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外围格局的演化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

核心—外围格局的演化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化情况,采用多指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我国空间经济格局存在的鲜明的二元性特征。研究还表明,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自改革开放以来,正日益成为继上海和京津地区之外的新的核心。苏、浙、闽、粤的崛起,一定程度上与我国90年代之前实行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梯度发展战略”相关。 区域经济理论中,处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地位的核心对外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为“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方向相反的效应。上述效应作用的结果,也会造成区域间经济差距的扩大或者缩小。有鉴于此,本文认为,新核心的出现导致空间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核心-外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造成我国1990年以后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本文第三部分则基于一个新的总量生产函数,对这种区域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1990-2003年期间,核心凭借对外围的控制力获取了一定的发展优势。处于核心地位省份居民的收入中,得益于其空间格局中的优势地位的份额大约占7%~10%;而处于外围最外层的“边陲地区”居民的收入,却受到15%~20%左右来自区域相互作用的负面影响。 本文从新的角度对我国现阶段区域差距扩大趋势进行了阐释,而疏导和加强核心对外围的扩散效应、更好地发挥核心作为增长引擎的作用,即为本文的相关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1990年—2003年我国空间经济格局的演化
  • (一) 过去的研究
  • (二) 数据及其处理
  • (三) 聚类模型及其主要结果
  • (四) 因子分析模型
  • (五) 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
  • 二、空间经济格局与区域经济增长
  • (一) 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 (二) 极化理论
  • 三、包含核心-外围的一个计量模型
  • (一) 基于新的总量生产函数的计量模型
  • (二) 数据处理
  • (三) 包含核心-外围的计量模型的基准结果分析
  • (四) 稳健性验证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Luk Chiu-ming(1996,a)对我国1950-1989年间各省市经济变动的研究
  • 附录2 Zheng,Li和Qi对我国1989年空间经济格局的研究结果
  • 附录3 Luk Chiu-ming(1996,b)对我国1950-1989年间空间经济格局变动的研究
  • 表a-3 Luk Chiu-ming(1996,b)的研究结果
  • 附录4 厉以宁2000年对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聚类分析结果
  • 附录5 空间经济格局变动分析中使用的变量一览
  • 附录6 空间经济格局分析的聚类结果(1990年-2003年)
  • 图6-a.基年(1990-92)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b.1993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c.1994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d.1995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e.1996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f.1997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g.1998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h.1999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i.2000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j.2001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k.2002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l.2003年各省市多指标聚类图
  • 图6-m.使用因子分析中因子得分的聚类图
  • 附录7 基年(1990-92)至2003年各省市第一因子得分
  • 附录8 因子模型评价
  • 附录9 按照因子得分分组一览表
  • 附录10 两种不同分组方法的效果比较
  • 两种不同分组方法的效果比较(1990年-2003年)
  • 两种不同分组方法的效果比较(2003年)
  • 附录11 优惠政策指数
  • 附录12 部分回归结果
  • 附录12—a
  • 附录12—b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和谐社会的构建看中国当前的收入差距现状——基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4)
    • [2].论收入差距过大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及其治理[J]. 实事求是 2008(03)
    • [3].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综述[J]. 科技经济市场 2012(09)
    • [4].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08(19)
    • [5].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解决方法[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6].公平和效率——是两难选择吗?[J]. 金融市场研究 2012(01)
    • [7].缩小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09)
    • [8].关于收入差距对金融脆弱性影响的文献综述[J]. 当代经济 2016(23)
    • [9].论城乡收入差距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10].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 中国市场 2010(19)
    • [11].产权、激励与收入[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0(03)
    • [12].收入差距过大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J]. 理论学刊 2008(04)
    • [13].居民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 [14].解读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原因[J]. 现代商业 2012(34)
    • [15].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1)
    • [16].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
    • [17].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政府调节[J]. 现代商业 2010(36)
    • [18].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特色小镇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31)
    • [19].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及对策[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20].浅谈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及对策[J]. 价值工程 2010(11)
    • [2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制度因素分析[J]. 改革与战略 2008(12)
    • [22].缩小收入差距 构建和谐社会[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 [23].省际收入差距与我国经济增长[J]. 知识经济 2011(14)
    • [24].基于CHIP数据的收入均等问题分析[J]. 信息系统工程 2018(11)
    • [25].中国转型期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关系[J]. 时代金融 2016(05)
    • [26].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和影响研究调查[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4)
    • [27].湖南省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文化因素分析[J]. 现代商业 2015(33)
    • [28].对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十点解读[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 [29].收入差距、市场规模及我国产业升级困境的摆脱[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7)
    • [30].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居民消费不足影响的机制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09(34)

    标签:;  ;  ;  ;  ;  

    核心—外围格局的演化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