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独资进入倾向的实证研究 ——基于PEST分析框架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独资进入倾向的实证研究 ——基于PEST分析框架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外商投资政策的开放以及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了解程度的加深,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新建独资企业的形式进入我国。根据国家商务部的统计,1997年外商对华投资的企业中,独资企业的数量首次超过了合资企业,且从1998年起合同外资金额中外商独资企业一直多于合资企业。从2000年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独资企业的比例开始超过合资企业,且呈逐年上升之势,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独资进入趋势更加明显。为用量化的方式深入分析外商的独资进入倾向,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在跨国投资领域以及投资方式选择领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宏观环境分析模型PEST框架,提出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独资进入倾向的中国宏观因素动态模型,并通过收集最近21年来的国家统计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试图全面分析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独资进入倾向与我国宏观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回归检验后得出以下结论:GDP指数、外贸依存度、非国有制经济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中国国外经济技术合作统计年度新签合同额、教育经费与当年GDP的比值在模型中分别作为经济、政治、技术和社会环境方面的量化指标,且均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独资进入倾向呈正相关关系。随着中国宏观环境的发展,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独资进入倾向已成为必然趋势。作者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概述独资进入倾向对我国经济和企业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对如何利用独资企业的积极作用以及应对独资进入倾向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宏观环境分析工具PEST框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用实证分析方法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独资倾向的影响因素归纳入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更加全面地分析宏观环境因素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不足之处则在于定量模型自变量的选择可能存在考虑不周之处。由于宏观环境本身就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因素,模型中选取的变量难以很全面或很精准地反映出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在这21年间的变化。因此,进一步寻找和选取合适的变量进入该多元回归模型将是作者未来深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外商对华投资变化趋势及现状
  • 1.1.2 选题意义
  • 1.2 论文框架与基本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论文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综述:跨国投资理论及投资方式选择理论
  • 2.1.1 跨国投资理论
  • 2.1.2 投资方式选择理论—选择独资经营方式的理论分析
  • 2.2 国内外学者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研究
  • 2.2.1 国外学者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研究
  • 2.2.2 国内学者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研究
  • 2.3 理论评述
  • 3. 理论模型
  •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框架
  • 3.2 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独资进入倾向的中国宏观因素动态模型
  • 3.2.1 动态的宏观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 3.2.2 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4. 实证分析
  • 4.1 多元回归模型变量选择
  • 4.1.1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独资进入倾向
  • 4.1.2 政策和法律环境
  • 4.1.3 市场和经济环境
  • 4.1.4 社会文化环境
  • 4.1.5 技术水平
  • 4.2 实证分析假设
  • 4.3 数据收集
  • 4.3.1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独资进入倾向
  • 4.3.2 政策和法律环境—开放程度
  • 4.3.3 市场和经济环境
  • 4.3.4 社会文化环境—教育水平
  • 4.3.5 技术水平
  • 4.4 数据处理与假设检验
  • 4.4.1 变量相关性检验
  • 4.4.2 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 4.4.3 模型结果检验
  • 4.5 实证分析结论
  • 5. 实证分析模型构建及回归结果讨论
  • 5.1 模型构建的不足之处
  • 5.2 模型回归结果讨论
  • 5.2.1 技术差距的缩小将增加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独资进入倾向
  • 5.2.2 外商对华投资独资进入倾向对中国经济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 6.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6.1 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建议
  • 6.1.1 国家政策建议
  • 6.1.2 企业微观层面建议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如何吸引并有效利用新加坡对华直接投资[J]. 对外经贸实务 2019(12)
    • [2].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外资 2019(20)
    • [3].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新动向及其原因探析[J]. 金融经济 2018(24)
    • [4].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23)
    • [5].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J]. 东北亚学刊 2019(04)
    • [6].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 日本问题研究 2018(03)
    • [7].试论人民币升值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24)
    • [8].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动因与趋势分析[J]. 赤子(上中旬) 2015(13)
    • [9].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研究[J]. 商 2015(26)
    • [10].试论人民币升值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J]. 商 2015(24)
    • [11].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J]. 韩国研究论丛 2016(02)
    • [12].国家文化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11)
    • [13].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4].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新特点及其对策[J]. 现代日本经济 2012(01)
    • [15].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的角度[J]. 经济师 2012(08)
    • [16].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1(02)
    • [17].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04)
    • [18].亚太地区对华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9].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韩贸易的影响[J]. 时代金融 2011(11)
    • [20].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 对外经贸实务 2011(11)
    • [21].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 求索 2011(12)
    • [22].论近十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7)
    • [23].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J]. 中国商贸 2010(17)
    • [24].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与其他重要经济体的比较[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12)
    • [25].韩企非正常撤资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09(01)
    • [26].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动向分析[J].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2009(02)
    • [27].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现状及中国的对策[J]. 对外经贸实务 2009(01)
    • [28].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3)
    • [29].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4)
    • [30].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未来走向[J]. 商场现代化 2009(16)

    标签:;  ;  ;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独资进入倾向的实证研究 ——基于PEST分析框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