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河猴免疫背景研究 ——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MhcMamu分析

中国恒河猴免疫背景研究 ——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MhcMamu分析

论文摘要

猕猴(Macaca mulatta),医学文献中常称恒河猴(rhesus macaque),是研究包括AIDS在内的多种人类疾病的首选实验动物,在研究疾病的致病机理、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预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人们主要使用的是来源于印度的恒河猴;随着印度恒河猴资源日益枯竭,中国恒河猴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实验研究中。中国恒河猴与印度恒河猴在形态、生理、行为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然而关于中国恒河猴的背景资料却相当缺乏,不能满足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替代印度恒河猴的需要。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数量变化是评价恒河猴身体健康状况、免疫反应和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CD4+T淋巴细胞包含多个细胞亚群,分别与机体的各种免疫效应或调节功能密切相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在获得性免疫的抗原递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MHC的多态性与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密切相关。为加深对中国恒河猴免疫背景的了解,本文对中国恒河猴CD4+T淋巴细胞的正常水平和部分MHCⅠ、Ⅱ类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血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对150只中国恒河猴的外周血白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正常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51.4±9.6%,CD4+/CD8+比值为1.27±0.55,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42.0±9.7%,CD4+CD8+T淋巴的百分比为1.3±0.9%,CD3+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55.3±13.3%,它们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对50只中国恒河猴CD3+CD4+CD25+T细胞分析表明,这群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9.1%,可分为CD3+CD4+CD25high和CD3+CD4+CD25med两群;CD3+CD4+CD25high细胞约占CD4+T淋巴细胞的0.3%到5.5%,平均值为2.5%,CD3+CD4+CD25med细胞约占6.6%。对正常恒河猴个体中IL-17A+细胞的分析表明,正常恒河猴中能检测到明显的一群IL-17A+淋巴细胞,但在未经刺激培养的样品中IL-17A+细胞频率很低,而在短期刺激培养后淋巴细胞中有约1.4%的淋巴细胞为IL-17A+细胞,明显多于刺激前的IL-17A+淋巴细胞,在短期刺激培养后CD3+CD4+淋巴细胞中大约有2.7%的IL-17A+细胞或Th17细胞。对4只SHW感染个体中Th17细胞的初步分析未发现它们与正常个体间的统计学差异。其次利用克隆和测序的方法检测了中国恒河猴Mamu-A和Mamu-DQB1基因的多态性。在169只恒河猴中检测到172条不同的Mamu-A序列,其中40条为以往研究中已报道的序列,132条为新的序列。Mamu-A位点基因的分布比较分散:Mamu-A1*4902的阳性率最高,为12.43%,其次为Mamu-A1*0304,阳性率为10.65%,其余基因的阳性率均小于10%。对Mamu-A肽结合区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一些与抗原肽结合密切相关的氨基酸位点的氨基酸残基种类存在较大的变化,最高可达7种氨基酸。在105只中国恒河猴的Mamu-DQB1位点检测到37条不同序列,其中10条为本文新发现的序列,与Mamu-A相比,Mamu-DQB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相对较低。使用SSP-PCR的方法检测了178只中国恒河猴的Mamu-DRB*W101和Mamu-DRB*W201基因,Mamu-DRB*W101阳性个体15只,阳性率为8.43%,Mamu-DRB*W201阳性个体12只,阳性率为6.74%。本研究获得了中国恒河猴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正常范围和Mamu-A、Mamu-DQB1、Mamu-DRB的基因分布及阳性率等基础免疫学数据,扩展了恒河猴免疫背景的相关知识。所得数据表明中国恒河猴CD4+T淋巴细胞变化范围可能与印度恒河猴不同,有待更为直接的对比研究加以确定。中国恒河猴的MHC存在高度的多态性,与印度恒河猴存在明显的区别,可能与它们对感染和免疫的反应不同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论文目录

  • 主要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国恒河猴CD4+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基础水平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中国恒河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分型分析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恒河猴自我意识研究的进展[J]. 科学 2017(02)
    • [2].寨卡病毒,你究竟知道多少[J].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6(11)
    • [3].破解“镜像神经元”神话[J]. 大众科学 2017(02)
    • [4].恒河猴 “以猴制猴”保平安[J]. 旅游世界 2016(Z1)
    • [5].印度恒河猴[J]. 知识就是力量 2013(04)
    • [6].实验恒河猴消化道毛团堵塞4例[J]. 中国兽医杂志 2012(04)
    • [7].不同年龄雌性恒河猴肾多模式分子功能影像的观察[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9(09)
    • [8].恒河猴教孩子“刷牙”[J]. 大自然探索 2009(07)
    • [9].一例老年恒河猴消化系统疾病诊断[J]. 实验动物科学 2014(01)
    • [10].实验动物恒河猴规模化饲养管理[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4(05)
    • [11].非人类灵长类恒河猴衰老与热量限制抗衰老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 2013(01)
    • [12].重庆地区雌性恒河猴生殖生理的季节性变化[J]. 四川动物 2008(02)
    • [13].白介素17受体mRNA在恒河猴中的分布[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01)
    • [14].恒河猴、食蟹猴毛发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测定分析[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8(05)
    • [15].恒河猴教孩子“刷牙”[J]. 科学与文化 2009(12)
    • [16].中国恒河猴肠道菌群特征揭示[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7)
    • [17].恒河猴缺血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改进及其评价[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11)
    • [18].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中国恒河猴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动态变化[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03)
    • [19].安徽恒河猴的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测[J]. 生物学杂志 2009(04)
    • [20].恒河猴与食蟹猴血清多重细胞因子检测及分析[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9(01)
    • [21].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29)
    • [22].恒河猴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基因克隆、重组表达和功能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5(03)
    • [23].恒河猴五日热巴尔通体的分离和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序列分析[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2(04)
    • [24].两种麻醉方法用于恒河猴急性脑梗死模型麻醉效果的比较[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04)
    • [25].恒河猴肾的个体发育以及肾发育过程中的标志物[J]. 天津医药 2011(10)
    • [26].重组HIV-1 gp120 AAV2/1在小鼠和恒河猴体内的免疫原性[J]. 病毒学报 2010(02)
    • [27].两种猕猴属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J]. 昭通学院学报 2019(05)
    • [28].恒河猴脱毛症及毛发营养学分析[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9(01)
    • [29].抗人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清除中国恒河猴体内B淋巴细胞效果观察[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2(10)
    • [30].自发性2型糖尿病恒河猴双心室形变的心脏磁共振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5)

    标签:;  ;  ;  

    中国恒河猴免疫背景研究 ——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MhcMamu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