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是语言学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汉语的研究传统以字为中心进行文字、音韵、训诂的研究,其核心是语义。现代语言学研究在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同时,接受了“语音中心主义”的观点,中断和割裂了汉语以汉字为中心的研究传统,形成了“印欧语的眼光”。各种“本位”说的出现就是这种影响的具体体现。从“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到“小句本位”始终未能摆脱“印欧语的眼光”的束缚。“字本位”的提出者,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企图换一种眼光,从汉语本身出发为汉语研究找出一条新路。徐通锵先生以汉语的研究为基础,认为字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并以字为基点,建立了汉语语义句法的理论框架,称之为“字本位”理论。字本位理论实现了立足点的转移,变从印欧语出发为真正从汉语出发,是一种原创性的语言学理论,它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语言学的立论精神,试图实现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和现代语言学与汉语传统研究的结合。本文分为七部分:引言部分回顾了1898年《马氏文通》以来汉语“本位”研究的历史,指出了字本位理论的创新意义。第二部分追溯了字本位理论发展经历的三个时期:初步创立时期、理论成型时期和深入发展时期。第三部分介绍了相关学者对字本位理论的研究及评论。第四部分总结了字本位理论的六个基本观点。第五部分分析了字本位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理论价值从理论的创新性、方法论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应用价值着重它对对比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作用。第六部分指出了字本位理论中存在的两个问题。结语部分再次充分肯定了字本位理论的创新意义,并预言了它的发展前景。本文对字本位理论中“临摹性原则是汉语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这一点提出修改意见,认为汉字是根据意象性原则构造起来的,依据汉字和汉语同构的原理,意象性原则应该成为汉语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对字本位理论中“语言的字”和“文字的字”的区分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认为它人为地割裂了“汉语的字”和“汉字”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未能真正摆脱“语音中心主义”观念的束缚,体现了字本位理论自身的不彻底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徐通锵难题”之“徐解”和“鲁解”[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纪念徐通锵先生逝世十周年“字本位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7(01)
- [3].字组理论探析——兼谈徐通锵的字本位观[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4].《求索者——徐通锵先生纪念文集》出版[J]. 修辞学习 2008(06)
- [5].汉语理论研究的伟大贡献——学习徐通锵先生“字本位”理论有感[J]. 文教资料 2009(25)
- [6].以徐通锵、潘文国、鲁川为代表的字本位理论发展综述[J]. 艺术科技 2015(06)
- [7].从“联绵字”的界定看“字本位”理论中存在的问题[J]. 青年文学家 2011(01)
- [8].书讯[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06)
- [9].论“语言是现实的编码体系”——读徐通锵先生《语言学是什么》有感[J]. 法制与社会 2008(04)
- [10].评徐通锵的“字本位理论”和学风[J]. 外国语言文学 2009(04)
- [11].关于叶蜚声、徐通锵编著《语言学纲要》2010年修订版的几点质疑与思考[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05)
- [12].简论徐通锵《语言论》的意义[J]. 语文学刊 2014(12)
- [13].认知视角下的文字“字本位”说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02)
- [14].“新洋泾浜”现象浅议[J]. 语文知识 2014(04)
- [15].“字本位”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转向[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12)
- [16].徐通锵“字”本位思想探析[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01)
- [17].浅析韵律对中英文构词的制约作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8].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研究的回顾和探索[J]. 现代语文 2018(06)
- [19].论“字本位”思想的理论和应用[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2)
- [20].《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评[J]. 求索 2013(01)
- [21].“字本位”理论述评[J]. 中华文化论坛 2008(S1)
- [22].关于“字本位”与“词本位”争论的相关问题[J]. 鸡西大学学报 2015(10)
- [23].基于语义的动补结构分析对比[J]. 鸡西大学学报 2011(05)
- [24].从语言的交际功能看争吵行为[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03)
- [25]."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述评[J]. 海外华文教育 2010(02)
- [26].现代汉语词缀初探[J]. 大家 2012(05)
- [27].“字本位”理论研究述评[J]. 文学教育(上) 2014(10)
- [28].个性与共性视角下的“字本位”理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9].《历史认知语言学》述评——认知语言学发展新观[J]. 中国外语 2012(06)
- [30].赵元任的单音节神话与徐通锵的字本位[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