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环境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依托,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已经成为了现代人谋取利益的手段之一,生态环境的破坏的严重,成为了不能忽视的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脱离环境法治,在环境法治中,环境刑事法治是环境保护的最后依托。立足于中国环境犯罪的实际情况,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进行研究,是开拓环境刑事立法的新的立足点和角度。本文以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为论文基础,以最优化对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完善的必须性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第一部分,对于法经济学视野下的环境刑事立法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对于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行的介绍。介绍了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流派,以及本文中运用到的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后文的分析做了铺垫。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立法预测和立法规划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立法预测的理念,立法预测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立法预测的制度进行了分析,立法规划中对立法价值的追求,和环境刑事立法原则的欠缺和环境刑事立法的内容等几个角度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是对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在法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完善,在立法预测的完善中提出了公共产品立法预测理念,效益最优的立法预测目标和任务,以及建立成本控制的立法预测制度。在立法规划的完善中,提出建立均衡的环境刑事立法的立法价值追求目标,建立边际效益成本的立法原则,以及从供给需求的角度对立法内容进行了完善。本论文对环境刑事立法完善的角度分析,较之传统的法学分析的不同,对环境刑事立法提出了新的概念和原则。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研究的深入,为我国的环境刑事法治的完善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