部位(MT-绿色1.078 mg/g)>金边杂种胡颓子叶片黄色部位(MT-黄化0.031 mg/g);类胡萝卜素含量:WT(0.505 mg/g)> MT-绿色(0.318 mg/g)> MT-黄化(0.050 mg/g);(2)金边杂种胡颓子叶片绿色部位的Chla/b比值较WT叶片绿色部位,没有显着性的差异,但其叶片黄化部位的Chla/b比值显着低于野生型杂种胡颓子;(3)金边杂种胡颓子较野生型胡颓子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都有显着的改变。可见,金边杂种胡颓子的叶色变化是由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导致,导致植株的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发生改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色突变论文参考文献
[1].李秦,杜何为.玉米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9
[2].陈红,吴昌琦,高若诚,刘志强,李云龙.金边杂种胡颓子叶色突变体叶色变化机理的初步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9
[3].董纯豪,张立超,李丹萍,李宁,赵天祥.小麦叶色突变体ygl1的鉴定与基因克隆[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4].董翔宇.黄瓜叶色黄化突变基因yf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5].赵春梅,陈柏杰,金荣荣.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叶色黄化突变体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J].蔬菜.2019
[6].程国新.辣椒(CapsicumannuumL.)可用叶色突变体的筛选鉴定及叶色调控基因CaPAL功能的初步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7].史娜溶.小麦低温敏感型紫叶色突变体pur1的转录组及其生理生化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8].宋陶玉.化学诱变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9].杜文凯,袁素霞,胡凤荣.植物叶色突变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19
[10].赵绍路,刘凯,宛柏杰,朱静雯,刘艳艳.水稻叶色突变研究进展[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