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和反渗透技术用于盐化工废水回用的研究

纳滤和反渗透技术用于盐化工废水回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盐化工废水二级出水含盐量高,直接排放会造成对河流等淡水资源的污染,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是防止水污染、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提出了预处理+纳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盐化工废水二级出水,着重考察操作压力、温度、进水流量、进水pH对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找出纳滤膜的适宜操作条件,以纳滤产水作为反渗透进水,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反渗透膜的影响,得出了反渗透膜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后研究了纳滤和反渗透膜污染控制。纳滤膜单因素试验:把影响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因素分为操作压力、温度、进水流量、pH等四种,结果表明,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各盐离子截留率均升高,产水流量、产水回收率线性增大;整体趋势是各盐离子截留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产水流量、产水回收率则升高;提高进水流量,导致各盐离子截留率、产水流量稍微增加;较低的pH有利于各盐离子的去除。纳滤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操作压力、进水流量对于产水回收率都有高度显著的影响,而进水pH对于产水回收率影响不显著。产水回收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操作压力>温度>进水流量>进水pH。产水回收率最大的操作条件是进水温度为30℃,pH为5,操作压力为1.0MPa,进水流量为8L/min。温度、操作压力对产水流量有显著的影响,而进水pH和进水流量对产水流量影响不显著。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是操作压力>进水温度>进水流量>进水pH。产水流量最大的操作条件是进水温度为30℃,pH为4,操作压力为1.0MPa,进水流量为12L/min。温度、操作压力、pH对脱盐率影响显著,而进水流量对于脱盐率影响不显著。脱盐率影响因素主次关系是操作压力>温度>进水pH>进水流量。脱盐率最大的操作条件是进水温度为10℃,pH为4,操作压力为1.0MPa,进水流量为16L/min。温度、进水pH、操作压力对Ca2+截留率影响显著,进水流量对于Ca2+截留率影响不显著。Ca2+截留率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是操作压力>温度>进水pH>进水流量。Ca2+截留率最大的操作条件是进水温度为15℃,pH为4,操作压力为1.0MPa,进水流量为16L/min。反渗透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操作条件是压力为4Mpa,进水流量为13L/min。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污染后,先用2.0%的柠檬酸后用2.0%的STPP和0.8%的EDTA-Na溶液化学清洗后,通量分别恢复到初始状态的98.2%和98.6%。预处理+纳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盐化工废水二级出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膜分离技术简介
  • 1.2 纳滤
  • 1.2.1 纳滤膜简介
  • 1.2.2 纳滤膜的特点
  • 1.2.3 纳滤膜的分类及商品化
  • 1.2.4 纳滤膜的分离性能
  • 1.2.5 纳滤膜分离机理及主要纳滤模型
  • 1.2.6 纳滤膜的应用
  • 1.3 反渗透
  • 1.3.1 反渗透膜简介
  • 1.3.2 反渗透膜的应用
  • 1.4 纳滤反渗透用于废水回用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背景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2 实验装置和分析方法
  • 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1.1 膜元件
  • 2.1.2 实验流程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纳滤单因素实验研究
  • 3.1.1 操作压力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3.1.2 温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3.1.3 进水流量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3.1.4 pH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3.2 正交试验设计与纳滤膜最佳操作条件的确定
  • 3.2.1 实验方案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反渗透实验研究
  • 3.3.1 操作压力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3.3.2 进水流量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3.3.3 反渗透最佳操作条件的确定
  • 3.3.4 反渗透处理盐化工废水用于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 4 膜污染控制
  • 4.1 膜污染状况分析
  • 4.2 膜污染机理探讨
  • 4.2.1 纳滤膜污染
  • 4.2.2 反渗透膜污染
  • 4.3 膜清洗方法
  • 4.3.1 膜污染的预防措施
  • 4.3.2 常用清洗技术简述
  • 4.4 本试验中膜清洗技术的确定
  • 4.4.1 试验用膜的污染分析
  • 4.4.2 清洗条件及注意事项
  • 4.4.3 清洗试验
  • 5 结论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论文发表情况
  • 9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根据污水厂进水泵井水位合理调节进水流量[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12)
    • [2].基于SPSS的新型沉沙池的影响参数分析[J]. 水力发电 2020(09)
    • [3].生物倍增反应器气泡流态特性分析[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04)
    • [4].人工湿地中不同因素处理氮磷效果的试验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08(05)
    • [5].自来水厂后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的在线软测量方法[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01)
    • [6].进水流量分配比对SMAOBAF工艺处理效能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03)
    • [7].进水流量和曝气强度对管式曝气池液相流态及氧传质特性的影响[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7(11)
    • [8].基于CFD的船舶破舱进水流量系数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19(19)
    • [9].生态沟渠对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模拟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9(12)
    • [10].加压水洗沼气脱碳的实验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16(11)
    • [11].COD浓度和进水流量比对一体化工艺脱氮除碳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09(08)
    • [12].船舶破损进水流量的解析解算法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32)
    • [13].不同流量分配比下分段进水脱氮工艺的性能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05)
    • [14].冷凝式热水器加热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减少方法的分析[J]. 能源工程 2018(06)
    • [15].分段进水一体化工艺除磷影响因素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9(01)
    • [16].分段进水SBR工艺脱氮除磷实验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5(01)
    • [17].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学特性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12)
    • [18].进水流量对新型储热水箱分层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化工进展 2016(02)
    • [19].曝气生物滤池用于电镀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1(15)
    • [20].自来水生产中对稳定进水流量的探索与分析[J]. 轻工科技 2013(10)
    • [21].悬挂式生物膜载体处理果糖废水的响应面优化[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S1)
    • [22].喷雾蒸发处理浓盐水分离效率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05)
    • [23].土壤-植物系统对径流污染物截留的影响因子分析[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04)
    • [24].石墨烯基膜电容电吸附脱盐试验研究[J]. 环境科技 2020(03)
    • [25].组合移动床生物膜(MBBR)中溶解氧浓度和进水流量变化对除碳脱氮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04)
    • [26].电去离子(EDI)装置运行调整及优化[J]. 中外能源 2010(11)
    • [27].大体积混凝土利用冷水管降温相关参数的确定[J]. 森林工程 2015(06)
    • [28].动态循环污水光催化装置用于污水处理的实验研究[J]. 轻工科技 2014(01)
    • [29].曝气生物滤池防溢流改造[J]. 科学技术创新 2017(28)
    • [30].具有内部热源的储热水箱混合过程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3(10)

    标签:;  ;  ;  ;  ;  

    纳滤和反渗透技术用于盐化工废水回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