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其经济环境关系的探究

西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其经济环境关系的探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从经济环境的四个层面:对贫富的理解(经济环境意识)、贫困的原因、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经济自立(意识)出发,利用问卷所得的一些经济指标上的数据,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四个角度综合研究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经济指标上采用了总收入、总支出、用餐支出为代表的各类分项支出等;在经济自立上采用了家里给的、获得资助的、获得奖励的、打工赚的、借贷的等几个能够反映经济自立意识程度的指标。通过对被试态度的变化、指标的变化和心理健康四个因子得分变化之间联立关系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和结论。对贫富标准理解的差异使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占有(或者剥夺)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非享有多少,但对贫富的标准没有清晰概念的被试心理健康水平最低。不管是社会原因造成的贫困还是家庭原因造成的贫困都会使个体的心理朝不健康的状态倾斜,但若强烈的认为是社会原因造成的贫困则易使个体患上严重的心理障碍,对此观点的态度稍缓和一些的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要好相对贫困易使个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但不一定会有敌对心理和行为。敌对行为的产生和相对贫困没有必然关系,和产生相对贫困的原因有直接关系.除了两个极端点外(过高过低的支出不利于心理健康),随着支出水平的上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逐渐上升,其中用餐支出对个体的心理影响最大。其他各项支出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一个共同的关系,即中等程度的支出最不利于心理健康,偏高或偏低的支出反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有益些。参加勤工助学可以给个体带来一定的收入和物质补助,对缓解个体尤其是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是有帮助的,从而可以降低其焦虑水平。适当的家庭供给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但若过高,则适得其反,这时反而没有任何家庭供给的被试心理健康水平还好些。借款和资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与其有相当一致的关系。中等程度的奖励和打工收入都可以有效的解决个体的心理不适。但一旦偏离这个程度,心理健康水平则开始下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2 文献回顾
  • 2.1 青少年发展的生态理论
  • 2.2 问题行为形成机制的探讨
  • 2.3 经济环境与心理健康
  • 3 研究构想和概念架构
  • 3.1 研究构想
  • 3.1.1 总体研究框架
  • 3.1.2 研究假设
  • 3.2 经济环境概念界定
  • 3.2.1 贫困
  • 3.2.2 相对贫困
  • 3.2.3 绝对贫困
  • 3.2.4 经济自立
  • 3.3 心理健康概念界定
  • 3.3.1 抑郁
  • 3.3.2 焦虑
  • 3.3.3 敌对行为
  • 3.3.4 人际关系敏感
  • 4 研究方法
  • 4.1 样本
  • 4.2 测量工具
  • 4.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5 结果分析和发现
  • 5.1 心理健康的四个层面各分数段的分布比例
  • 5.2 经济环境意识(对贫富的理解)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5.2.1 贫富的标准在于占有多少。(项目5)
  • 5.2.2 贫富取决于享有多少(项目6)
  • 5.2.3 贫富取决于财富多少(项目7)
  • 5.2.4 贫困即经济上被剥夺(项目12)
  • 5.2.5 发现
  • 5.3 对贫困原因的认识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5.3.1 个人和家庭原因造成的贫困(项目20)
  • 5.3.2 社会原因造成的贫困(项目21)
  • 5.3.3 发现
  • 5.4 相对贫困和心理健康
  • 5.4.1 项目16
  • 5.4.2 项目72
  • 5.4.3 发现
  • 5.5 绝对贫困与心理健康
  • 5.5.1 项目15
  • 5.5.2 项目33
  • 5.5.3 总收入和心理健康(项目47)
  • 5.5.4 总支出和心理健康(项目49)
  • 5.5.5 用餐支出和心理健康(项目50)
  • 5.5.6 发现
  • 5.6 其它各项支出和心理健康关系的印证
  • 5.6.1 生活用品支出和心理健康(项目51)
  • 5.6.2 休闲娱乐支出和心理健康(项目52 )
  • 5.6.3 衣着形象支出和心理健康(项目53 )
  • 5.6.4 人际交往支出和心理健康(项目54)
  • 5.6.5 通信支出和心理健康(项目55)
  • 5.6.6 发现
  • 5.7 经济自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5.7.1 项目19
  • 5.7.2 项目75
  • 5.7.3 家里给的额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项目41)
  • 5.7.4 获得资助的额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项目42)
  • 5.7.5 获得奖励的额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项目43)
  • 5.7.6 打工赚的收入额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项目44)
  • 5.7.7 借款的额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项目45)
  • 5.7.8 发现
  • 6 讨论
  • 6.1 经济环境意识(对贫富的理解)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6.2 对贫困原因的认识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6.3 相对贫困和心理健康
  • 6.4 绝对贫困与心理健康
  • 6.5 经济自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西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其经济环境关系的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