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加工贸易是一国(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介入国际化生产、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的主要生产型贸易方式。改革开放20多年,正是我国加工贸易飞速发展的时期。加工贸易在促进对外贸易增长的同时,还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优化,增加了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但长期以来,加工贸易的区域布局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如广东、上海、浙江成为主要的发展地区,加工贸易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而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等优势却没有通过加工贸易充分利用。随着东部沿海地区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迫使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加工贸易在客观和主观上都需要向内陆地区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对西部主要省区---四川省的加工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明确如何有效承接东部转移的加工贸易,提高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进而推动四川省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和考察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得出了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落后的结论;然后通过理论探讨和现实基础的考察分析出制约四川省发展加工贸易的内外部因素;最后结合四川省本身具有的有利的自然禀赋等优势以及产业布局结构提出提高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思路。论文的第一章分析四川省发展加工贸易的理论基础,从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如要素禀赋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切入,进行层层剖析,得出四川省应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和具有资源特色的加工贸易产品,同时,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加工贸易发展,提高产业配套能力。论文的第二章分析了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先将四川省进出口贸易总量与外贸大省广东和江苏以及全国历年进出口总量进行对比,论证四川省对外贸易发展规模大小,试图揭示四川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原因;其次,主要根据四川省海关月度统计资料和四川省商务厅统计数据,从加工贸易发展的规模程度、加工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水平、利用外资发展加工贸易的水平以及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效应等角度采用静态比较分析方法对近几年四川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得出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的不足之处:四川省加工贸易规模低、加工贸易增值率低、集群效应不明显和外资参与加工贸易发展程度低。加工贸易并未起到推动四川省对外贸易的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揭示问题的实质,本文第三章从四川省发展加工贸易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了导致其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落后的成因,也即重点分析了四川省发展加工贸易的劣势所在,这也正是本文的重点。导致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本文主要以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从微观(产业层次)、中观(市场层次)到宏观(国家层次)的角度把制约因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具体来说,对外部制约因素包括:东部产业集群制约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分析,主要某些政策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阻碍延缓了四川省对加工贸易的承接(如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和不利的外部环境(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四川省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内部制约因素包括:四川省对外开放程度低,与国际市场接轨难;缺乏核心的大型的企业带动当地的配套企业的发展;本身处于内陆,交通运输条件落后;思想意识落后。通过以上严密的论证与分析,本文第四章提出了四川省应该如何致力于提高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的问题。首先:四川省应明确自身具有的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优势,以及外部政策环境和东部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等优势,进行正确的产业定位;其次,四川省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和具有资源特色的加工贸易产品,同时,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加工贸易发展;第三,四川省应充分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和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加大加工贸易发展的力度并适时实现产业升级;最后提出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改善的思路: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水平,提高引资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加快出口加工区建设,进行朝着鼓励增大国内采购率和延伸加工贸易价值链的方向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本文主要的观点是: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落后亟待提高改进,而要改变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落后的现实,需要认清阻碍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的制约因素。通过肃清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克服内外部制约因素,进而提高加工贸易的发展水平。目前理论界对加工贸易由东向西战略转移这一问题的探讨比较激烈,但是少有文献对西部主要省区---四川省如何发展加工贸易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大量实证资料对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进行的研究,对四川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为四川省的加工贸易出谋划策,进而推动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